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戰

河南之戰:漢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在西漢與匈奴的戰爭中,漢車騎將軍衛青率軍奪取河南(今黃河河套南內蒙古伊克昭盟一帶)地區的遠程迂迴作戰。

簡介

元朔元年,匈奴騎兵先後襲掠遼西(郡治陽樂,今遼寧義縣西)、漁陽(郡治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城南)等地。二年春,又襲掠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漁陽,殺擄吏民乾餘人。
在匈奴連續襲掠西漢東部邊郡的情況下,漢武帝劉徹採取胡騎東進,漢騎西擊,避實就虛之作戰方針。令衛青收復河南地和秦長城,以保衛邊郡和京師長安的安全。衛青率精騎出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過西河(今山西、陝西、內蒙古之間黃河)向西迂迴,再度北河(今內蒙古烏加河),直插高闕(今內蒙古狼山中部計蘭山口),又轉軍向南,對遊牧於河南地區的匈奴牡羊王、樓煩王部實施包圍和突襲。牡羊王、樓煩王北逃。漢軍共斬首2300餘級,俘虜3000餘人,獲牛羊百餘萬頭。遂取河南地。又渡北河,破匈奴蒲泥、符離二部,盡取河北漠南地。
戰後,西漢在河南建朔方郡,令蘇建發10萬人修築朔方城(今內蒙古杭錦旗北),並修繕了秦蒙恬所築長城及障塞。還從內地移民10萬至朔方,充實邊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