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鎮

沙州鎮

沙州鎮是甘肅省敦煌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處全市中心地段,總面積3萬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近5萬人。

基本信息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沙州鎮

沙州鎮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沙州鎮
基本概況

沙州鎮是甘肅省敦煌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處全市中心地段,總面積3萬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人口近5萬人。現有機關幹部22人,分設四辦兩所(辦公室、計生辦,民政辦,經濟發展辦;財政所、法律服務所),下屬三司一站(服務公司、礦產公司、建築公司;城市衛生管理站),轄11個居民委員會,43個居民小組。

城鎮發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沙州鎮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先幹起來,重在落實的指導思想,緊緊圍繞一個

沙州鎮沙州鎮

目標、狠抓兩條主線、突出六項工作,即建設國際旅遊城這一目標,經濟建設和社區服務兩條主線,基層組織建設、環境衛生、綜合治理、計畫生育、精神文明建設、扶貧幫困六項工作,促進了全鎮各項事業的發展,為國際旅遊城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以社區服務為根本,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支持,大力推進社區建設,共投資1200多萬元,建成了11座高標準的居委會綜合辦公樓;投資1286萬元,建成了現代化衛生填埋式垃圾處理場;2005年沙州鎮財政收入突破569萬元,完成預算數的127%,比2004年增長29萬元,增幅達5.4%。有10個社區居委會被表彰命名為“酒泉市示範社區”,基本形成了管理有序、環境優美、服務完善、文化活躍、治安穩定、風尚良好、人際關係和諧的現代文明社區框架。

沙州鎮標準的小康住宅
主導產業

沙州鎮旅遊業作為敦煌的龍頭產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建成賓館飯店125家,其中,涉外賓館30家,旅遊二、三產業繁榮興旺,商貿繁華,接待遊客突破100萬人次,比2004年增長22%,其中外賓達到7萬人次,比2004年增長25%,旅遊總收入達到3.9億元,比2004年增長16.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720元,比2004年增加300元。

社會事業

沙州鎮鎮區工業快速發展,商貿流通繁榮興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鎮區基礎設施日益配套完善,已形成四通八達、方便快速的鐵路航空公路交通網路。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建成微波光纜、衛星通訊網路,為擴大開發、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有了長足進步,社會治安保持穩定、文明風尚大力弘揚,為敦煌創造了更加寬鬆、優越、方便、完善的內外投資和發展環境。先後榮獲了“全中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全中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中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甘肅省衛生先進單位”、“酒泉市無毒社區”、“酒泉市先進基層黨委”、“酒泉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殊榮。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沙州鎮廣大黨員幹部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樹立正確政績觀,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結果,是黨的先進性在具體工作中的集中表現。

機構設定

沙州鎮沙州鎮人民政府
沙州鎮政府機關實有幹部22人,分設四辦兩所,即:辦公室、計生辦、民政辦、經濟發展辦、財政所、法律服務所,其中行政編16人,事業編6人,副縣級幹部4人,科級幹部5人,大專以上學歷12人,中專以上學歷7人,高中2人,初小1人,平均年齡42歲。下屬一個單位,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站,在職人員共110人,國家幹部3人,收費、清掃保潔工107人。鎮經濟發展辦下屬企業3家(服務公司、礦產公司、沙州鎮建築公司),2000年實現工業產值523萬元,銷售收入440萬元,利潤18.5萬元。2000年完成財政收入412.5萬元,其中上解市財政256萬元。鎮政府轄15個居民委員會,58個居民小組,配備居委會幹部30人,中專2人,高中14人,國中13人,國中1人;最大年齡66歲,最小年齡28歲,平均年齡46歲,月工資240元,15個居委會有5個居委會有辦公用房,10個居委會租借。

發展思路

沙州鎮黨委、政府將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大力實施全民創業工程,加快項目建設,發展特色經濟,提升經濟綜合實力和社會文明程度,努力構建文明、誠信、和諧城鎮建設,力爭創建成全中國環保模範城市和甘肅省社區建設示範城市。

