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牡丹

河州牡丹

施肥一般牡丹栽培一年施3次肥,每次施肥應結合澆水。 牡丹栽植後第一年不進行修枝摘芽,任其自然生長。 若植株發育較弱、生長勢差時,則應摘去所有的花蕾,促使植株營養生長,保證第二次開花。

河州牡丹

河洲牡丹具有廣泛的生態適應性,栽培管理簡便,既可庭院種植,也有盆裁觀賞,經過一般的栽培管理,都能正常生長及開花。但為使牡丹株叢繁茂、花大色艷,還必須採取一些必要的栽培措施,使牡丹植株生長更好。

植株的選擇

栽植牡丹最重要的是選好種苗。植株要求品種純正,植株粗壯,生長強健,根系發達,芽飽滿、新鮮,且無損傷,葉子生長正常,無病斑,根系完整,嫁接苗要求嫁接處接口完好,無損傷,起苗時傷花根程度較輕的為佳。品種選擇上可根據用途和個人愛好來進行,一要考慮牡丹花色搭配恰當,二要考慮花期,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有條件的可在植株種植前用0.1%硫酸銅溶液或5%石灰水將根部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

選地

種植牡丹應選擇地勢高燥、寬敞通風、並有側方遮陽以及土層深厚、疏鬆、肥沃、

牡丹選地牡丹選地
排水良好之地,土壤性質以中性最好,微鹼、微酸性土壤亦可。避免重茬種植。牡丹為深根性、肉質根植物,在栽種之前必須進行深翻整地,最好在栽植之前2~3個月進行深翻,清除地下磚瓦石塊及雜草亂根,同時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腐熟肥料1500~ 2500千克,將底肥翻入土中,進行養地曬壟。養地時間越長越好,最少也得20 天。

栽植

適時栽植

牡丹栽植,白露到霜降期間均可進行,但以秋分到 寒露期間進行效果最好。適時早栽,可以早生根、早發芽,第二年生長旺盛,能抗旱,成活率高;生長弱,不抗旱,成活率低。過早栽植容易引起“秋發”,越冬時易遭受凍害。一般以秋分過後儘量早栽為宜。春季不宜分栽牡丹。

栽植方法

栽植前先在準備充分的土壤上挖種植穴,大小一般為30—45厘米見方,深度40—50厘米,挖穴時注意把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以便栽培時先填表土,後填底土。有條件的進行土壤消毒,以防地下害蟲危害。栽植時將表土先填入穴中堆成土丘,將花苗放於土丘上,使根系分布均勻舒展,向四周自然垂下,然後填土。至半穴時,用手輕輕提苗並左右擺動,使根頸與地面齊平,然後再繼續用土填實根間空隙。栽植後立即進行灌水,過一星期左右視土壤乾濕情況再灌水一次,待土壤微乾後用細土封堆,將整個植株埋入土中;到第二年驚蟄前後,隨著鬆土扒去一半,秋後再封土,第三年春季鬆土時再全部扒去,使其與地面平。
栽植時不可栽得過深或過淺,尤忌過深。

栽培後的管理

澆水

種植牡丹均需澆水。 北方澆水次數宜多;南方不可多澆。水不宜多,亦厭其少,多則爛根,少則枯乾。一般牡丹在萌芽後、開花前需澆水2-3次,開花後至雨季到來之前澆水2-3次。雨季不澆水。秋後,若天氣乾旱,每月可澆水1-2次。炎暑忌澆。夏季澆水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冬春必須擇天氣暖和,正午時澆水,地凍未解時切不可澆水。澆灌用水以積久的雨水、塘水為佳,河水、井水次之;鹹水切不可用。牡丹澆水的關鍵在於適時、適量、不能積水。田間積水對牡丹的生長發育是非常不利,甚至造成死亡。因此,防止積水和排出積水是非常重要的。

