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與理財

治國與理財

《治國與理財》圍繞國家建設和公共預算這個主題,從中國財政國家轉型、現代預算制度的確立和中國的預算改革、預算與國家治理、預算與政治問責等多個角度,論證了作者的基本認識與核心關切——“治國即理財”,即財政體系在國家治理與政治問責方面的重要性。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治國與理財
作 者:馬駿 著
出 版 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1-9-1
版 次:1
頁 數:306
字 數:161000
印刷時間:2011-9-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108037282
包 裝:平裝
22515741

內容簡介

作者從2003年以來在中國的五個省和四個城市進行廣泛的預算改革調研,積累了大量的實證資料。他採納財政社會學的觀點,認為財政對國家和社會的演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不僅是理解社會和政治變化的關鍵,而且是社會變化的重要指標和源泉。
作者將預算制度的建立上升到國家能力的高度,認為預算能力是國家能力最基本的支撐,並從政治學的角度思考中國的預算改革,認為對現代國家的治理來說,問責是核心問題,而財政問責(預算)又是政治問責的核心。

作者簡介

馬駿,武漢大學政治學學士(1990),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1995),美國內布納斯加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2002)。現為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與管理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與公共行政學系客座教授。中文期刊《公共行政評論》主編,Autralia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國際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2002年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公共行政評論》等雜誌發表中文論文三十餘篇,在PublicAdministration Revi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 DevelopmentAustrali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rime, Law and SocialChange, Public Budgeting, Accounting & FinancialManagement等雜誌發表英文論文十餘篇。主要研究領域是公共預算、公共管理、財政史。

目錄

序言
一、中國財政國家轉型:走向稅收國家?
二、“如果你不能預算,你如何治理?”——中國國家能力研究
三、政治問責的三條道路:歐洲、美國和中國
四、沒有選舉的財政問責的困惑:中國預算改革研究
五、預算與問責:美國進步時代與中國當前預算改革的比較研究
六、建立一個廉潔的政府:預算改革是不是為中國叩開了希望之門?
七、中國預算改革的政治學:成就與困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