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鎮

沙井鎮

沙井鎮位於深圳特區西北部。深圳市政府新規劃的寶安區占地76平方公里的新保稅區貫穿沙井的西部;占地27平方公里的深圳西部海上田園風光旅遊區位於沙井鎮西部,成為沙井鎮旅遊業的龍頭,美化沙井鎮的投資環境。井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以外向型為主的經濟,興建深圳獨特的經濟基礎。

基本信息

交通運輸

沙井鎮沙井鎮

沙井街道交通便利,海陸空四通八達。深圳國際機場距沙井僅8公里;廣深公路和廣深珠高速公路橫貫街道內並設有中轉站,由街道內通往廣深公路的三條25米寬標準水泥路暢通無阻,環鎮路和連線各居委會的水泥路寬闊平坦;建有250噸級碼頭,水路可直達深圳蛇口珠海中山廣州及港澳地區,當天即可往返。

水電發展

沙井鎮沙井鎮
沙井街道由石岩水庫和長流陂水庫供水東江供水工程正在加緊建設。街道內有大型水廠2座,日供水量25萬立方米,出廠水質達到國家衛生標準。沙井街道由省際大電綱供電,另外,街道內有發電廠3家,投入運行的110千伏變電站2坐,年供電量6.12億度,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生產和生活用電。

郵電通訊

街道內已形成了以先進的數字傳輸系統為主體的傳真通訊、數據通訊、無線傳呼、行動電話等現代的通訊組織綱絡。程控電話系統裝機容量4萬門,隨時可以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1000多個城市直接通話,交流信息。

金融發展

沙井街道已形成專業銀行、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構成的多功能、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體系。各種金融機構的辦事機構遍布沙井街道,在沙井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998年,沙井街道存款餘額逾26億人民幣。
工商、稅務、保險與海關部門積極為企業提供服務,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動,保持了沙井街道良好的經濟秩序。

醫療發展

沙井鎮沙井鎮
沙井街道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58個,共設床位300多張,醫療技術人員618名;形成了完善的醫療衛生保健綱絡。沙井人民醫院為"二級甲等"醫院,有較商醫療造詣的專家多名,並有核磁共振成象儀CT機、300MA及其以上X光機、彩超等先進設備,具有高超的醫療和護理水平。街道辦近年來加大對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資金投入累積達2億多元人民幣。新近落成的沙井人民醫院留醫部大樓與設備為深圳同級別醫院之冠。

文化事業

沙井鎮沙井鎮
沙井街道辦加大對文化建設的投入,興建了現代風格的沙井中心廣場以及沙井影劇院萬豐影劇院上南電影院、文化大樓、圖畫館等一大批高檔次的文化設施和沙進體育場]標準足球場、藍球場、溜冰場等體育設施。沙井文體站曾於1993年、1995年和1997年連續三屆被評為[廣東省特級文化站]。沙井街道貫徹落實《寶安區創建高標準文明區實施辦法》,各居委會逐步實現了一個公園,一個圖書館,一萬本以上藏書,一個籃球場,一個活動中心展館是馳舉全國的村級博物館。萬豐粵劇團曾應國家文化部之邀晉京演出。

新橋社區居民委員會的[醒獅會]推陳出新,飲舉粵港。壆崗社區居民委員會迤儷近五百米的[壆崗文化長廊]已成為深圳著名的文化景觀。壆崗足球隊曾榮獲1992年深圳阿波羅杯賽第一名。壆崗社區居民委員會還籌辦壆崗足球俱樂部,培養足球生力軍。沙井街道有線電視台、沙井街道《沙井文化》萬豐社區居民委員會《萬豐文訊》是精神建設重要基地。萬豐粵劇團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之邀,晉京演出大型現代粵劇《大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親切接見了該劇的主創人員。

