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奇

奧莉婭娜·法拉奇奧莉婭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義大利女記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於佛羅倫斯。1950年任《晚郵報》駐外記者。1967年開始任《歐洲人》周刊戰地記者,採訪過越南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戰爭、中東戰爭和南非動亂。兩次獲得聖·文森特新聞獎,一次獲得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獎。她還獲得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介紹

奧莉婭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義大利女記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於佛羅倫斯。她1950年任《晚郵報》駐外記者。1967年開始任《歐洲人》周刊戰地記者,採訪過越南戰爭印度巴基斯坦戰爭、中東戰爭和南非動亂。兩次獲得聖·文森特新聞獎,一次獲得班卡瑞拉暢銷書作者獎。她還獲得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法拉奇以寫著名政治人物的訪問記蜚聲於世。出版過數本小說,代表作《男子漢》於1979年7 月出版,累計印數超過 150萬冊,有14種譯本。80年代初期為自由撰稿人。1980年8月來中國採訪過鄧小平
-------------------------------

敢於冒險語言犀利,特立獨行備受爭議

被人們譽為“世界第一女記者”和“文化奇蹟”的義大利記者兼作家法拉奇,在罹患癌症多年後,2006年9月14日夜間在佛羅倫斯的桑塔·基阿拉療養院逝世,結束了她77年的傳奇人生。
奧麗亞娜·法拉奇於1929年6月29日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她年僅17歲時便投身新聞事業,最初為佛羅倫斯的一家報紙寫稿,後來先後擔任《歐洲人》周刊和《晚郵報》的記者。晚年長期寓居美國,直至前不久自感來日無多才葉落歸根,回到家鄉度過了最後的歲月。
作為記者,法拉奇表現出一種勇敢乃至冒險的職業精神。她曾於上世紀60、70和80年代穿梭於戰火硝煙之間,採訪越南戰爭、印巴戰爭、中東戰爭及南美戰亂。她還採訪過當年的越南軍隊統帥武元甲、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巴基斯坦總理布托、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伊朗國王巴列維、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等世界政壇風雲人物,以及受到全世界敬重的我國領導人鄧小平。這些採訪錄後來被法拉奇本人匯集出版,書名為《採訪歷史》。
法拉奇在採訪中常常是以歷史視角,審視各類重大新聞事件,並表現了一種唯其所有的“犀利風格”。它用語率直、尖銳、咄咄逼人、轟炸般的盤問,有時甚至顯得有些“挑釁”。她曾使縱橫世界政治舞台的外交家基辛格限於尷尬;令卡扎菲憤怒失言。她甚至不顧伊斯蘭教的習俗和有關規定,當著霍梅尼的面撕下面紗,大聲說道:“許多人說你是個獨裁者!”
作為作家,法拉奇於1957年發表了她的第一部敘事文學作品《好萊塢的七大遺憾》。其後又陸續出版了《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男子漢》等多部自傳體或紀實性小說。她在文學創作中幾乎從未把文學與新聞分離,始終堅持反映矛盾交織的社會現實,表達自己對現實世界的體味。
法拉奇是世界新聞界的“女強人”和文壇上特立獨行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一些人認為她是一個“直面歷史的偉大記者”和“以行為去實踐心中理想”的作家。批評者指斥她“蠻橫無理和傲慢”,稱其文風“誇張”、“浮華”,有強烈的“自我表現主義”。義大利安莎社報導說,意文學評論界“至今不肯發給她作家執照”。“9·11”事件後,法拉奇打破了一段時間的沉默,以帶病之身在《晚郵報》和《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發表了《憤怒與自豪》等數篇文章,猛烈攻擊穆斯林世界和伊斯蘭文明,稱伊斯蘭文明是“一種野蠻落後的文化”,激怒了整個伊斯蘭世界。
法拉奇帶著人們對她不同的評價離開了這個世界。無論如何,她在當代新聞史上留下了自己鮮明的印記。她的去世在義大利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義大利共和國總統納波里塔諾致信其家屬,對義大利失去這位“享有世界聲譽的記者和成就卓著的作家”表示哀悼。前總統錢皮稱頌法拉奇的一生是“勇敢、戰鬥和榜樣的一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