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沙州鎮

沙州鎮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沙州鎮
基本概況

青川縣沙州鎮位於川、甘、陝三省結合部,處在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白龍湖的腹心地帶,是“寶電”青川庫區最大的移民鎮,1992年10月由於建制調整,將原沙州鄉更名為沙州鎮。全鎮幅員面積132平方公里,轄11個村2個居委會,101個合作社,總人口12000餘人。

歷史文化

沙州鎮歷史文化悠久,早在西漢六年(公元前201年)就在此設定白水縣,是青川縣歷史上著名的蜀中三關(陽平關、瞿塘關、白水關)之一的白水關所在地,鎮內交通方便,國道212線穿境而過,沙州鎮鎮政府所在地苟家埡距寶成鐵路70公里,距青川縣城40公里,沙州鎮經甘肅文縣通往九寨溝300公里,不久的將來成為一條“黃金旅遊線”。

城鎮發展

自古以來,沙州就以其三省五縣、南北通衢的地理位置而聞名川北,當歷史的車輪運行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沙州這座古老的小鎮也在改革的春雷中驚醒,抖落歷史的沉疴,邁開矯健的步伐,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時代的浪潮。勤勞的沙州人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斷進取、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農村經濟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沙州鎮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出現可喜局面。

經濟發展

沙州鎮油橄欖
農村經濟持續發展。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努力發展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工作思路。立足本地促發展,因地制宜調結構,項目發展初見成效。重點發展以油橄欖長毛兔蠶桑天麻、水產養殖等五大主導產業。一是在沙州鎮11個村發展油橄欖15000畝,力爭突破20000畝,努力建成白龍湖周邊最大的油橄欖鄉鎮。二是建長毛兔專業村三個,建圈達24000孔,圈記憶體欄達20000隻,建肉兔專業村一個,年內可發展到5000隻;三是沙州鎮已栽植桑樹20萬株,建蠶桑專業村2個,2002年可實現產8噸;四是天麻種植不斷擴大,被縣列為天麻種植基地鎮,建天麻專業村2個,2002年規劃發展60畝,2003年可大見成效;五是在白龍湖周邊村社大力發展以銀魚、網箱養魚為主的水產養殖,沙州鎮已發展網箱養魚100餘戶近300箱,圍欄養魚達50畝。自1998年投放銀魚以來,每年可捕撈銀魚100噸以上。六是林果業發展初具規模。形成了沿白龍湖20公里1000畝的水果帶,沙州鎮有各類水果近20萬株,經濟林30000餘畝、用材林80000餘畝,油桐核桃三木藥材等也具有一定的規模。七是生豬、小家禽、木耳香菇等傳統項目持續發展。

基礎設施

沙州鎮沙州鎮街景一角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交通建設上,沙州鎮人民上下齊心,大辦交通。修通村級公路10條,全長50公里,通訊建設上,已開通行動電話、數字程控電話和無線尋呼,沙州鎮共安裝數字程控電話800多門,其中村通電話占30%,行動電話覆蓋面達90%。能源建設上,鎮內11個村2個居委會架通了高低壓輸電線路,覆蓋面達100%。集鎮建設上,1992年新建了移民新集鎮,經過近5年時間的建設,一個融移民安置、旅遊、商貿為一體的小城鎮已初具規模,機關單位30多個,集鎮居民3000餘人。新建成自由貿易市場400平方米,集鎮配套設施基本完善。在廣播電視建設上,架通了集鎮和4個村的有線電視線路,可接收10套電視節目,安裝戶數達500多戶,沙州鎮電視接收率90%以上。2002年底,集鎮可開通光纖電視,屆時可收看30套電視節目。

發展思路

根據沙州鎮遠景目標規劃,鎮黨委、政府又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抓住西部大開發和移民後期扶持10年機遇,重點發展油橄欖、長毛兔、蠶桑、天麻、水產養殖等五大支柱產業,把沙州建成白龍湖庫區的經濟強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