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河北雄安新區2018年—2035年總體發展規劃,是指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2018年12月,經黨中央、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正式批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基本信息

編制背景

雄安新區雄安新區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歷史性戰略決策,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總設計師,在每個關鍵節點都發表重要講話,指明方向,引路領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中央有關部委和京津兩市以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委、省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雄安新區和省直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密切協作,不斷完善雄安新區規劃體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構建對外交通網路,紮實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穩妥做好科學管控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

編制歷史

2018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並發表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雄安新區規劃並提出明確要求。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直接領導推動新區規劃編制工作。按照黨中央要求,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
2018年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全文公布。
2018年12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正式批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政策全文

國務院關於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批覆
河北省人民政府、國家發展改革委:
你們《關於呈報〈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的請示》收悉。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總體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切實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這個初心,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對於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創造“雄安質量”、建設“廉潔雄安”、打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具有重要意義。
二、緊扣雄安新區戰略定位。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動雄安新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形成河北兩翼,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按照分階段建設目標,有序推進雄安新區開發建設,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
三、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要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供優質公共服務,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積極主動對接疏解需求,科學規劃功能布局,重點承接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事業單位等非首都功能,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有序流動,增強雄安新區內生髮展動力。
四、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要堅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約束條件,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控城鎮規模和城鎮開發邊界,實現多規合一,將雄安新區藍綠空間占比穩定在70%,遠景開發強度控制在30%。將淀水林田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形成“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空間結構。實施全域分區空間管控,通過格線化、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強化對各類開發與保護活動的空間引導和落地管控,構建規模適度、空間有序、用地節約集約的發展新格局。
五、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開展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建設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典範城市。強化白洋淀生態整體修復和環境系統治理,建立多水源補水機制,逐步恢復淀區面積,有效治理農村面源污染,確保淀區水質達標,逐步恢復“華北之腎”功能,遠景規劃建設白洋淀國家公園。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塑造高品質城區生態環境,保障區域生態安全。推動區域環境協同治理,根本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嚴守土壤環境安全底線,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雄安。
六、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要堅持城鄉統籌、均衡發展、宜居宜業,形成“一主、五輔、多節點”的城鄉空間布局。集中建設起步區,率先開發啟動區,集約發展外圍組團,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序引導人口、產業合理分布,分類打造特色小城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七、塑造新區風貌特色。要強化分區引導,打造藍綠交織、清新明亮、疏密有度、城淀相映的總體景觀風貌。加強城市設計,形成中華風範、淀泊風光、創新風尚的城市風貌。堅持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強化規劃引導和控制,細緻嚴謹做好單體建築設計,塑造體現中華傳統經典建築元素、彰顯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築風貌,原則上不建高樓大廈,不能到處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牆。合理保護和利用雄安新區歷史文化遺產。
八、打造宜居宜業環境。要引入優質公共服務資源,高標準配套建設公共服務設施,推進共建共享,構建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路,提升雄安新區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先發展現代教育,高標準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構建完善的全民健身設施網路,提供多層次公共就業服務,創新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嚴禁大規模商業房地產開發。
九、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要按照網路化布局、智慧型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的要求,加快建立連線雄安新區與京津及周邊其他城市、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之間的軌道和公路交通網路。完善雄安新區與外部連通的高速公路、幹線公路網。堅持公交優先,綜合布局各類城市交通設施,實現多種交通方式順暢換乘和無縫銜接,打造便捷、安全、綠色、智慧型的交通系統。
十、建設綠色低碳之城。要堅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推廣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海綿城市,構建集約高效可靠的供排水系統。最佳化能源結構,建設綠色電力供應系統和清潔環保的供熱系統,推進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嚴格控制碳排放。提高綠色建築、節能相關標準,全面推動綠色建築設計、施工和運行。構建先進的垃圾處理系統,全面推行垃圾分類,促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合理布局地下基礎設施網路,有序利用地下空間。
十一、建設國際一流的創新型城市。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起點布局高端高新產業,改革創新人才發展機制,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要素,最佳化雄安新區創新創業生態,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平台和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引進和培育創新型企業,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促進軍民融合創新,主動融入全球創新。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及綜合運用,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十二、創建數字智慧型之城。要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適度超前布局智慧型基礎設施,建設寬頻、融合、安全、泛在的通信網路和智慧型多源感知體系,打造智慧型城市信息管理中樞。全方位、全流程保障智慧型基礎設施、智慧型中樞和套用安全,構建城市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城市智慧型運行模式和智慧型治理體系,健全城市智慧型民生服務系統,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智慧型城市。
十三、確保城市安全運行。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城市安全運行、災害預防、公共安全、綜合應急等體系建設為重點,構建城市安全和應急防災體系,提升綜合防災水平,建設安全雄安。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科學確定雄安新區防洪、抗震、消防等安全標準,高標準設防、高質量建設。實現電力、燃氣、熱力等清潔能源穩定安全供應,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十四、加強規劃組織實施。《總體規劃》是雄安新區發展、建設、管理的基本依據,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大歷史觀,一茬接著一茬乾,全力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確保一張藍圖乾到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指導下,河北省委和省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建立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逐步建立涵蓋規劃、建設、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的雄安標準體系,創造“雄安質量”;《總體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按規定程式報批。國家發展改革委、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綜合協調,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的指導、監督和檢查,重大事項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以及北京市、天津市等各地區,要積極主動對接和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形成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國務院
2018年12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內容解讀

