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

《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

《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作者是胡繩,1978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是我國較早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事近代專題研究的學術專著,產生重大的影響,長期擁有廣泛的讀者。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

書名: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

作者:胡繩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1978.3

頁數:203頁

開本:大32開

簡介

1948年7月由香港生活書店初版。解放後,1952—1978年間,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6次。全書近15萬字,共6章,全面敘述了1840—1924年間帝國主義同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政治關係。第1章論述1840—1864年兩次鴉片戰爭期間資本主義列強、清王朝和太平天國政權三者間的互相關係及其演變。第2章論述1864—1894年在中外反革命勢力勾結的形勢下,清政府內部新官僚洋務派對外國列強的政治態度。第3章論述1894—1911年間中國各種政治勢力對待帝國主義瓜分狂潮的主張和行動。第4章論述1911—1916年間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袁世凱統治時期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政治的干預。第5章論述1916—1919年間袁世凱覆滅以後帝國主義各國在中國尋找政治工具,製造中國軍閥混戰的罪惡行徑。

第6章論述1919—1924年五四運動以後至國共合作的大革命前夕中國社會政治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全書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取材廣泛,從“官”、“民”、“夷”三個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考察三者間的互相關係,揭示近代中國階級關係、政治思潮及政治運動的發展趨勢,揭露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本質,刻畫了近代中國反動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對帝國主義俯首帖耳的奴才嘴臉,熱情歌頌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革命傳統。作者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從歷史事實出發,深刻地指出:帝國主義的一貫立場就是扶持中國的反革命勢力,破壞中國革命,其根本目的就是在中國製造一個對帝國主義軟弱無力對國內卻能維持秩序的政治工具,使中國永遠成為他們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國主義是製造中國內戰、殘害中國人民的罪魁禍首。洋務運動只不過起到了維護反動統治,為侵略者開闢道路的作用。改良主義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任何對帝國主義及其製造出來的代理人的幻想,都將給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造成嚴重的損害。作者充分肯定了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的歷史作用,論述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的重大歷史意義,闡明了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能真正推翻帝國主義及封建軍閥的反動統治,求得徹底的解放的深刻道理。本書是我國較早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事近代專題研究的學術專著,產生重大的影響,長期擁有廣泛的讀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