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漢學研究所

法國漢學研究所自創立到60年代末,其主要活動之一便是在多種領域中教學,諸如語言、文學、宗教、藝術和歷史。漢學研究所獲得了法國與中國最優秀專家們的協作。漢學研究在大學範圍內取得了發展,先在巴黎大學,後在波爾多和普羅旺斯地區的埃克斯(Aix-En Provence)設立專門講座;漢學在重要的高級教育機構的範圍內也獲得了發展,諸如高等實驗研究學院、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或者是國立現代東方語言學院。這種發展導致了漢學教學活動向新結構的方向發展。

簡介

法國漢學研究所IHEC創立於1920年3月,當時由法蘭西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總統最高層贊助。它於1921年被承認為"公益"性組織之前,曾獲得過普通民事社團的地位。它的創建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保羅·潘勒維(Paui Painleve)部長。其目的是發展法中之間的多種文化關係,為此而要通過多種手段,包括組織對古代和近代中國的高等研究、創辦一座漢學圖書館和出版重要的漢學著作。
如比利時漢學研究所一樣,法國的這個社團也是藉助出自中國在義和團事件之後每年支付的庚子賠款為基金。法國漢學研究所最早由保羅·潘勒維主持,其第一任所長是葛蘭言(Marcel Granet),直到他於1940年逝世為止。伯希和(Paul Pelliot) 繼任了他,直到1945年為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在此後數年間,由於巴黎大學的資助,漢學研究所才得以運行。戰後,戴何都(Robert des Rotours)領導該所的工作。在戴密微 (paul Demieville)的幫助下,他力求獲準將該所正式歸併巴黎大淡。直到1959年,這種歸併才被獲準。該所享有一筆正常預算,當時設在巴黎索邦大學(Sorbnne,即巴黎大學),該所的領導職務被委託給了韓百詩 (Louis Hambis)。1968年,經過對法國大學的廣泛調整之後,漢學研究所被置於法蘭西學院的監護之下,設立在亞洲會館那比較寬敞的場所。它與其他同類機構共享這一設施,諸如日本學研究所和印度文明研究所,它們同樣也附屬於法蘭西學院;但那裹也有各種亞洲研究機構,如法蘭西遠東學院。法國漢學研究所此後又相繼由吳德明(Yves Hervouet)和侯思孟(Donold Holzman)主持。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1989年,漢學研究所於這一時間與其他亞洲研究所一併被安置於它今天所處的新所址。當時由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主持到1992年,然後將其位置傳給了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和戴仁(Jean-Pierre Drege)。

師資

法國漢學研究所自創立到60年代末,其主要活動之一便是在多種領域中教學,諸如語言、文學、宗教、藝術和歷史。漢學研究所獲得了法國與中國最優秀專家們的協作。漢學研究在大學範圍內取得了發展,先在巴黎大學,後在波爾多和普羅旺斯地區的埃克斯(Aix-En Provence)設立專門講座;漢學在重要的高級教育機構的範圍內也獲得了發展,諸如高等實驗研究學院、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或者是國立現代東方語言學院。這種發展導致了漢學教學活動向新結構的方向發展。
漢學研究所的另一項活動是出版學術著作。自1934年以來,該所於其《漢學研究所文庫》中,共出版了大批法文漢學著作,至今已出版29卷,其中列有沙畹(Edouard Chavannes)、白樂日(Etienne Balazs)、戴密微、戴何都或石泰安(Rolf·A·Stein)的著作。此外還有一套《通檢和書目》叢書。自1975年以來,又出版了一套叫作《漢學研究所論叢》的叢書,旨在發表優秀博士論文或同等水平的著作,現已出版了6卷。現在的出版進度是每年兩卷。在最新出版的著作中,我們可以提及以下幾種。
《漢學研究所文庫》中有:
《中國--名士族的軼事形象》,傑溺(Jean-pierre Diny)著(1983年)。
《敦煌的借貸文書》,童丕(Eric Trombert)著(1985年)。
《漢學研究所論文叢》中有:
《數學、星辰、植物與內臟》由魏丕信和伊莎貝爾·昂(Isabelle Ang)主編(1994年)。
《中國的變化觀念和感受》,由艾樂桐(Viviane Alleton)和阿列克謝·沃爾科夫(Alexei VOLKOV)主編(1944年)。
漢學研究所的第三項重要活動(也可能是耗費精力最多的一項)是維持該所圖書館的運作。漢學研究所的藏書是自該所創建以來,通過逐漸獲取而組成的。50年代,通過剛剛運回國內的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的特藏,該圖書館的藏書量大幅度地增加。從此之後,這兩批特藏集中在一起了。現在,全部藏書共包括近10萬部著作,也就是近30萬冊書。該圖書館向大學教授、科研人員和大學生們開放。此外,該圖書館利用與亞細亞學會圖書館相毗鄰的有利地位。法國亞細亞學會是一個"被稱認為是公益性"的學會,創建於1833年。亞細亞學會圖書館藏有大批漢學書籍,特別是由沙畹、馬伯樂和戴密微遺書中的重要藏書。漢學研究所圖書館每年增加近2000卷書,尚且不計偶爾出現的遺贈。例如,台北漢學研究中心一次就向法國漢學研究所贈送1000多部著作。法國或外國的私立基金會也時而幫助增加其藏書量。該圖書館共擁有600多名註冊讀者經常出入。如果說其古籍藏量不非常豐富的話(因為那裹未收藏任何明代之前的著作),那么其藏書中卻包括相當多的一批方誌。儘管預算有限,使它無法獲得範圍更大的系列圖書,但法國漢學研究所圖書館仍為歐洲最重要的漢學圖書館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