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彩蛋

沙皇彩蛋

沙皇彩蛋是由一個名叫法貝熱的俄國金匠為沙皇創作的彩蛋。法貝熱沙皇復活節彩蛋一共有50枚,現在只有10枚仍收藏在克里姆林宮,有8枚不知所終。

歷史

馬車模型陪趁的一枚加冕彩蛋馬車模型陪趁的一枚加冕彩蛋

彼得·卡爾·法貝熱1846年出生在聖彼得堡,他的父親古斯塔夫·法貝熱在那裡兢兢業業地經營著一間小小的銀器和珠寶作坊,從未想到自己的小店有朝一日會變成俄國首屈一指的珠寶行,被俄國和歐洲各國皇族所追捧。卡爾·法貝熱在接手父親的珠寶店之前做足了準備,他先在德國德勒斯登一家商業學校學習了幾年,之後又到歐洲各國遊歷。到1872年他接下家族那爿小小的珠寶作坊時,已經有了豐富的商業知識和非凡的藝術眼光,準備大幹一場了。那時,法貝熱家的珠寶店和別家並無太大不同,大家都一樣做著聖彼得堡上流社會的生意。年輕的法貝熱經過思考後認為,只有獨樹一幟才能讓法貝熱珠寶揚名於世。當時俄國權貴們在珠寶首飾方面的品味著實令人不敢恭維,在他們眼中,珠寶價值主要還是取決於尺寸和重量,個頭越大,分量越重,就越能吸引艷羨的目光。就在這種華而不實、競相擺闊的風氣中,法貝熱和弟弟一道,發動了一場小小的革命——當然不是政治革命,而是藝術口味的革命。為了與其他珠寶商區別開來,法貝熱將重點由珠寶的克拉數轉移到對藝術創造性和工藝水平的追求上。
他一改過去珠寶店一味堆砌名貴材料的做法,大膽使用陶瓷、玻璃、鋼鐵、木材、小粒珍珠等材料。法貝熱最注重的是設計,他的作品體現出歌德、文藝復興巴羅克、新藝術等多種風格,有的作品甚至有強烈的現代感,預見了20世紀的簡單幾何線條和簡約風格。當他的對手們還守著傳統的白色、淡藍色及粉紅色等顏料不變的時候,法貝熱卻銳意創新,起用了黃、紫紅、橙紅和各種各樣的綠色——總共有超過140種全新的顏色。法貝熱還將到年末尚未售出的所有產品全都毀掉,這是法貝熱最偉大的一點,他從不重複自我。

亞歷山大三世時期

1895年,尼古拉斯二世送給他妻子的一枚玫瑰彩蛋1895年,尼古拉斯二世送給他妻子的一枚玫瑰彩蛋

而懂得巧妙地推銷自己也正是法貝熱所擅長的。雖然他原本只是一個珠寶和金器工匠,他卻懂得抓住每一個機會。在得到沙皇賞識之前,他努力爭取到皇帝藝苑工作,在那裡見識了皇室歷代傳下來的各種奇珍異寶,同時做一些修補和估價工作。這段經歷使他贏得了同行的承認和讚許,並於1882年獲邀參加泛俄展覽會。法貝熱竭盡所能,做了一批精美的珠寶參展,他得到了豐富的回報——一枚金質獎章,多家報紙對他進行了報導;更重要的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他的妻子瑪利亞·費奧多羅芙娜皇后也來參觀了展覽,並被別致的法貝熱展品所吸引。1886年,法貝熱得到一個珠寶匠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獎賞:被封為“皇家御用珠寶師”。1885年,他接到了那個著名的訂單:沙皇命令他為皇后做一枚復活節彩蛋