施肥

一般牡丹栽培一年施3次肥,每次施肥應結合澆水。
第一次施肥是在牡丹開花前15 -25天施用。此次施肥可以補充植物根內或枝條本身原有貯藏營養物質的消耗或不足,對當年開花有利。
第二次施肥是在開花過後半個月內施用。促使植株迅速恢復健壯生長,而且更有利於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為第二年開花打下物質基礎。
第三次施肥是在秋冬之季施用,用量可多些。 這時施肥既能起到肥的作用,在北方也能有助於牡丹的保護越冬。第一次、第二次施肥均以有機氮肥為主,主要施用經過充分發酵腐熟、粉碎的餅肥或豆餅肥, 並混合少量的磷肥。施肥量:3-4年生的大株,每株施200-250克;2-3年生的小株,每株施100-150克。生長強的可多施,生長弱的宜少施。 第三次施肥以全效肥為宜。在50千克的腐殖質肥中加入骨粉0.5千克、草木灰0.25千克進行混合,然後每株施用1-1.5千克;或在500千克腐殖質肥中混入l千克過磷酸鈣和0.5千克 草木灰作基肥。初栽時可不施肥,經一年後到第 二年秋季再施肥。

田間管理

(1)、鬆土除草:一般在開花前鬆土除草2-3次,開花後到秋季每15天進行1 次。每次降雨或澆水後,待土壤略乾後即進行鋤地鬆土。立秋至處暑間是除草的關鍵時期,應淺鋤,鋤細,將雜草儘量消滅在結子之前,以減少第二年牡丹地中的雜草危害,防止病蟲害孳生、蔓延。
(2)、修剪整枝:其目的是保持牡丹植株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器官生長的平衡,保持枝與枝之間、芽與芽之間生長的平衡,促進側芽生長和開花。通過摘芽,促使側芽生長和開花。
定枝時不僅要考慮枝條的高矮和位置,還要考慮枝條的分布。若植株某一方向沒有恰當的枝條可留時, 則可保留一個從根頸處萌生的新芽以彌補之。至於每株留枝多少,則可根據不同品種和用途而定。一般供繁殖用的,可多留些;供觀賞用的,可適當少些,以保證養分集中,有利開花。通常留5-8枝。

河州牡丹河州牡丹
摘芽就是剝去從植株根頸處長出來的和從己選留的枝上發出來的一些沒有用的芽。摘芽要及時合理,以保持植株勻稱,開花繁茂,花期一致。摘芽宜在春分至清明間進行,夏至前後進行第二次摘芽。牡丹栽植後第一年不進行修枝摘芽,任其自然生長。至第二年春,當新芽從土中伸出地面5-10厘米時開始修枝摘芽,每株選留生長健壯、分布均勻的枝條5-8條,其餘的枝芽要剝乾淨。一般每株上只保留頂芽,若頂芽發育不好,則選留髮育較好的側芽。修枝時除了保持所留枝條勻稱外,還應考慮各枝條間的相應高度。若有特別高的枝條時,應剪去頂芽,保留與其他枝條同等高度的側芽。摘芽不可行之過早,過早摘芽會影響養分輸送。過遲會消耗過多養分,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和發育。夏至前後可根據植株生長的實際情況進行第二次摘芽,摘去第一次沒有摘淨或重新長出來的枝條和芽。摘芽以第一次為主,第二次修枝摘芽只是第一次的補充。牡丹花一枝生一花,則花大色艷。若一枝數花,則不能開花或花形變小,且有礙第二年花的開放。因此於3月底花蕾長大後,擇其形小而密生者去除之,使每一發育較好的枝條上留一頂蕾,摘除其他所有的側蕾。若植株發育較弱、生長勢差時,則應摘去所有的花蕾,促使植株營養生長,保證第二次開花。花謝前,連花下一葉一併修去,不使其結子,如結子,則翌年花開不茂。此外,還應注意霜降以前不可使牡丹葉枯落,否則,就有秋發之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