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

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

 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的前身為河南中醫學院中藥系,始建於1959年,是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興辦最早的兩個中藥系之一。2001年易名為藥學系。2002年5月,學院根據專業發展和學科建設需求,更名為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中藥學專業為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博士單位建設授權學科
中藥學、藥學為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中藥化學、臨床中藥學為國家中醫藥局重點學科
中藥學、藥物分析學、藥理學為河南省重點學科
中藥學專業為河南省高等學校名牌專業、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藥學、藥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專業為河南省名牌專業
藥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專業為河南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悠久的辦學歷史

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前身為河南中醫學院中藥系,始建於1959年,是我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中興辦較早的兩個中藥系之一。2001年易名為藥學系,2005年更名為藥學院。2009年11月被科技部評為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十周年“優秀單位”,2010年6月被省委組織部評為全省“五好”基層黨組織。五十多年來,藥學院以“立德鑄魂,德術兼備”為育人理念,積極探索藥學人才培養規律,本著厚基礎、精專業、寬口徑、重個性的原則,建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集教學與科研為一體的完整教育體系。嚴謹的教學態度,優秀的教師隊伍,先進的教學設備,濃厚的學習氛圍,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藥學類人才。

突出的專業特色

中藥學專業獲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中藥學、藥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專業為河南省名牌專業;藥物製劑、藥學、製藥工程專業為河南省省級特色專業;中藥化學與臨床中藥學學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藥學科、藥物分析學科、藥理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校級重點學科5個,校級重點學科培育學科2個。中藥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中藥學實驗教學中心為河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藥學》、《中藥化學》、《中藥鑑定學》、《中藥製劑分析》為省級精品課程。設有中藥學、藥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中藥製藥、中藥資源與開發6個本科專業,1箇中藥專升本。有中藥學、藥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生藥學、藥劑學、藥理學、藥事管理8個碩士點。藥學院根據專業科學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要,設有豐富的實習內容和大量的實習就業單位。量身打造一些特色實習“上山採藥”、“藥廠鍛鍊”、“醫院培養”、“科技研發”等項目,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提高社會擇業就業抗風險能力。

雄厚的師資力量

藥學院教學科研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在國內外中醫藥界頗有影響的專家、學者。藥學院現有教職工148人,其中正高19人,副高35人,博士59人,碩士生導師59人,博士生導師3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教師隊伍中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省管優秀專家3人。先後有7人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優秀輔導員”、“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科技創新傑出人才”等榮譽稱號。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8人。河南省中藥產業聯盟的發起者和秘書長單位,是河南省中藥領域領軍力量。

良好的辦學條件

為不斷改善教學條件,每年投入大量資金購入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用於實驗室建設。擁有現代化的製藥實驗室、理化實驗室、製藥工程實驗室和生藥實驗室,並配備了先進的核磁共振儀、紅外、紫外分光光度計、高效液相色譜儀、實時螢光PCR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多功能提取濃縮機組、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儀、噴霧乾燥器、冷凍乾燥機、多功能壓片機、滴丸機等數百種大型高檔精密實驗教學設備。中藥標本館擁有植物、動物、礦物藥材標本和中藥飲片標本5000餘種,其中1000多種的中藥材水浸標本居國內外領先水平。新校區在建的十餘萬平方米的實驗大樓不久即將投入使用。

強勁的科研實力

藥學院近年來重視平台與團隊建設,以穩定的研究方向顯示出強勁的科研實力,建立有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中藥質量分析三級實驗室、中藥藥理三級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河南省中藥資源與中藥化學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中藥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中藥質量控制與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中藥材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中藥質量控制與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藥效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中藥學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藥效評價開放實驗室),2個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河南省中藥藥效研究創新型科技團隊、河南省道地藥材研究與開發創新型科技團隊),1個高校及鄭州市科技創新團隊(中藥材種植與開發創新型科技團隊)。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十五”國家科技攻關、省部聯動“十五”攻關、省傑出青年人才基金等有影響項目近20餘項。現承擔有“863”項目,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重大公益項目,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撐計畫項目,省重大科技攻關計畫,省傑出青年基金,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基金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先後有10餘項新藥、新產品進入產業化生產,產生較好效益;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壹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貳等獎10餘項。

