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學院

河套學院

河套學院坐落於河套平原,前身是創建於1985年的河套大學,是一所以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為主的綜合性學院。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晉升為普通本科學校,成為內蒙古西部地區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學院環境優美,占地692畝,校舍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962人,專任教師509人,有教授、副教授177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193人。學院現已形成了以文學、理學為主,以農學為特色,工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河套學院 河套學院
河套學院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河套平原腹地—巴彥淖爾市臨河區。1985年,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並經國家教育部備案。1986年4月,原國家副主席烏蘭夫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2012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層次的河套學院。學院是一所立足西部,面向基層、培養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的多科性地方大學。

歷史沿革

河套學院 河套學院
1985年,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並經國家教育部備案。
1986年4月,原國家副主席 烏蘭夫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2000年4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決定巴盟教育學院、巴盟師範學校併入河套大學。 
2004年初,經盟委、行署決定,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決定將巴盟電大、巴盟財校、巴盟衛校、巴盟農牧學校、臨河水校併入河套大學。 
2006年,接受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取得“良好”成績。 
2007年接受全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估,取得“良好”成績。 
2012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層次的河套學院。 
河套大學是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並經國家教育部備案而創辦的內蒙古西部地區的一所國辦綜合性大學。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962人,專任教師509人,有教授、副教授177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193人。現已形成了以文學、理學為主,以農學為特色,工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建成自治區級品牌專業13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9門;自治區優質精品課程2門。擁有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團隊5個、教學名師7人、自治區教壇新秀3人。

硬體設施

學院環境優美,占地692畝,校舍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固定資產達5.0億元,圖書館各類藏書80.9萬冊,擁有各類專業實驗室、專業實訓室、計算機中心、數位化校園網、體育館、多功能廳等現代化教學、科研設施。2014年,投資10.2億元、占地1100畝的新校區建設在黃河之濱全面開工,到2016年,學院將建成生態環境優美,基礎設施完善,文化氣息濃厚,生活學習和諧的現代化大學校園。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已建成自治區級品牌專業12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7門;自治區優質精品課程2門 。
自治區級品牌專業:電氣自動化、旅遊管理、畜牧獸醫、道路橋樑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建築工程技術、美術教育、英語教育、會計電算化、護理、語文教育等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英語聽力、預算會計、水利工程製圖、線性代數、中國古代文學、財務會計、護理學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工程力學、建築材料、英語泛讀、經濟法、內科護理學、基礎會計、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英語精讀、心理學、法學概論、蔬菜生產技術
校級品牌專業:電氣自動化、市場行銷、音樂教育、畜牧獸醫、道路橋樑技術、美術教育、計算機套用技術、學前教育、建築工程技術、旅遊管理、作物生產技術、語文教育、數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護理、會計電算化、英語教育、套用電子技術
實習實踐
截至2012年,該校建成了33個校內實訓基地和實訓中心及194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僅在巴彥淖爾市就有內蒙古中糧番茄製品有限公司、河套酒業集團、秋林公司等實習實訓基地120個。還與區內外315家大中型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定,2010年頂崗實習率為84.22%,頂崗實習就業684人,頂崗實習錄用率34.27%。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2年,該校成立了河套文化研究所、河套人文學院、內蒙古岩畫研究院、烏拉特文化研究所、河套番茄研究中心、胚胎移植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學術資源

截至2013年5月,該校圖書館共有藏書75萬冊,紙質圖書52萬冊,電子圖書23萬餘冊。館藏中有《 四庫全書》1501冊、《古今圖書集成》164冊、《四部叢刊》158冊、有珍藏價值古籍線裝書1300餘冊。
購置了“中國知網” 資料庫和超星電子圖書等電子資源;有針對性的大量採集漢語言文學、英語、數學、美術、農學、畜牧獸醫、農田水利、學前教育、套用化學、護理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的圖書;使用Aolong圖書管理系統,建立了文獻資料資料庫。

建設成果

截至2012年,該校被列為自治區政府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被自治區科技廳批准立項項目1項,被教育廳批准立項教科研項目23項,被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辦批准立項項目12項,另有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規劃國家級課題子課題10項。教師出版著作及編寫出版教材102部(本),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86篇,校企合作開發教材10種。主動承擔了包括“河套文化”、“烏拉特文化”在內的區域特色文化研究和傳承任務。2009年進行的“河套地區基質選配及麥葵(米)兩茬田多熟制模式研究”項目試驗獲得成功,為實現糧食一熟向糧經兩熟轉變和基質生產本地化奠定了基礎。

院系設定

師範學院財經學院人文學院醫學院
農牧與生化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外語系繼續教育學院
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與體育學院國際學院遠程教育學院
中等職業技術學院蒙語與中文系

文化傳統

文化標識

校訓校訓
校訓: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校風:培育高尚 追求卓越
教風:嚴謹治學 誨人不倦
學風:明德勵學 篤行至善 

社團活動

截至2014年5月,該校建有輪滑社、眾品社、自強社、夢飛社、新聞學學會、青年志願者協會、女子軍樂隊等學生社團。
2014年5月19日,為期半個月的河套學院“魅力社團·文化校園”首屆學生社團文化節舉辦[7] 。另外還舉辦有宿舍文化節、大學生辯論賽、校園歌手大賽等活動 。

現任領導

黨委委員、書記: 張永勝
黨委委員、副書記、院長:賽音德力根
黨委委員、副書記:劉俊芳、楊生柱、石文清、李興旺、張高明
黨委委員、副巡視員:郭玉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