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侵華史簡編

沙俄侵華史簡編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近代中外關係史的研究以帝國主義侵華史為主要內容。60年代中後期,由於中蘇關係急劇惡化,有關沙俄侵華史的研究便發展起來。吉林師範大學歷史系的《沙俄侵華史簡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是這一時期比較有影響力的著作。

中文名: 沙俄侵華史簡編

作者: 吉林師範大學歷史系編
圖書分類: 人文社科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書號: 11091.26
發行時間: 1976年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簡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近代中外關係史的研究以帝國主義侵華史為主要內容。這一時期出版的較有影響的綜合性著作有胡繩著《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50年版)(1),丁名楠、余繩武、張振雞等人著《帝國主義侵華史》第1卷(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1)。《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抓住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反對中國獨立和反對中國發展資本主義這一主線,論述了鴉片戰爭後80多年間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發展和變化。《帝國主義侵華史》對1840―1895年間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形成等重大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探討。在近年面世的中外關係史通史專著中,我們仍能看到這一著作的影響。
在對各帝國主義國家侵華活動的研究中,50年代著力最多的當是美國侵華史,這多半因為美國是當時與中國最為敵對的國家。其中最有影響的為劉大年的《美國侵華史》(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和卿汝揖的二卷本《美國侵華史》(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3、1956年版)。這兩種著作主要從政治史角度著眼,欽本立的《美國經濟侵華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54年版)則從經濟史角度揭露了美國的侵華活動。
基於同樣的背景,50年代的中蘇關係研究則以宣傳中蘇友好為主旨,出版了曹錫玲的《中蘇外交史》(上海世界知識出版社1951年版)和彭明的《中蘇友誼簡史》(中國青年出版社1955年版)等專著。60年代中後期,由於中蘇關係急劇惡化,有關沙俄侵華史的研究便發展起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集體撰寫的《沙俄侵華史》(共4卷,至1978年出版兩卷,人民出版社1976、1978年版),詳細地敘述了沙俄對中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侵略。此外,比較有影響的著作還有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沙俄侵華史》(上海人民出版讓1975年版)和吉林師範大學歷史系的《沙俄侵華史簡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等。
目錄:
第一章 黑龍江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第二章 沙皇俄國入侵黑龍江流域與《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及十九世紀中葉前沙俄對中國的侵略
第三章 沙皇俄國侵占中國東北的大好山河
第四章 中國西部疆界在巴爾喀什湖
第五章 沙皇俄國割占中國西部的大片領土
第六章 沙俄勾結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第七章 沙俄帝國主義鎮壓義和團反帝運動及其在華的血腥罪行
第八章 沙俄帝國主義獨霸中國東北和日俄戰爭
第九章 沙俄帝國主義在心亥革命前後妄圖把它的疆界擴張到中國的長城腳下
結束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