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中醫院

泌陽縣中醫院

泌陽縣中醫院是一所一所人才濟濟、設施完備、科室齊全、特色突出、技術領先、服務一流,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和預防保健於一體的二級甲等中醫院、國家愛嬰醫院,先後被評為省行風政風建設先進單位、省中醫工作先進單位,醫院管理評價活動連續四年取得駐馬店市中醫系列第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泌陽縣中醫院泌陽縣中醫院

泌水河畔,扶大山之氣,裹泥土之香,蕩滌了千里塵埃。

銅山腳下,見證了泌陽縣中醫院人團結奮進的卓越追求。

泌陽,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歷代才人輩出。這裡既有盤古開天闢地的雄渾大氣,也有先民桑間泌水河畔的婉約吟唱。泌陽縣中醫院就坐落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為了祖國的傳統醫學,他歷經磨難而孜孜以求,特別是近年來,該院黨政領導班子以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和“三優一滿意”活動為契機,以“以病人為中心”為服務宗旨,堅持“院有優勢、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辦院理念,大膽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快速提升服務功能,被當地民眾親切地稱為“身邊的健康守護神”!

2009年伊始,記者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來到泌陽縣中醫院,感受這裡的變化,欣賞到了醫院領導班子用智慧和汗水繪就的瑰麗畫卷。

面對記者,院長任超西說,中醫中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系統的理論基礎、良好的臨床效果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改革開放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和醫學科學、醫療技術的進步,對醫務工作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突出特點就是直接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提供最寶貴的健康服務。為此,任院長時常提醒全院職工,“醫療質量管理是醫院管理的核心和精髓,它不僅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也直接關係到醫院的生存和發展。”也正是在這種要求之下,泌陽縣中醫院全體人員共同譜寫了繼承、發展、創新的炫麗篇章。

歷史

1998年,泌陽縣中醫院僅有職工98人,床位35張,一台300mAX光機就是該院的驕傲,年業務收入50萬元,業務用房僅有岌岌可危的一座門診樓。規模小,設備少,技術單一,服務滯後,這就是當時大部分泌陽人心目中的縣中醫院。

如何改變這種落後面貌?該院領導班子迎難而上,秉承“德誠、業精、創新、奉獻”的精神及“一切為病人著想,一切從病人出發,一切為病人服務”的宗旨,堅持“抓內涵強素質苦練硬功,創品牌樹形象誠信為民”的工作要求及“弘揚祖國醫學,博彩現代科技”的執業學風,使醫院由弱到強、由小變大。如今的泌陽縣中醫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人才濟濟、設施完備、科室齊全、特色突出、技術領先、服務一流,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康復和預防保健於一體的二級甲等中醫院、國家愛嬰醫院,先後被評為省行風政風建設先進單位、省中醫工作先進單位,醫院管理評價活動連續四年取得駐馬店市中醫系列第一的好成績。為此,2009年1月5日,駐馬店市衛生局專門在泌陽縣中醫院召開全市中醫院管理經驗現場會,並要求全市中醫院參觀學習。目前,該院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2600萬元,設備總值1060萬元,業務收入2160萬元,年住院患者8000餘人次,中醫參與治療率96%。

特別是近年來,該院不斷調整經營策略,注重醫院文化建設、品牌建設,積極探索經營規律,鼓勵技術創新,強化內修外聯,實施“管理、發展、品牌、文化、服務”五大戰略,探索出了一條中醫院在新形勢下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模式。

實力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泌陽縣中醫院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院長任超西和醫院領導班子成員深刻認識到,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醫療保障制度的實行,使醫院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醫院之間的競爭實際就是人才的競爭,擁有了人才,就擁有了技術,才能提高醫院的競爭實力。因此,作為醫院,尤其是面向農村、服務農民的基層醫院——縣級中醫院,要想在激烈的醫療競爭中站穩腳跟,擁有一席之地,首先必須創新人才管理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素質高、技術高、水平高的“三高”醫療隊伍。為此,以任超西為首的院領導班子帶領全院職工努力做好“一個關鍵、三個帶動”。

