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辦

治庸辦

治庸辦,全稱是武漢市“責任風暴”“治庸計畫”工作辦公室。武漢市為改善官員作風、最佳化投資環境,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決定發起“治庸”問責,成立治庸辦。

背景

武漢掀起治庸風暴的背景是,當地存在投資環境差,優惠政策難兌現,企業投訴有部門亂收費。而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武漢2010年的工業產值排名靠後。為改善官員作風、最佳化投資環境,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決定發起“治庸”問責。並且當地還在醞釀加強公務員考核制度。在武漢市設立治庸辦後,市政府下屬的每個局也各自設立了治庸辦。

2011年4月6日,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發起一場“治庸”風暴,旨在改變官員工作作風,最佳化投資環境。他要求,徹底轉變部分官員“庸、懶、散”作風,最佳化城市投資環境。 隨後,武漢成立了“治庸辦”。

治庸風暴

武漢某政府辦公大廳內,掛著宣傳“治庸”活動的條幅武漢某政府辦公大廳內,掛著宣傳“治庸”活動的條幅

2011年4月11日,武漢市正式開通“治庸”投訴熱線,接受民眾舉報投訴庸官、懶官和散漫官。 次日,湖北媒體在報導時稱,“治庸”投訴熱線熱得發燙。根據統計,當天共接到各類舉報、意見等167件次,其中投訴舉報類144件次。

2011年4月12日,由武漢市“治庸辦”與媒體組成的暗訪組,走進該市8個局3個區的14家職能部門,實施“治庸”。

2011年4月13日,治庸辦通報稱,共發現不良工作作風現象29起。

2011年4月18日,武漢市治庸辦通報了首輪治庸處罰結果:責令作出書面檢查的23人,通報批評的34人,誡勉談話的14人,調離現職工作崗位的7人,辭退的1人,扣除當月績效獎金的4人,扣除全年績效獎金的1人,取消年度評優評先資格的8人,停職反省一個月的2人,並責成6個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作出公開檢討。

重點解決的問題

得過且過;工作推進不力;創新能力不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業績平庸;謀人不謀事;紀律渙散;貪圖享受;“走讀”現象嚴重。

質疑

2011年4月21日,武漢市委機關報的《長江日報》,刊發武漢市青山區老乾局局長易國祥的評論文章題為《“治庸”不能只治下》:這場行動總是要由領導組織實施,一些只想著“治下”沒想到“治己”的班子和領導,本身就是庸的表現。兵庸庸一點,官庸庸一片。 阮成發對此有回應:絕不容忍“庸班子治庸”。
問責治庸能持續多久,則是武漢人最關注的問題。 武漢市“治庸辦”一名官員說,治庸工作剛剛開頭,還沒有太多的成績,宣傳得太多,老百姓會認為政府是在作秀。武漢治庸,都是按照市委書記阮成發等人的指示和講話進行的。
在坊間也有這樣的疑問:武漢官員說起治庸,言必稱阮成發,如果阮成發不久調走了,武漢的治庸還繼續嗎?事實上,在武漢掀起的這場治庸風暴中,最後一個環節就是如何建立長效機制。2011年4月19日,武漢全市公務員管理工作會透露,7月份,武漢將出台《加強公務員平時考核的意見》。相關的制度建設,正在醞釀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