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砸盤日

法定砸盤日

法定砸盤日,是一個股市術語,也稱為“黑色星期四”,是股民中流傳的一種說法,習慣上在周四這天,莊家會不計成本的拋售,玩命拋,砸盤成功後,散戶都會跑,割肉出局,機構就可以低價大量持有股票,然後就可以拉升股價了。雖然這種說法沒有絕對性和科學性,但由於長期以來股民已經形成這種心理,還是要積極應對這個日子。

簡介

法定砸盤日法定砸盤日
所謂的法定砸盤日,指的是每周的星期四。每逢股指期貨的交割日,期指移倉都會導致大盤強烈的震盪。而在交割日(周五)前一天的周四,更是空方力量集中釋放之時。而在此影響下,部分資金賣出避險又加重了這一效應,於是乎不知不覺形成了“周四為法定砸盤日”的思維。

現象

2014年

2014年8月21(周四)A股小幅低開後一度大跌近30點,其後跌幅雖有明顯收窄,但截止收盤滬綜指仍跌近10個點(-0.44%)。而這也是2014年8月份以來,A股市場連續三周的周四收市錄得明顯的下跌了。資料顯示,2014年8月份的首個周四(8月7日),A股低開後一路震盪走低,當天收盤幾乎收到了最低位,最終滬綜指較前一交易日跌1.34%;第二個周四(8月14日),A股同樣是低開低走低收,滬綜指當天跌0.74%;21日的這個周四,A股幾乎是前兩個周四的“歷史重演”,難怪有股民將周四戲稱為“法定砸盤日”。

相關統計顯示,2014年,周四這一天A股表現大多欠佳,龍其是期指所有交割日前一天(周四)的大盤走勢,除了1月有一天滬指是微漲0.02%外,其它日期全部下跌,這也固化了股民對“周四為法定砸盤日”的看法。

2015年

法定砸盤日法定砸盤日
2015年7月2日,被股民調侃為“法定砸盤日”的“黑色星期四”再次來襲。2日,滬指以3912.77點報收,跌回3個月前。而近期“綠油油”的股市也使得大多數股民“打蔫了”,證券公司的交易量照比一個月前少三成,就連基金客戶也開始結伴出逃。不過,在這波股市“過山車”行情中,證券公司卻成了贏家。2日,滬指失守4000點,以3912.77點報收,單日下跌140.93點,單日跌幅3.48%,超千股跌停。這也是滬指自今年4月上旬攀上4000點後,近3個月來首次跌回4000點內。同時,深成指2日也下跌了5.32%。

7月23日,滬指大漲逾2%實現6連陽,並且突破4100點,板塊全線拉升,兩市逾300股漲停。救市背景下,A股在短暫蟄伏之後,迎來了曙光。通過對比近期數據發現,A股已經連續三周避開了“黑色星期四”,7月9日、7月16日更是形成了兩個相對低點,“黑色星期四”正逆襲成“紅色抄底日”。

應對

法定砸盤日這種說法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防,畢竟會對市場心理造成影響。所以對於本周后面兩天的走勢,在操作的時候要保持一份謹慎,至少是不能追高,要吸取之前的教訓,永遠把風險放在第一位,賺錢放在第二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