批覆指出,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原則同意《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總體規劃是雄安新區發展、建設、管理的基本依據,必須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
批覆指出,總體規劃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這個初心,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對於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創造“雄安質量”、建設“廉潔雄安”、打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引擎具有重要意義。
批覆對緊扣雄安新區戰略定位、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最佳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塑造新區風貌特色、打造宜居宜業環境、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綠色低碳之城、建設國際一流的創新型城市、創建數字智慧型之城、確保城市安全運行等提出指導性意見。
批覆指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指導下,河北省委和省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各項工作;建立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逐步建立涵蓋規劃、建設、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的雄安標準體系,創造“雄安質量”;總體規劃實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按規定程式報批。國家發展改革委、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做好綜合協調,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的指導、監督和檢查,重大事項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以及北京市、天津市等各地區,要積極主動對接和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形成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貫徹落實

2018年12月27日下午,河北省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中央批覆精神和《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2018-2035年)》,提高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把握基本要求,強化責任擔當,舉全省之力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向縱深發展,確保重大國家戰略在河北落地見效。
要以中央批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為新的起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批覆要求,充分認識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大政治意義、戰略意義和時代意義,自覺踐行“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力以赴推進重大國家戰略和國家大事順利實施。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和把握雄安新區規劃體系,全面理解雄安新區規劃綱要、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與各類專項規劃的豐富內涵,按照中央要求,切實把雄安新區各項規劃貫徹落實好,把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歷史耐心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確保雄安新區各項重點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會議強調,中央批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標誌著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發展建設的新階段。要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向縱深發展。
一要著力完善雄安新區規劃體系,把每一寸土地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
二要積極出台配套政策,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提供有力政策支撐。
三要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四要紮實穩妥推進征遷工作,切實保障民眾正常生產生活。
五要加大交通、綠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力度,切實治理和保護白洋淀生態環境。
六要加強科學管控,確保民眾正常生產生活,不斷增強民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會議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進一步強化省委省政府主體責任、分管領導同志直接責任和有關部門職能責任,堅持屬地負責原則和目標責任制,不斷完善組織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為雄安新區全面發展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要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堅決查處違法違紀行為,以嚴明紀律打造廉潔雄安。
要強化宣傳引導,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營造良好的政治氛圍、輿論氛圍和社會氛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