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格德爾的故事

是以內蒙古東部地區著名的“巴達爾欽”(行腳僧)、民間即興詩人沙格德爾(1869~1930)為主人公的許多民間故事的總稱。 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沙格德爾的故事非常典型地表現了舊時代被壓迫者的叛逆精神,堪稱蒙古族文學寶庫中的珍品。 沙格德爾畢竟是一名自發的個人反抗者,他的鬥爭盲目性較大,對舊世界的批判往往抓不住要害,甚至流於調侃耍笑,對宗教也始終存著“興利除弊”的幻想。

蒙古族民間故事。流傳於內蒙古地區。沙格德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蒙古族民間即興詩人,七歲進林東昭廟當喇嘛。二十多年的寺廟生活,使他對當時一些活佛喇嘛的貪婪偽善痛心疾首,並給以揭露和抨擊,因而不容於佛門。三十五歲時憤而出走,成為遠近聞名的遊方僧,口頭創作了大量諷刺譴責詩。《沙格德爾的故事》則是廣大牧民根據他們的親身經歷,結合沙格德爾的真實事跡創作而成。這些故事在草原上不脛而走,並形成龐大的故事組。已整理出版的有《“瘋子”沙格德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