學院領導

張五洲

男,漢族,河南鞏義人,1954年11月出生,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1月參加工作。現任藥學院黨總支書記、副教授。1978年3月-1982年12月在河南中醫學院中醫系中醫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1983年1月留校,1983年1月-1984年6月任中醫系科員,1984年6月-1989年2月任秘書,1989年2月-1993年12月任師資科科長,1994年元月-1995年12月任人事處人才中心副主任,1996年元月-1999年4月任人事處副處長、人才中心副主任,1999年5月-2002年3月任組織部副部長、人事處副處長、人才中心副主任;2002年4月-2008年11月任人才中心主任、兼組織部副部長、人事處副處長。2008年12月至今,任藥學院黨總支書記。

馮衛生

男,1960年9月15日生,中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院長、河南省重點學科—中藥學學科帶頭人、河南省中藥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管優秀專家、政協河南省委員會常委;兼任中國藥學會理事、中藥與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化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藥學會常務理事、中藥與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馮衛生院長主要從事中藥及複方的藥效物質基礎研究。自1982年從河南中醫學院中藥系大學畢業以來,一直從事中藥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88年8月-1990年3月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藥物所學習。1990年9月—1993年4月日本岡山大學藥學部留學。長期致力於河南省伏牛山區產中藥的活性成分研究。先後完成了連翹、冬凌草、翻白草、石膽草、卷柏、松針、淺裂鱗毛蕨、哥蘭葉、構樹葉、牛耳草等多種中草藥中化學成分的系統研究,研究成果對闡明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做出了積極貢獻。主持十五國家科技攻關、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及省級科研項目6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四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Phytochemistry]、[Chem. Pharm. Bull.]、[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Chinese Chemical Letter]、[藥學學報]、[中草藥]、[中國藥學雜誌] 等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160餘篇,其中SCI、EI、MEDLINE收錄41篇。主編及參編著作、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獲得新藥證書3項。

謝新年

男,漢族,河南扶溝人,1954年2月出生,1984年12月加入共產黨。1970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工會主席、副教授。1970年12月-1973年9月在河南鶴壁市郊區下鄉知青,1973年9月-1976年7月在河南中醫學院中藥系中藥專業學習,1976年7月-1985年4月在河南中醫學院中藥系鑑定教研室任教,1985年4月-1988年4月在中藥系辦公室任副主任,1988年4月-1993年4月任中藥系辦公室主任,1993年4月-1996年4月任中藥系副主任,1996年4月-1999年4月任中藥系副主任、系黨總支委員,1999年8月-2001年1月到駐馬店泌陽縣參加河南省扶貧工作, 2002年3月-2008年11月任藥學院副院長。2008年12至今,任藥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副院長。河南省藥學會藥事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陳隨清

男,漢族,河南濮陽人,1965年2月出生,198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9月-1987年7月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藥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87年9月-1990年7月貴陽中醫學院中藥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90年7月至2002年5月在河南中醫學院中藥資源鑑定教研室工作,先後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0年7月-2003年7月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專業學習,獲博士學位。2003年晉升教授。2002年5月-2006年3月,任河南中醫學院藥學院副院長,2006年4月至今任藥學院副院長、黨總支委員。碩士研究生導師。河南省藥學會理事,河南省藥學會中藥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植物學會理事,全國高等中藥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商品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鑑定分會委員,中國《中藥鑑定學》教學研究會委員,21世紀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藥鑑定學》的副主編,全國普通高等教育中藥類精編教材《中藥鑑定學》副主編,“十一五”中醫藥規劃教材《中藥鑑定學》編委,“十一五”、“十二五”醫藥規劃教材《生藥學》編委,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研究生“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教材《中藥鑑定學專論》編委,《中國現代中藥》雜誌編委。
現主持國家自然基金1項: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生物合成機制研究(2012-2015);“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創新藥物研究開發 —候選藥物研究1項:新藥胃疼寧膠囊的研究 (2012-2015);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計畫1項:山橿活性成分研究(2011-2014);河南省科技成果轉化計畫項目1項:山茱萸規範化種植基地及產業化研究(2011-2013);參與“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華中區域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及大宗中藥材綜合開發利用技術研究”項目1項(2011-2015):地黃規範化種植基地最佳化升級及系列產品綜合開發研究。在專業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參編教材專著10餘部,主持的項目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在專業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參編專著8部。科研課題獲獎4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廳局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1999年5月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2001年9月被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2003年1月被評為河南中醫學院第三批骨幹教師優秀教師。