1885年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登基20周年,在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復活節里,亞歷山大三世想給心愛的妻子——皇后瑪利亞·費奧多羅芙娜準備一份特別的節日禮物。亞歷山大三世召來一名年輕的珠寶設計師,他就是法貝熱。法貝熱被沙皇相中是因為這位年輕人的作品曾經吸引過瑪利亞的眼光。在復活節當天早上,法貝熱向亞歷山大三世呈上一隻外表看上去簡單無奇的復活蛋。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白色琺瑯外層的蛋殼裡面竟然有黃金做的雞蛋,雞蛋裡面是一隻小巧的金母雞,金母雞肚子裡還有一頂以鑽石鑲成的迷你后冠和一個以紅寶石做成的微型雞蛋。
一隻小小的復活節彩蛋里隱藏的數層“機關”給皇后帶來了無比的驚喜,瑪利亞對法貝熱的禮物愛不釋手。揮酒千金為博紅顏一笑的亞歷山大三世,馬上下諭令要求法貝熱以後每年設計一隻復活節彩蛋呈貢,並要求每隻彩蛋必須是獨一無二,而且必須讓皇后歡喜不已。精湛工藝再加上與生俱來的藝術原創素質,令法貝熱從紙醉金迷的宮廷生活中借來創造靈感,年復一年地勝任挑戰,為俄國兩朝沙皇與皇后設計了50隻獨具匠心的復活節彩蛋藝術精品。法貝熱自此成為沙俄宮廷的御用藝術家,他把半生的精力服務於沙皇。為了創作獨一無二的彩蛋。
法貝熱對創作計畫守口如瓶,即使是沙皇也不預先向其透露一絲口風。每次沙皇詢問其進展如何的時候,“尊敬的陛下肯定會滿意的”是法貝熱唯一的答覆。每隻彩蛋幾乎要花費法貝熱一年的時間,他躲在朝廷為其特設的工作室里冥思苦想地設計彩蛋的造型與主題,然後小心翼翼地以雕刻刀把構想變成貢品。當一隻彩蛋完成後,由法貝熱親自把“作業”帶進宮裡,呈獻給沙皇。輔助法貝熱工作的其餘藝術家們則緊張地守候在工作室里,等待法貝熱帶著滿意的微笑和豐盛的賞品回來後,他們才安心地舒一口氣。

尼古拉二世時期

1911年,尼古拉斯二世送給他妻子的一枚紀念彩蛋1911年,尼古拉斯二世送給他妻子的一枚紀念彩蛋

1894年10月,亞歷山大三世的健康突然急劇惡化,猝死於生命最旺盛的時期。他的兒子尼古拉二世不情願地繼承了王位。從來未經訓練的尼古拉二世繼位後對治國之術毫不通曉,卻不得不去管理一個占全世界八分之一人口、疆域廣闊的泱泱大國。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不出任何差錯,尼古拉二世決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原封不動照搬父親在位時的所有政策與措施,甚至包括每年復活節讓法貝熱設計一隻獨一無二的彩蛋的傳統。
於是,始於亞歷山大三世的製作沙皇復活節彩蛋的傳統就因這糊塗的沙皇而得以延續下來。剛繼位時,尼古拉二世命令法貝熱繼續為母親製作彩蛋,隨後又下了第二道命令,也要求法貝熱為其新迎娶的皇后亞歷山德拉·法朵羅弗娜每年設計一隻彩蛋,如同父親送給母親一樣。

公開展出

構思精巧、做工華麗的法貝熱彩蛋將珠寶藝術提升到了文藝復興以來裝飾藝術的最高水平。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沙皇彩蛋首次公開展出,讓評審大吃一驚,法貝熱的盛名由此遠播整個歐洲。法貝熱成了時髦和高貴的同義詞,擁有一件法貝熱產品不單是為欣賞,更是一種地位的象徵。貴族們互相攀比,幾乎每一件私人的物品都必須經過法貝熱之手,才能稱為珍品。每當沙皇和皇后出訪或在俄國四處巡遊時,總是隨身帶著裝滿了法貝熱珠寶的箱子,以備在適當的時候送給別人做禮物。到1896年尼古拉二世繼位的時候,俄國沙皇大部分禮物都出自法貝熱之手。