一個關鍵是確定醫院重點發展專科,根據本院的實際情況及今後的發展趨勢,結合外部醫療市場狀況,選準醫院發展的突破口。該院骨傷科、肝病消化科、腦病科、腹腔鏡外科等在周邊縣市已小有名氣。斷肢再植、脊柱椎間盤髓核摘除、骨皮瓣移植治療脛骨骨缺損等高難度手術均大量開展;骨傷科的“蒼威骨刺膏治療骨質增生”、“楓柳樹皮膏治療骨髓炎”、肝病科的“白貫羚膠囊治療慢性B型肝炎”、“強復丸治療肝炎後肝硬化”等研究項目在臨床廣泛套用,專科年門診量達9萬餘人次,住院7000餘人次,分別占全院總人次的85%和91%,外埠病人占住院人次的25%,業務收入占全院收入的74%。醫院骨傷專科已被河南省中醫管理局確定為重點中醫專科,同時被列為國家農村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單位,腦病專科、肝病專科也先後被列為市級重點專科建設單位。目前已有3個特色專科、11個一級科室,充分發揮中醫優勢,形成了獨特的診療特色,使醫院總體醫療水平飛速提高。一些科室的診療水平在市內外已具有一定聲譽,一些特色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隨著中醫“治未病”的開展,該院中醫特色更加突顯。

特色科室需要特殊人才來支撐,如何讓人才留得住、幹得好、有成就,針對這幾個問題該院著力用好“三板斧”:

“一板斧”:以開放的思維、全新的理念,著力建立一種符合時代要求和醫院發展需要的人才評價機制。在評價中,堅持“平時工作與創新能力相結合,量化考核與民眾評議相結合”的原則,把創新能力、技術水平、服務質量、學分完成等納入考核指標,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終進行全面考核,並組織職工代表進行民眾評議,考核結果記入個人績效考核檔案,與晉職、晉升、評先、浮動工資掛鈎。通過評價機制的創新,把所需人才的才華和技能最大化地激發出來,進一步促進醫療質量的快速提高。

“二板斧”:建立和完善能造就更多優秀人才的選拔機制,摒棄過去選拔人才的舊框框,把人才選拔的責任放在一線科室,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科負責人的積極性。因為學科負責人對本專業人才的知識水平、創新能力、成長規律、選拔標準、發展方向、具體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從而為選準人、用好人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並有利於調動每個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板斧”:注重人才技術的培養,包括提高學科帶頭人的知名度、培養合理的人才梯隊及專科人才的後備資源。為使優秀人才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泌陽縣中醫院不斷創新人才保障機制,逐步按照市場機制確立專業技術人才的待遇,實現從重閱歷、重學歷到重業績、重能力的轉變,把貢獻與待遇緊密結合起來,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並重,保證他們有一個優越的工作環境,為他們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為醫院發展盡心竭力。目前,該院現有職工206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15名,中醫專業人才67名,在職高級中醫人員占全縣的80%;擁有省市級專業學會副主任委員5名,專業委員12名,河南中醫學院兼職副教授4名,縣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名;獲市以上科技成果12項,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

為了讓優秀的人才更加優秀,該院克服資金緊張的困難,千方百計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把寶貴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強化專科的整體實力。目前,該院已經擁有螺旋CT、500mAX光機、電子胃鏡、彩超、生化分析儀、呼吸機、除顫儀、麻醉機、動態心電圖機、都卜勒、腹腔鏡等設備30餘台,成立了檢驗科、放射科、超聲科、功能檢查科等醫技科室。

三個帶動即帶動其他專科的發展,帶動醫技科室的發展,帶動院內製劑的發展。骨傷科的小夾板固定、膏藥,病專科的灌腸、敷貼,腦病專科的康復理療,腰腿疼專科的推拿、針刺,活血接骨墊、接骨止痛膏、壯骨生髓湯、強復丸、白貫羚膠囊等一批療效好、價格低的特色製劑,不僅為病人解除了病痛,更使中醫簡、便、廉、驗優勢得到充分體現。

“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當然重要,但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也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一環。”任超西告訴記者,泌陽縣中醫院所取得的成績是與泌陽縣委、縣政府,特別是縣委常委、副縣長武素英對縣中醫事業的重視所分不開的。在武素英的協調和支持下,泌陽縣中醫院與省中醫院搞好縱向聯合,實施設備和技術支持計畫,並在現有條件下爭取縣委、縣政府及縣直有關部門政策上支持,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為醫院撥出300多萬元資金。同時,泌陽縣中醫院先後開展了重點縣中醫院病房樓建設項目、國家農村中醫藥服務能力骨傷科建設項目和針灸康復科建設項目、貧困縣中醫院重點建設項目,新建了病房樓5400平方米、急救綜合樓3000平方米,購置了大型醫療設備,引進了數百萬元資金,大大改善了醫院條件,提升了服務能力,使之更趨於人性化,方便病人就醫。舒適整潔的病區,設施齊全的病房,滿足了患者的就醫需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使患者住院條件及職工工作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院容院貌日新月異的變化為提高醫院的競爭力打下了堅實基礎。

