法社會學在中國:西方文化與本土資源

法社會學在中國:西方文化與本土資源

一、與眾不同: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三、結構主義:法社會學的理論基石 二、觀點羅列:關於法律概念的法社會學原理

圖書信息

作 者: 湯唯

叢 書 名:三元法學文叢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ISBN:9787030197948出版時間:2007-10-01版 次:1頁 數:308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法律 > 理論法學

內容簡介

《法社會學在中國:西方文化與本土資源》是從西方與中國、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證對比的角度,分析西方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傳播源流、學術風格、內涵形式、價值功能、特色原理與發展趨向,主旨在於為中國法律文化本土資源的研究提供學理上的深厚積澱,架起一座西方法學通向中國法學、傳統法學通向現代法學、理論法學通向社會實踐的橋樑。
《法社會學在中國:西方文化與本土資源》適用作高等院校法學專業本科生的參考用書和研究生“法禮會學”的課程教材,同時也適用於法學研究人員、法學教育工作者以及司法工作者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湯唯,女,煙臺大學法學院教授,生於1958年11月,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2005年獲得華東政法學院法史學博士學位。
現任煙臺大學法學院院長,兼任全國法理學學會理事、全國外國法制史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法理學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為法理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山東省教學名師。
任職期間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主持省級社會科學基金、學科建設課題8項,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30餘篇,獲省級教學、科研獎勵9項。
·查看全部>>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一編 原汁主義:西方法社會學的歷史源流與思想特徵
第一章 大師建大橋——西方法社會學的縱向脈絡
一、西方法社會學之孕育(19世紀末)
二、西方法社會學之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
三、西方法社會學之異端(20世紀30~60年代)
四、西方法社會學之成熟(20世紀60年代以後)
第二章 大橋通大路——西方法社會學的基本內涵
一、與眾不同: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二、法的概念:非國家法、習慣法、活法
三、結構主義:法社會學的理論基石
四、法的作用:法律的功能主義學說
五、縱橫視野:法社會學的價值觀念
六、取各家之長:多元綜合的方法論
第二編 西學東進: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傳播影響與演化歷程
第三章 邁步從頭越——奠基時期的法社會學(20世紀初~40年代末)
一、閱史數家珍:中華民國時期法社會學研究之狀況
二、點滴匯河流:中華民國時期法社會學研究的成果
三、睜眼看世界:中華民國時期法社會學研究的內容
四、評說任心智:中華民國時期法社會學研究的特色
第四章 斷流實可惜——中斷時期的法社會學(20世紀50~80年代)
一、意識形態:中斷時期的法學指導思想
二、時代命運:中斷時期的法制社會實踐
第五章 吾人當自行——發展時期的法社會學(20世紀80年代至現在)
一、近點觀察:當代法社會學專題研討之風再度興起
二、人傑地靈:當代法社會學研究中的法學大家
三、思想空間:當代法社會學論著所涉及的主要領域
第三編 中國問題:中國法社會學的特色論題與特色原理
第六章 也論主義——中國的法哲學基本問題
一、首要論題:關於法社會學學科地位之承認
二、觀點羅列:關於法律概念的法社會學原理
三、深層分析:關於法律價值的法社會學原理
四、簡單構造:關於法律功能的法社會學原理
第七章 半壁江山——中國的習慣法與民間法問題
一、悄然變化:習慣法與民間法的法社會學語境
二、學理思考:習慣法與民間法的社會性質分析
三、現代難題:習慣法、民間法與國家法相互關係探討
第八章 精彩博弈——中國的法律文化及法治建構問題
一、擴張主題:通向法律文化研究領域
二、評價歷史: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透析
三、現代國情:關於本土化問題的爭論
四、異域文化:法律西方化及其評價
五、兩難選擇: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
第九章 熱門領域——中國的市民社會與政治國家問題
一、基本立論:社會關係、社會組織、社會制度
二、核心話題: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關係
三、社會自治:激發社會自身的活力
四、公法觀念:國家權力的存在必要和社會制約
第十章 走近現實——中國的法律運行與部門法改革問題
一、視角轉換:從原理研究到套用研究
二、活法原理:司法中體現的法社會學精神
三、私法領域:民商法的社會化足跡
四、朦朧之見:刑法社會學初探
第四編 說長論短:對法社會學原理的基本定位與基本評價
第十一章 路是寬的——法社會學原理的優點與優勢
一、敞開思路:泛泛而論的評價
二、辨析主流:法社會學學術特點的歸納
三、橫向競爭:法社會學派與其他法學派別的對比
四、本書立場:客觀地看待法社會學
第十二章 道是窄的——法社會學原理的缺點與不足
一、對法社會學研究缺陷的質疑
二、對法社會學法概念和法原理本身的質疑
第十三章 渴望創新——法學思想的縱橫比較與趨向前瞻
一、傾向透視:中國法學思潮的最初分野和基本屬性
二、殊途同歸:法學思潮發展的現代啟示和思路調整
三、微人輕言:筆者眼中的法學派別和法學思潮
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