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補給

河水的來源。河流補給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澤水和地下水補給等多種形式。

河流補給

正文

河水的來源。也稱河流水源。河流補給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澤水和地下水補給等多種形式。最終的來源是降水。多數河流都不是由單純一種形式補給,而是多種形式的混合補給。河流補給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徵,它決定了河流水量的多寡和年內分配情勢。研究河流補給有助於了解河流水情及其變化規律,也是河水資源評價的重要依據。
雨水補給 雨水是大多數河流的補給源。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河流多由雨水補給。雨季到來,河流進入汛期。旱季則出現枯水期。雨水補給的河流的主要水情特點是,河水的漲落與流域上雨量大小和分布密切有關,河流徑流的年內分配很不均勻,年際變化很大(圖1)。

冰雪融水補給 由冰雪融水補給的河流的水文情勢主要取決於流域內冰川積雪的儲量及分布,也取決於流域內氣溫的變化。乾旱年份冰雪消融多,多雨年份冰雪消融少,河流豐、枯水年徑流得到良好調節,因此年際變化較小。中國發源於祁連山、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等地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接納了冰雪融水的補給(見冰雪融水徑流)。
湖泊和沼澤水的補給 有些河流發源於湖泊和沼澤。有些湖泊一方面接納若干河流來水,另一方面又注入更大的河流。中國鄱陽湖接納贛江、信水、修水和撫水等水系來水,後注入長江。湖泊和沼澤對河流徑流有明顯的調節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澤補給的河流具有水量變化緩慢,變化幅度較小的特點。
地下水補給 這是河流補給的普遍形式,中國西南岩溶發育地區,河水中地下水補給量比重尤其大。地下水對河流的補給量的大小,取決於流域的水文地質條件和河流下切的深度。地下水有潛水承壓水;潛水埋藏較淺,與降水關係密切,承壓水水量豐富,變化緩慢。河流下切越深,切穿含水層越多,獲得的地下水補給也越多(圖2)。以地下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內分配和年際變化都十分均勻。

不同地區的河流、同一地區的不同河流和同一河流在不同季節的主要補給形式和補給數量各不相同。在高山和高原地帶,河流水源還具有明顯的地帶性。中國新疆的高山地帶,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而低山地帶,則以雨水補給為主。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