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河南科技大學始建於1952年,是河南省內最早創建的工科院校之一,經過近60年的發展,學校匯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始於1983年,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4個。有礦山重型裝備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河南省機械設計及傳動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等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師資隊伍。目前1940名專任教師中,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84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535人。

機構簡介

河南科技大學始建於1952年,是河南省內最早創建的工科院校之一,經過近60年的發展,學校匯聚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在全國享有良好聲譽,在中原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學校位於我國著名的“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市。

學科設定

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始於1983年,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4個,涵蓋了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等10大學科門類。學校具有MBA、工程碩士、臨床醫學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和獸醫碩士等5專業學位類型30個授權領域;1988年開始與重點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3年9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為博士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現有1個二級學科點。學校有45個省級重點學科,12個省級特聘教授設崗學科。

實驗條件

有礦山重型裝備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河南省機械設計及傳動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等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有中國齒輪教育培訓中心、中國軸承陳列館等國家及省級教學培訓基地;10個洛陽市重點實驗室和5個洛陽市工程技術中心。學校形成了機械、材料、信息特色學科群,其優勢突出,特色明顯。目前,學校有各類研究生2800餘名。

組織機構

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處、研究生工作部是學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設有研究生招生辦公室、研究生培養辦公室、研究生學位辦公室、研究生學生工作辦公室和研究生處綜合辦公室,分別負責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多年來,研究生處堅持科學管理、規範要求、熱情服務的工作思路,始終把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作為本部門的中心工作,不斷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管理水平。
如今,河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發展勢頭良好,正積極為實現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建設目標做出貢獻!

學校定位

河南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學校坐落在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

歷史沿革

河南科技大學1952年始建於北京,1956年為配合國家重工業基地建設遷至洛陽,更名為洛陽工學院。1998年由機械工業部劃轉至河南省。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為了最佳化省內高等教育結構布局,組建了以工為主的河南科技大學,作為河南省重點建設的三所綜合性大學之一。

科學研究

科研基礎紮實。學校有45個省級重點學科、12個省級特聘教授設崗學科;有礦山重型裝備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摩擦學與材料防護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機械設計及傳動系統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汽車節能與新能源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河南省耐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省部級和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18個;有中國齒輪教育培訓中心、中國軸承陳列館、河南省機械工業CAD培訓中心、河南省製造業信息化技術服務中心等國家及省級教學培訓基地;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有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7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有14個洛陽市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8個洛陽市人文社科基地。《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醫學三種版本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均為河南省一級期刊。自然科學版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獲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社科版兩次被中國人文社科學報研究會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學科發展

進入2011年,學校學科建設取得了更大進步。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下達按<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進行學位點對應調整結果的通知》(學位&#91;2011&#93;51號),在2011年學位點對應調整申報工作中,我校新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分別是:中國史、生態學、統計學、軟體工程和草學。此次一級學科碩士點增加,使我校學科專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為我校學科進一步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至此,我校在學術學位方面已有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8個,二級碩士點129個,涵蓋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等10大學科門類。另外,我校還擁有專業學位碩士點7個及工程碩士授權領域11個、農業推廣碩士領域11個、臨床醫學碩士領域6個,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學位授予體系。並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培養機制

研究生院始終將研究生培養質量放在工作的首位,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質量。實施與健全導師負責制,配備研究生政治輔導員,實行獎學金、助學金制度,設立研究生“三助”崗位,實行研究生中期考核,進行博士導師遴選和副導師預備隊伍建設,資助和扶持導師編寫、出版專著和研究生教學用書,推進研究生培養基地建設等,研究生教育質量得到了廣泛肯定。

師資力量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師資隊伍。目前1940名專任教師中,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84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535人;有共享院士7人,中原學者1人,省級特聘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51人;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專家、河南省教學名師等高級人才212人;有國家級和省級教學團隊、科技創新團隊7個。

辦學特色

學校長期堅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凝練特色,發展優勢,科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學校在齒輪、軸承等裝備基礎件研究方面居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成果先後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大型裝備數位化設計及控制技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農業機械研究具有傳統優勢;金屬材料及其加工技術研究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與國防科研機構和軍工企業長期合作,在國防科技進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河南省高校中率先通過軍工研究的保密資格認證;套用數學研究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腫瘤學、神經外科學、法醫學、顯微外科學、農副產品加工技術、旱作栽培與育種、預防獸醫學、動物育種與繁殖等學科的研究,具有明顯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