機構設定

部門職務姓名部門職務姓名部門職務姓名部門職務姓名
總支行政
辦公室
主任王保奇教學科研
辦公室
主任盧萍學生工作
辦公室
主任楊文勝實驗中心主任劉雅敏
副主任朱琳琳副主任李曉坤副主任崔璨副主任李玉賢
副主任紀寶玉副主任朱鑫 副主任 李民
分團委書記趙海陽副主任王一碩 副主任 李雪菊

藥學院黨總支

在學院黨委的直接領導下,藥學院黨總支與行政班子成員密切配合,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全體師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育人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教書育人,充分發揮師生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積極開展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為促進學校的各項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
藥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奮進的戰鬥集體,成員總計5人,平均年齡53歲,教授3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博士生導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總支書記張五洲同志自2008年12月上任以來政治立場堅定,作風正派,有較高的理論水平,熟悉黨務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駕馭全局能力強。領導班子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法規,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班子成員經常召開民主生活會進行溝通交流,獻計獻策,提出了許多有利於藥學院創新發展的好思路;在工作中協調大局,開拓進取,結合藥學院實際、利用中藥優勢為藥學院的發展做出貢獻。
黨政班子高度重視基層黨支部建設,藥學院現有9個教工黨支部,8個學生黨支部,三百多名黨員。以“教書育人”和“創先爭優”工作為載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黨支部為單位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學院“三育人”工作條例和創先爭優檔案,常抓不懈;以育人為核心,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的思想,狠抓教學質量,多次舉行教學大獎賽,積極推選優秀教師參加學院舉辦的教學大講賽活動,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了更好的開展教書育人和創先爭優活動,我們還以思想政治工作進宿舍為平台,為學生解決思想、工作、就業中的各種問題,得到學生的好評。廣大教師特別是黨員教師積極帶頭深入宿舍,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學生很好的評價。使教書育人和創先爭優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每年在三育人和創先爭優活動中都湧現出一大批教書育人的優秀教師。2009年以來,藥學院受國家、省、市、學校表彰的先進集體10餘個,優秀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文明教師、三育人先進個人、科技巾幗標兵、師德先進個人、模範教師等90餘人次。
二、有一支好的黨員、幹部隊伍
2009年以來,藥學院黨總支在校黨委的領導下,緊緊抓住深入開展“講正氣,樹新風”主題教育、“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活動,有針對性地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十七大精神及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風教育、形勢教育、國情和院情教育。在學生黨員中開展了“我為黨旗添光彩”演講活動,並在學院的演講賽中獲得了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的好成績。召開了“重溫入黨詩詞 發揮黨員作用” 加強學風動員會,開展了“三個一”(即幫助一個特殊的同學、做好一項工作、帶好一個集體)活動,舉行了“我是黨員,向我看齊,對我監督”的簽字儀式等等。利用不同形式對學生黨員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通過學習,使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進一步形成了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了黨員幹部的大局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和為師生員工、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學校黨委的部署上來,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政治保障。
三、有一套好的黨建工作制度
藥學院黨總支認真貫徹中紀委、省紀委關於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認真落實校黨委、校紀委的工作部署,制定落實班子廉潔自律計畫和措施,組織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組織黨員觀看了警示教育錄像片。把黨風廉政建設與日常教學、科研工作相結合,並融入到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行風建設工作中,通過黨性教育和創建活動,提高了黨員的思想覺悟和認識水平,提高了黨員幹部拒腐防變的能力。
黨總支堅持重大問題集體討論,在一些決定性的問題上,徵求民眾意見,尤其是學科帶頭人、負責人意見,在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班子成員再集中統一,保證意見一致,思想統一。堅持黨政聯席會議例會制度。周一班子成員例會,溝通工作,統一思想,重大問題集體研究決定。周二學科帶頭人、負責人支部書記例會,了解情況,布置工作;通過例會,保證班子成員思想見面,互相溝通,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的思想統一和溝通。規範班子成員的言行,堅持黨的紀律,以班子建設為突破口,狠抓精神文明健設,促進整體工作的協調開展。
根據學院要求,2009年11月份,藥學院黨總支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認真的進行換屆選舉工作,全體教工黨員及學生黨員選舉產生了藥學院新一屆總支委員。為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增強生機活力,促進和諧,充分發揮教工支部服務教師、凝聚人心的作用,對部分教工黨員進行了內部調整,學生黨支部由原來的5個調整為8個。 黨總支歷年來十分重視黨員的發展工作,以提高素質為重點,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務黨員的長效機制,激發黨員增強光榮感和責任感,保持先進性內在動力,注重質量,最佳化結構,改進發展黨員工作,加強思想上入黨和從教工及大學生中發展黨員。2009年,藥學院共發展黨員168名,預備黨員如期轉正117名。
四、有一個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一)積極指導工會、共青團工作
1、關心教職工和學生生活
