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自然博物館

法國自然博物館

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距有名的巴黎聖母院不遠的地方,坐落著一座全世界聞名的博物館——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這座歷史悠久,占地達22公頃的巨大博物館,集世界最豐富、最罕見的動植物和礦物標本之大成;聚動物園、植物園、高山公園、古建築、實驗室、圖書館和暖房於一體;薈萃眾多稀世之寶,呈現出奇持的大自然景觀,展現了自然界傳統的、現代的及未來的多學科的領域。這裡既是學者們登上科學高峰的殿堂,也是普通觀眾從中獲得知識的源泉。

基本信息

展館簡介

法國自然博物館法國自然博物館
塞納河畔的瓦魯廣場入口處,矗立著生物進化論者拉馬克的雕像,周圍的街道入口,分別以其他一些科學家命名,更為博物館增添了光采。
自然博物館在1650年對公眾開放,幾個世紀以來,它始終堅持著創建人德拉博斯和布瓦爾確定的展覽、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方向。
1636年,國王路易十三接受了德拉博斯的請求,簽署法令確認建立“皇家公園”,並決定設立植物學、化學和解剖學的研究、教學機構。這就為建立博物館奠定了基礎。如今,1636年栽種的美國洋槐,1774年種下的科西嘉落羽杉等世界聞名的植物,仍然枝繁葉茂。
1714年修建了第一座暖房,這就使得研究人員們從非洲、阿拉伯地區以及南美地區帶回的各種稀有植物,有了在這裡生長繁衍的可能。以後又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實驗室作為教學場所。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國民公會於1793年通過法令將“皇家公園”改名為“國家自然博物館”。同一時期還建成了動物園、圖書館。雖然現在動物已遷往他處,但那古老的圓形動物園的建築仍然保留著,並全部修飾一新,成為博物館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1889年動物標本展館建成,它成為博物館的一所重要的建築和組成部分。這裡的標本栩栩如生,巨大的恐龍、兇猛的食肉動物和驃悍的野牛一個個展現在觀眾面前;種類繁多的昆蟲標本顯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不同門類動物進化的陳列告訴人們34億年來地球生命演化的歷程和大自然經歷的漫長而巨大的變化。這裡還設有一座表現動物遠古風貌的聲光展廳,更以其逼真的場面,吸引著觀眾。大量的浸制標本則收藏在一座地下標本館裡,數量多達200餘萬件。
在它的礦物學與地質學的展館裡收藏著24萬件礦物標本,其中以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所蒐集的一千件寶石和 2 500件隕石是最為吸引觀眾的。
博物館裡還設有專廳,用以陳列那些曾經為人類科學文化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有關學科的科學家雕像,有的沉思、有的凝視前方,一個個深沉含蓄,令人屏息駐足,肅然起敬。
這裡日益豐富的收藏品和門類眾多的實驗室以及各種先進的設備,不僅提供給在這裡工作的700名研究者中的有關人員使用,也對世界各國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開放。它不僅是法國的動物學、昆蟲學、比較解剖學、植物學、人類學和礦物學的重要研究中心,也是一個科學普及教育中心。博物館還十分重視科學教育和多學科的臨時展覽。前幾年,它集中了三百多位科學家,精心研究設計,舉辦了一個《性和媒介》的展覽,不僅在國內受到歡迎,也引起國際上的重視,以後曾應邀到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展出,獲得一致的好評。
博物館幽靜的草坪中央坐著布封·居維葉的銅像。這位法國啟蒙運動的思想家、科學家、進化論的先驅曾在這裡工作過50年,寫出過洋洋三十多卷的《自然史》。他手執一隻鳥的標本,凝視著向他走來的人們,期待著後人為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作出新的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