遺失海外

1918年羅曼諾夫王朝覆滅後,法貝熱的家產被充公,部分還遭到洗劫。法貝熱和他的家人登上最後一輛前往里加的外交列車離開了俄國,但他們誰也沒想到,他們再也沒能回到自己深愛的故鄉。
革命後不久,羅曼諾夫王朝的財產被新政府沒收。以前屬於皇室的金、銀、珠寶和畫像,包括大部分復活節彩蛋被一一記錄在冊,打包後被運到克里姆林軍工廠。有一些彩蛋在皇宮遭到洗劫時流失了。當時唯一沒被發現的彩蛋是聖喬治勳爵彩蛋,這也是法貝熱製作的最後一枚彩蛋。皇太后是1916年在聖彼得堡的克里米亞收到這份禮物的,她再也沒有回到聖彼得堡,而當英國的巡洋艦打到那裡時,瑪利亞才撤退。她隨身帶著這枚彩蛋和其他一些貴重物品,乘坐英國的戰船馬爾波羅號從雅爾達逃亡到大不列顛帝國。聖喬治勳爵彩蛋也成為她最珍視的彩蛋。
列寧的命令下,全部的珠寶和彩蛋被送往莫斯科。在克里姆林軍工廠黑暗的儲藏室的通道里,一些珍寶遺失了,現在沒有人知道它們在哪裡。在那裡,裝有彩蛋的柳條箱仍然保存完好,甚至沒有開封,克里姆林的軍隊守衛著它們。
但當史達林上台後,列寧對俄國文化遺產保護所做的努力卻被打消了。為了換得西方經濟支持他的新政權,斯大斯用這些珍貴的俄國皇室遺物去交換。1927年,這些珠寶在其他地方被重新發現。對於新政權來說,他們認為用這些珠寶去換得經濟支持是最自然不過的。於是這些珍寶被取了出來,進行估價,最後賣給西方。
由於和腐朽的羅曼諾夫王朝有著如此密切的關係,一開始,法貝熱彩蛋的價值一直被低估。在他逃亡前,法貝熱的兒子阿格松被革命黨人抓了起來,然後又被暫時釋放,幫助新政權評估沒收來的皇室珠寶和寶石的價值。但阿格松隨後又被關了起來,因為他們發現很難按照他說的價錢把這些珠寶賣出去。
莫斯科克里姆林軍工廠的負責人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藝術品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甚至冒著被處決的危險。但在1930年至1933年之間,還是有14隻沙皇復活節彩蛋被賣出並被運出俄國。第一件出賣的物品是被派到巴黎和倫敦的大使帶出去的。那個成功得到大多數法貝熱復活節彩蛋的人叫阿曼德·漢墨,他在美國非常有名。他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西方石油公司的總裁,而且是列寧的私人朋友,他父親是美國共產黨的創建人。意識到這些文化瑰寶的湮沒,阿曼德·漢墨這位傑出的企業家和社會慈善人士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帶了10枚彩蛋去美國。漢墨創辦起企業,並努力推廣這些彩蛋。但在那個經濟低迷的年代,即使是最強大的美國金融家也遭遇了很大的危機。一名漢墨的朋友曾不無譏諷地說:“無疑,這些法貝熱彩蛋是非常美麗的,但那可以吃嗎?”
1931年,漢墨帶著數千件法貝熱藝術品來到紐約,為俄國新政權出售這些珍品。但那時,大家都沒有錢,經濟大蕭條,沒有人對這些藝術品感興趣。直到漢墨突然想到把這些珍寶寄放在百貨商場裡銷售。他帶著它們穿過整個北美,從東海岸到西海岸,經過每個大城市時都會找到當地的大商場,向它們的經理吹捧這些藝術品,說他怎樣發現了這些珍寶,並保證它們一定會受到人們追捧的。
在美國,早期有5位主要的法貝熱作品收藏者。儘管,一開始在拍賣行,每枚法貝熱彩蛋只能賣到400或500美元,但幾十年過去了,這些彩蛋已被視為最寶貴的藝術珍品之一。現在,每枚彩蛋的價格都在數百萬美元之上。
在羅曼諾夫王朝的宮殿里,曾有過數千件法貝熱的藝術珍品。如今,這些珍品大部分都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手裡或博物館裡。