滿腔熱情地關心教職工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積極了解、反映民眾的疾苦、意見和要求,促使難點、熱點問題的解決。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五一節、教師節、國慶節都給老師發放慰問品,給考上大學的教師子女送上紀念品,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給全體教師改善辦公條件。關心愛護教職工,關心女職工,重視女職工工作;教師家有困難,及時探望、關心、補助,積極幫助困難職工,體現黨和組織的溫暖。
2、積極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年寒暑期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團總支都認真的進行動員、組織,近年來,由於組織得力,老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藥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取得較好的成績,榮獲市、院級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團總支。
3、積極開展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活動
為了提高大學生動手操作和科技創新的能力,團總支在學院團委的領導下,在藥學院黨總支的指導下,在班子成員和教師的大力支持下,大學生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活動取得了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二等獎和鼓勵獎項,不但填補了學院學生科技的空白,為學院爭得了榮譽,也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科技創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還為本科教學評估增加了支撐材料。
(二)積極做好學生工作 由於高校擴大招生,藥學院學生人數也由2005年900多增加到現在的2400多,學生人數急劇增多,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是當前高校的重要任務。為實現這一目標任務,總支一方面加強學生工作隊伍的建設,另一方面,建立學生社團,開展多種形式、積極向上、有利於學生健康發展的活動,為藥學院大學生培養鍛鍊各種素質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同時,藥學院黨總支也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教師建立了聯繫學生宿舍制度,進學生宿舍為學生排憂解難,同時還選拔一批又一批的高年級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聯繫低年級的學生宿舍解決思想、生活、工作、考研等方面的問題。教師聯繫宿舍和學導工作都得到了學生的好評。但對於一些特殊的學生,如困難學生、心理有障礙、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藥學院黨政班子成員和輔導員進行經濟上的資助,組織全體師生募捐、指導、心理治療。幫助學習差的學生查找原因,針對原因找出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
五、有一條符合本院實際的改革與發展的好路子
藥學院黨總支認真貫徹《高等教育法》,堅持把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院的根本任務,不斷深化藥學院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精幹高效的工作機構和運行機制,有效地調動廣大幹部和教職工的積極性,推動教學、科研、管理、後勤服務等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009年11月藥學院被科技部評為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十周年優秀單位,院長馮衛生教授被評為基地建設先進個人;楊雲教授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中藥化學與臨床中藥學學科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河南省中藥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省科技廳直接認定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了我校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零的突破;中藥質量控制與評價中心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藥材種植與開發科技創新團隊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及鄭州市科技創新團隊;中藥學教學團隊被評為2009年河南省省級教學團隊;中藥學被評為第四批河南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評為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藥物製劑專業被評為河南省省級特色專業,《中藥鑑定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今年年初,我校與河南宛西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銳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七家單位發起組建“河南省中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校長鄭玉玲教授作為聯盟理事長主抓全面工作,我院馮衛生院長為秘書處秘書長。聯盟成立後將瞄準中藥產業領域國際先進水平,組織中藥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攻關,開展中藥產業戰略研究,促進技術集成創新,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產業核心技術標準,共同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加速河南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中藥產品結構最佳化升級,打造“豫藥”品牌,拓寬河南中藥出口貿易通道,提高現代中藥科技產業對河南經濟的貢獻率。
藥學院黨總支雖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新時期黨建工作和學校黨委、廣大黨員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和班子建設,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尋求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努力做好我院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加強對工會的領導工作,支持他們獨立自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面對新的世情、國情、黨情和院情,未來一個時期將是我院改革發展進程中充滿挑戰和機遇,勇創新業績,實現新跨越的重要階段。新的形勢和任務將對我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我們展現更加廣闊的發展舞台。讓我們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飽滿的熱情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紮實工作,開拓進取,把藥學院黨總支建成紀律嚴明、作風優良、服務優質、管理科學、廉潔高效、黨員滿意的黨總支,為建設國內一流藥學院奉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