鑄造和諧 共進未來

時光荏苒,泌陽縣中醫院的環境、設備、技術、人才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獨不變的是醫院一心為民的責任感。

院長任超西強調,文化建設是關鍵,是醫院發展的內在動力。該院以醫院管理年為契機,要求醫護人員換位思考,從心理、語言、行為等多角度、全方位、藝術化處理醫患關係,讓患者“看”到、“聽”到、“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醫療服務。同時,每逢重大節日,醫院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以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增強職工對醫院大家庭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泌陽縣中醫院積極倡導“和諧創新,親情溝通”的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領域,營造溫馨和諧的服務氛圍,真正做到“醫患零距離,服務無縫隙”,以高尚的醫德醫風和人性化的服務,在患者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贏來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服務無終點,追求無止境。”為了讓服務更溫馨,泌陽縣中醫院向社會作出了十項服務承諾:門診有導醫,檢查有人陪,住院有人接,出院有人送,處處體現親情服務;來有迎聲,走有送聲,接診患者要迎送服務;為抽血檢查患者提供免費早餐,對新入院病人堅持“兩送”、“四到位”,做到溫情服務;對入院病人要溝通,解釋要耐心,認真做好談心服務;健康教育到門診,進病房,對每一位患者開展科普服務;接待病人文明用語,有問必答,主動熱情,倡導微笑教育服務;不斷掌握服務技巧,增強業務素質,提高診治符合率和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提升能力服務;要求護士解答患者或家屬疑問時應站立;走路輕、開門輕、關門輕、談話輕、操作輕,做到“五輕”服務;凡出院病人,要贈送回訪卡、醫患聯繫卡,定期與病人聯繫,了解愈後情況,落實好回訪服務等。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走進泌陽縣中醫院門診大廳,隨處可以看到身披紅飄帶的青年志願者為患者導診導醫,對患者笑臉相迎,熱情接待,遇到行動不便的患者主動上前攙扶。在這裡,每到一處,記者都能看到“優質服務送溫馨,一點一滴總關情”、“康復路上我們與您同行——直到永遠!”等富有人文氣息的標語。

“如何鑄造和諧的醫患關係?不僅要有愛心,還要有規範的管理作保證。”院長任超西告訴記者,他們每年根據醫院情況出台《醫院管理活動年實施方案》及目標責任書,積極創建“放心藥房”,實行藥師參與臨床用藥管理、科室整體效益管理模式,推行了“科室績效目標核算”制、“準成本核算”制以及“醫—藥—護”新型查房醫療服務模式。特別是授予臨床藥師對用藥質量的管理權,使臨床藥師參與對患者的治療。臨床藥師每天與醫師一起查房、檢查各種醫療文書,對醫師的用藥方案有權進行評價,對不合理用藥進行糾正,其中重點是加強急危重病人用藥質量以及抗生素使用質量的監控;接受臨床醫師的用藥會診,對藥品不良反應進行監察等,臨床藥師定期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各種形式反饋給臨床醫師,督促其改正;開通了健康諮詢電話,架起了醫患溝通的橋樑和互動的平台,系統啟動後共隨訪諮詢6233人次,提高了醫生工作效率和患者的信任度。

同時,泌陽縣中醫院還分別與14個鄉鎮衛生院、244個村衛生室建立聯誼關係,採取技術相互交流、設備資源共享、加大中醫適宜技術推廣等舉措,為農村發展中醫藥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縣、鄉、村中醫網路化服務。該院始終把人民民眾的健康作為第一要務,近年來對藥品進行了4次降價,讓利患者達200多萬元,先後制定了《泌陽縣中醫院醫德醫風考評獎懲辦法》、《醫療機構服務公約》、《文明科室建設考核標準》等。該院每年開展節假日義診10餘次、衛生下鄉對口幫扶兩個、專家科普知識講座16次,為“兩會”代表免費體檢800餘人次,與民政部門聯合為孤寡老人送醫送藥4000餘元,救助無主病人和困難群體病員藥費3萬餘元,與教育局聯合開展“健康教育進校園”活動,贈送衛生口杯2.5萬隻,汶川地震後為災區捐助資金2萬餘元,助學捐款6000餘元;有2名醫生和4名護士分別被評為市縣“十佳醫生”和“十佳護士”,多次受到媒體的表揚。

好風憑藉力,揚帆萬里行。泌陽縣中醫院2006年被授予“二級甲等中醫院”,2007年被評為“河南省中醫工作先進單位”。立志創偉業、謀求新跨越的泌陽縣中醫院,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滿懷必勝的信心,高舉中醫這面大旗,去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迎接更輝煌的明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