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劇三團

河南省豫劇三團,始建於1952年8月,其前身為河南省歌劇團,1956年3月正式定名為河南省豫劇三團。該團建團以來,先後創作演出了200多出劇目,形成了富有鮮明時代特點、生活氣息濃烈、講究塑造鮮活人物形象的藝術風格。現為全國唯一專演現代戲的表演團體。

基本信息

劇團發展

五十多年來,河南省豫劇三團在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指導下,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界民眾的大力支持下,緊扣時代脈搏,勤奮耕耘不輟,以表現當代生活為己任,經過幾代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對舊的“河南梆子”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進行了全面改革創新,創造了一個新的豫劇藝術流派,為豫劇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先後排演了《小二黑結婚》、《劉胡蘭》、《朝陽溝》、《香魂女》、《村官李天成》、《風雨故園》、《悠悠我心》、《謝延信》等200多部表現新時代新人物新形象的現代戲曲劇目,曾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曾慶紅、李長春等中央領導親切接見,多次獲文華新劇目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特別是近幾年,《香魂女》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村官李天成》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均實現我省在這些獎項上零的突破,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和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被中宣部、文化部譽為全國編演現代戲的一面旗幟,成為河南文化屆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

榮譽和成就

1964年元旦,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在北京觀看了現代豫劇《朝陽溝》,接見了全體演職員。
1982年,現代豫劇《朝陽溝內傳》晉京為黨的十二大勝利召開獻禮演出。
1991年,現代豫劇《兒大不由爹》赴江蘇揚州參加全國現代戲觀摩演出,獲優秀劇目等六項大獎。
1995年,現代豫劇《紅果紅了》榮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第一名。導演、音樂、舞美、燈光、演員等榮獲21項“文華”單項獎,同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並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五個一工程”獎頒獎展演。
1997年,現代豫劇《螞蜂莊的姑爺》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1999年,現代豫劇《紅果紅了》受文化部邀請,進京參加了“國慶五十周年展演”。
2000年10月,三團新編排的大型現代豫劇《香魂女》在南京榮獲中國藝術節大獎和中宣部第八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2002年9月底,三團新編排大型現代豫劇《村官李天成》晉京演出,曾慶紅、劉雲山等中央領導觀看,鼓勵劇組並對《村》劇從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等方面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2003年8月------《香魂女》獲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河南省人民政府)
2003年8月------《村官李天成》獲省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河南省人民政府)
2003年三團現代戲《村官李天成》被選入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
2004年4月------《朝陽溝》榮獲“中國戲曲現代戲突出貢獻”獎。(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

演員風采

馬蘭

馬蘭,河南省豫劇三團一級演員,女,漢族,河南商丘人 1960年元月出生於河南洛陽,父母均為醫生。 1974年河南省藝術學校,因其嗓音天生渾厚大方,身材勻稱,可塑性強,受到了著名表演藝術家,戲校校長常香玉的關注和培養,在校期間就主演了豫劇[紅燈照]飾大師姐,[海港]---方海珍。
1980年畢業分配到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在著名表演藝術家馬金風先生的指導下,主演了馬派代表劇目:
[穆桂英掛帥]---穆桂英,
[
花打朝]---七奶奶,
[對花槍]---薑桂枝,
還主演了[桃花庵]--竇氏,
[帝成春]---公主
還拍攝了電影戲曲片
[洛陽橋]---花母

汪荃珍

汪荃珍,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員,生於1963年,12歲考入河南省戲校,1981年畢業後入河南省實驗豫劇團,1983年調入河南省豫劇一團,1989年調省豫劇三團。
汪荃珍扮相俊俏秀麗,表演含蓄沉穩,演唱甜美圓潤。
擅演劇目:《抬花轎》、《香囊記》、《兒大不由爹》、《香魂女》等
所獲獎項:1982年河南省首屆戲曲青年演員匯演一等獎;
1988年首屆全國豫劇電視大獎賽最佳演員獎;
1991年全國現代戲觀摩演出優秀演員獎;同年又獲“梨園杯”全國豫劇演唱會金獎;
2000年主演的《香魂女》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
2002年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賈文龍

出生:1964年,農曆甲辰年 ,祖籍河南林縣。
1974的年從藝於林縣豫劇團,1984年考入濮陽戲校,1987畢業分配到濮陽市豫劇團
擅演劇目有《斬御史》、《能人百不成》、《萬金有借牛》、《劉邦與蕭何》、《村官李天成》等。
所獲獎項:1993年全國地方戲曲交流演出一等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1994文華表演獎;1995年第五屆香玉杯藝術獎;2002年第二十屆戲曲梅花獎等。
曾任濮陽市豫劇團團長兼黨委書記,現調入河南省豫劇三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