教育事業

沙井鎮沙井鎮
榮根學校----由沙井籍香港同胞陳榮根先生捐資近四千萬元興建的榮根學校於1998年榮獲深圳市辦學效益獎並通過了深圳市一級學校的驗收。

沙井成人學校----近年來被評為"全國成人教育先進單位"、"省級示範性成人學校"、"市級骨幹成人學校"。沙井中學----具有四十餘年歷史的沙井中學是區一級學校,是沙井街道教學設施最為完善的學校之一。街道辦投資2000多萬元修建了教學大樓和辦公大樓以及教師公寓,其規模與現代化程度位居深圳同類學校之前列。

工業經濟

沙井鎮沙井鎮

80年代初,沙井街道依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和優惠政策,不斷加強與國際間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引進資金及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大辦"三來補一"企業,為發展外向型工業經濟奠定基礎。

進入90年代以進來,招商引資工作逐漸從主要依靠優惠政策轉化到最佳化投資環境上來。從硬體和軟體積極為外商提供優質服務,提高開放水平。至98年底,沙井街道共有投資方來自香港、台灣、日本、美國德國印尼西亞以及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三來補一"、"三資"企業827家,行進的生產設備十餘萬套,生產項目有電子元件、電器製品、五金製品、鐘錶、製衣、玩具、刺繡、毛織、電鍍、塑膠、食品加工、包裝、人造金剛石及家具等,產品銷往歐美、中東、東南亞日本香港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相當一部分跨國集團企業資金密集、技術含量高,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較大份額。

沙井街道現建有30多個工業區、標準廠房500多萬平方米。98年工業產值3983億元人民幣,引進外資簽約68宗。
新一屆沙井街道辦提出了沙井工業經濟跨世紀發展的戰略: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前提下,粗放與集約並舉、外延與內涵並存,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來提高綜合竟力和經濟效益。堅持工業為經濟支柱,一、三產業為工業服務。堅持穩定現有的以"三來一補"為代表的出口加工型企業,作好為高新技術產品配套加工服務的準備;改善投資環境,拓寬招引資渠道。

農業經濟

水產養殖業是沙井街道的主要創匯產業,多年來積極引進外商投資養殖,魚塘面積近三萬畝。目前養殖的優良品種,除傳統的種類外,還有烏頭魚加洲鱸東北鯽尖嘴鱸花鱸等數十個品種。由於不斷引進新的品種,最佳化了品種結構,大力推廣先進技術,產量逐年提高。

沙井街道的水產養殖業已向"三高"農業方向發展,魚業養殖已有鱸魚的高密度養殖、生魚及甲魚的集約化養殖等項目,是目前深圳市最大的水產養殖基地和鮮活商品出品的主要生產基地。

區位優勢

沙井鎮沙井鎮
區位優勢明顯,物產競風流。沙井鎮位於甘州區城西28公里處,現轄28個行政村和兩個農林場,240個生產合作社,35個黨支部,1500名黨員,土地面積1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萬畝,總人口4萬人。國道312線、G45線高速公路、蘭新鐵路橫貫全境,四縱兩橫一環繞的鎮村主幹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交通十分便利。境內水土光照資源豐富,發展高效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效制種吸引了省內外數十家大型企業安家落戶。西瓜黃豆紅棗等農副特產品久負盛名,譽滿甘州。牛羊肥壯、水草豐茂,萬畝優質牧草基地受到了具有中國草王之稱的成都大業公司的青睞。2004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30000萬元,鄉鎮企業完成10032萬元,財政收入達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680元,全鎮綜合勢力逐年增強,快步向寬裕型小康社會邁進。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工作儘快實現四個根本轉變:引進企業由傳統加工密集型向高科技型轉變;廠房建設由零散建設向多功能、高標準、成規模工業園轉變;引進企業由片面注重數量向引進效益型轉變;企業中的中方管理人員由適應一般管理向高素質專業型轉變。新一屆沙井街道辦還提出:鼓勵引道個體、民營企業發展,逐步把街道屬企業和個體、民營企業推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科教興鎮促開發。近年來,該鎮搶抓機遇,主動出擊,積極爭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投資新打灌溉機井330眼,三年累計襯砌高標準渠道200公里,農渠以上的渠道全部實現了高標準襯砌,發展噴灌、滴灌、滲灌2000畝,鋪設低壓軟管80多公里,改造中低產田5000畝,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鋪油罩面村社道路300公里,建成綠色通道80多公里。今年計畫在鎮區完成集中供水、供暖的工程;圍繞農業經濟開發區修建環鎮公里8公里,架設50張太陽能路燈,逐步建成餐飲服務一條街、農民世紀公寓和農科教培訓中心;新建占地20畝的農畜產品交易市場1個,規範市場秩序,繁榮活躍鎮村經濟,構建產業型小城鎮。

