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河源中學

河源市河源中學

河源市河源中學(Heyuan middle school)是一所由河源市教育局主管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為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河源中學始建於1915年,1949年學校名稱由“河源縣立中學”更名為“河源中學”,1966年至1972年,學校更名為“城鎮中學”,1972年,學校名稱恢復為“河源中學”。

截至2011年1月,學校占地面積123936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60163平方米,有教學班87個,在校學生4500多人,教職工350多人。有教學班87個,在校學生4500多人。有教職工350多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110人,專任教師中有碩士研究生15人,在讀研究生課程班42人,專任教師學歷(含職稱)達標率為100%。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河源中學 河源中學

1915年,時任縣長張光煦在當時的河源縣立第一高等國小的校舍內(現上城國小所在地)創辦河源縣立中學。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北側校舍劃歸河源縣立中學,南側校舍仍歸第一高等國小。禮堂、廚房、膳堂、操場等兩校共用。當年開始招生,僅一班十餘人,學制四年。

1915年~1926年,學校累遭兵燹,多年停辦,實際開課時間僅四年。

1932年,第一高等國小改為河源中學附屬國小。開辦國中,共三個班,每年春季招生一班,約50人。

1941年,國中改為每年春秋各招一班,共六個班。

1944年,開辦高中,春季開始招收高一新生一個班共50人。至1946年9月,高中才招足六個班,連同原有國中六個班,全校共十二個班,學生人數約500人。

1949年,河源縣政權更迭。9月,學校名稱由“河源縣立中學”更名為“河源中學”。

1953年,選定新校址,位於城南涼帽山下、新豐江畔,占地十三萬平方米,並獲得批准。當年教育部門取消以地命名,學校更名為“河源縣第一中學”。

1954年,新校址動工。

1955年,上半年建成。

1955年下半年,高中部先遷入新校址,國中隨後遷入。

1966年~1972年,學校更名為“城鎮中學”,學制二年。

1972年,學校名稱恢復為“河源中學”。

1988年,河源市設立,學校劃屬源城區。

1993年,改為河源市直屬學校,招生範圍仍局限於老城區(以新豐江為界,新市區的生源由河源市第一中學、河源市市田家炳中學招收)。

2001年5月,學校通過了市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同年12月,省教育廳啟動“1521”工程。學校確立創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辦學目標。

2002年9月,國中部停止招生。高中部、國中部徹底分離。部分教師分流到市直初級中學。

2003年,原借用河中校舍辦學的河源市體育運動學校遷出。河源市第一中學高中部撤併到河源中學,該校27名優秀高中教師調入河源中學任教。

2004年4月,通過 “廣東省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成為省一級中學。

2006年,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導驗收。

2007年,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和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確認,成為“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和“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1年1月,學校占地面積123936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60163平方米,有教學班87個,在校學生4500多人。

硬體設施

河源市河源中學校按其功能分為教學、生活、運動三個區,綠化覆蓋率達76.9%。

•教學設施

河源中學 河源中學

截至2011年1月,學校有教學樓3座、辦公樓1座、科學實驗樓1座、學生宿舍7座、師生飯堂2座,教學、行政、生活用房符合 省定標準,並與教學規模相適應。實驗室、儀器室、計算機室、語音室、美術室、音樂室、閱覽室(電子閱覽室)、體育器材室、衛生室、團隊室、展覽室、科技活動室、勞技室、檔案室、歷史室、地理室、心理輔導室、軟體製作室、網管中心(主控室)、100平方米的計算機多媒體講座大廳、330平方米的多媒體多功能室(報告廳)等教輔功能室齊備。

課室和教輔室之比達1:1.27;理化生實驗室儀器、藥物等常規教學儀器設備、電教器材及文體、勞技設施設備全部按省一類標準配齊,建設了主控室及演播室。

•校園網

截至2011年1月,該校有網站,配備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平台52個,專任教師全部配備手提電腦,課室、教輔室及辦公室都與主控室聯網,全部可以實行網路教學。

•圖書館

截至2011年1月,該校現有藏書14.3萬冊,生均44冊,電子讀物生均30冊,訂閱的報刊雜誌224種。

•體育設施

截至2011年1月,該校有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1個、籃球場9個、足球場2個、排球場3個、羽毛球場3個、桌球台30張,有地理園和生物園各1個。