製作

沙皇彩蛋是集體合作的成果:首先經過前期詳盡的策劃,完成草圖和模型;然後由金匠、銀器匠、上釉工匠、珠寶工匠、玉石工匠和石工等人進行討論、綜合,各出奇謀,接著才分配到法貝熱屬下的工廠進行加工。

尺寸

法貝熱設計的彩蛋的尺寸大多在7.5~15厘米高(不過也有例外,如以跨西伯利亞鐵路為主題的彩蛋和月桂樹彩蛋就要高得多,分別為25厘米和27.5厘米)。

材料

無論主題如何標新立異,所有彩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以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堆嵌而成,製作“材料”包括有黃金、白銀、鉑金、翡翠、青金石、象牙、鑽石、紅寶石和珍珠等不可盡辨。

部分彩蛋

第一隻彩蛋:小母雞彩蛋1885年
第一隻彩蛋是為了紀念亞歷山大三世與丹麥公主瑪利亞結婚二十周年應運而生的。為了討好皇后的歡心,法貝熱憑藉自己以前遊歷歐洲參觀丹麥皇室藝術時的印象,在丹麥式的復活節彩蛋模樣基礎上稍作變化和加入新的元素便製成了俄化丹麥彩蛋。這種逢源心態是出自法貝熱自己的想法,還是來自亞歷山大三世的暗示,今天不得而知。但無庸置疑的是,這件禮物深深地打動了皇后瑪利亞的思鄉之情。

令人扼腕的是,這隻具有珍貴的歷史與藝術價值的彩蛋,如今卻是“剝皮的香蕉只剩殼”,只剩下白色釉面的蛋殼和第一層裡面的金母雞,而最後那兩重驚喜,母雞肚子裡藏著的紅寶石后冠和小雞蛋在上世紀20年代革命動盪時期因為被倒賣而失存。

丹麥王宮彩蛋1890年
這隻彩蛋也是法貝熱為迎合皇后瑪利亞的思鄉之情而作的,彩蛋裡面有十幅帶繪畫的屏風,屏風上描繪著丹麥皇室的各種風情畫。生於丹麥長於丹麥的瑪利亞在遠嫁的異鄉,從中看到自己還是丹麥公主少女時代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環境,勾起了她童年時代的許多美好回憶。這份復活節禮物對皇后來說就別提多稱心了!

文藝復興彩蛋1894年
這是亞歷山大三世生前送給瑪利亞的最後一隻彩蛋。這隻彩蛋的創作原型來源於18世紀羅伊(LeRoy)設計的一隻首飾盒(現珍藏於德國德勒斯登博物館)。遺憾的是,彩蛋中隱藏的驚喜玄機已不得而知。

重見天日

重見天日重見天日

這顆彩蛋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於1887年贈予他妻子瑪莉亞·費德羅夫娜的禮物,其外形與1902年在聖彼得堡展出時的彩蛋相似。彩蛋的外殼由金絲纏繞寶石覆蓋,裝飾著鑽石緞帶,以及玫瑰、葉子和三塊大藍寶石。彩蛋內部鑲嵌著瑞士江詩丹頓康斯坦丁的鐘表匠打造的純金表。
這顆法貝熱彩蛋於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時落入布爾什維克手中,最後記錄在案是在1922年的蘇維埃存貨清單上。藝術收藏家們普遍認為彩蛋就是在那時遺失的。直到2011年8月初,美國收藏家在60年代索富比拍賣會的目錄上找到了一顆狀似的彩蛋,描述和皇家彩蛋差不多。當時的售價是2450美元。

法貝熱的研究專家說:“這是太喜出望外的發現了。這就是遺失的幾個皇家彩蛋之一,更讓人意外的是藏寶人並不知道這顆彩蛋的來歷和意義,我敢說它值至少2000萬英鎊。在英國應該還有不少散落的法貝熱彩蛋。當時"法貝熱設計"興起的時候很多英國收藏者都收集了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