師資力量

截至2011年1月,學校擁有教職工350多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110人,專任教師中有碩士研究生15人,在讀研究生課程班42人,專任教師學歷(含職稱)達標率為100%。

河源市優秀教師(2人):唐敦明、鍾偉香 、劉琳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6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468人,重點本科人數達603人,上線率87.3%。

2015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510人,重點本科人數達474人,增幅29.5%。

2014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569人,重點本科上線人數366人。

2013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1436人,重點本科上線人數308人。

2012年高考,理科總分660以上3人,640分以上15人,600分以上101人;文科630分以上2人,600分以上18人;本科上線人數1208人,重點本科上線人數203人。

•學科競賽

時間獲獎學生競賽名稱獲獎情況
2011年吳俊賢等8人2010年全國基礎教育英語綜合能力競賽(河源市高中組)一等獎
肖心康、黃心怡2011年廣東省中學生生物學高中聯賽三等獎
江林鶴、陳斐豪2011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廣東省賽區一等獎
利立、黃啟文2011年第28屆全國生物理競賽一等獎
陳紀雲等6人2011年廣東省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
 2016年李博涵、陳昀婷、黃佶楊2016年全國高中數學競賽預賽省一等獎
劉旭鑫2016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省二等獎
黃洪鉅、劉浩洋2016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三等獎
陳唯宜等5人2016年廣東省中學生生物學高中聯賽省一等獎
黃婉婧2016年全國生物聯賽全國二等獎
郭海怡等13人第五屆廣東省中學生地理奧林匹克聯賽省一等獎
郭海怡等4人團體三等獎
參考資料:

•素質成績

時間獲獎學生/團隊賽事名稱獲獎情況
2011年黃靜雯河源市2010“時事杯”思想政治、想品德校論文評選二等獎
凌姍姍2010年河源市首屆中國小航空航天模型比賽一等獎
吳泓初、彭天賜、曾瑜廣東省第2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劉天生河源市教育系統“黨在我心中”主題徵文活動評比二等獎
徐煒均2011年河源市“時事杯”中學生“黨在我心中”小論文評選活動三等獎
2012年周會鋒2012年河源中學棋藝大賽第一名
袁傑暄第一名
2016年河源中學一隊第五屆創意機器人大賽一等獎
參考資料:

教師成績

 時間 獲獎教師 賽事名稱 獲獎情況
2011年潘旗鋒等6人2011年河源市中國小河源中學教師優秀教學論文評選一等獎
謝峰泉、黃雪珍市論文評比一等獎
李移芝市中國小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
2016年羅彩鋒2016年河源中學青年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
參考資料:

學校榮譽

截至2011年1月,學校先後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開展群體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中國體育科學實驗全國重點課題《21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優秀實驗學校”等五項國家級榮譽稱號。並先後榮獲“廣東省第七屆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中國小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廣東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示範學校”等十多項省級榮譽稱號及“河源市文明單位”等十幾項市級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校訓

嚴謹、勤奮、樸實、進取

教風

嚴格規範、務實創新

學風

勤奮刻苦、敏學篤行

校歌

涼帽山下書聲朗朗

新豐江畔歌聲飛揚

美麗的校園鮮花爛漫

河源中學桃李芬芳

嚴謹治學育英才

勤奮攻讀成棟樑

樸實無華求實效

進取開拓創輝煌

啊河中,河中,

你是教書育人的殿堂

啊河中,河中

你讓千萬學子都嚮往

你把智慧之門開啟

你把理想之火點亮

你的桃李滿天下

千秋萬代美名揚

校園環境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辦學設施完善。學校占地面積123936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60163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76.9%。

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

李正濃 五華 副校長 校長 黨支部書記 大學 1986-1993 1997-2001 2001-2004
丘永才 河源 副校長 大專 1992-1999
潘啟興 河源 副校長 大專 1994-2000
歐陽娜 河源 副校長 大專 1999-2008
李觀華 河源 校長 本科 2001-2010
參考資料: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黃長青
副校長 張定紅、 袁橋明、鄧文清、曾翠容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政界、軍界肖揚河源首席大法官,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張其彬飛彈專家
商界李河君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席、總裁
文藝界蘇若舟《解放軍報》副軍級高級編輯、著名軍事記者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