項目建設

沙井鎮沙井鎮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築巢引鳳求發展。該鎮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樹立起雙贏的理念,完善項目建設激勵機制,依託資源優勢,挖掘產業優勢,發揮特色優勢,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幹事創業環境,以最優惠的條件招商引資,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2001年與濱河集團聯姻,投資350萬元建成千畝釀酒葡萄基地;引進農業部計畫總投資1.5億元,占地2000畝的全國大型牧草種籽生產基地項目;2002年成功引進成都大業國際投資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建成投資4000萬元年產10萬噸草粉加工生產線項目;遼寧東亞種子公司投資1000萬元年加工2.5萬噸的種子加工生產線;建成了台灣東方種子公司投資500萬元、占地面積100畝的蔬菜、花卉實驗基地;河南金博士種業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占地面積70畝的張掖加工中心;省種子公司投資1000萬元,占地120畝的張掖加工中心等骨幹企業。2003引進國家氣象局投資4400萬元,占地面積1000多畝的都卜勒雷達站建設項目,至目前,累計引資達2億多元。這些項目的引進不僅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對市區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2005年被市區推薦為唯一的創建全國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鎮和全省鄉鎮企業示範區鄉鎮。

文物古蹟

沙井鎮沙井鎮
歸德鹽場:歸德產鹽最早見載於北宋王存所撰的《元豐九域志》中:“東莞縣有靜康、大寧、東莞三鹽場,海南黃田歸德三鹽柵。”北宋中期以後由於對鹽的需求增加,鹽價飆升,鹽產量也大增,深圳地區的鹽場增至三個,即東莞場和黃田場、歸德場,加上九龍半島的官富鹽場,這一帶成了廣東鹽場高度密集的地區。歸德鹽場在今寶安區沙井鎮。元朝末年,深圳地區的鹽民、農民首領也紛紛擁兵起義,東塘村的曾伯由率鹽民占據了歸德鹽場。圖為東塘曾氏大宗祠。元、明兩代,歸德鹽場仍是廣東十三大鹽場之一,其鹽課司署設定地點仍沿襲宋代,即今沙井鎮衙邊村附近。據清嘉慶《新安縣誌》載:“龍津石塔,在邑之三都沙井村河邊,宋嘉定間鹽大使建石橋於沙井之東北,橋成之日波濤洶湧,若有蛟龍奮躍之狀,故立塔於此鎮之。”

華僑建築:作為移民的後裔,沙井人在尋找家園方面,比祖先更勇敢,有的甚至飄洋過海,把家建到印度支那半島的東京西貢堤岸金邊海防等地。據說有位叫陳沛霖的華僑娶了高棉王室的族女為妻;另一位華僑甚至還與越南王保大的先輩結拜為兄弟。僑居海外的華僑無法割斷故土的聯繫,有的回來建屋,就為我們留下了不少中西合璧地建築。

位於坣崗村,是祠塾合一的建築,為坣崗越南華僑陳智熙所建。三間兩進,硬山頂,轆筒灰瓦,有生起,花崗石砌角。清水外牆,牆裙疊四皮條石。檐板有戲劇人物、花草、暗八寶等雕刻圖案,門匾題“智熙家塾”四個大字。智熙家塾是深圳市建築年代最早的華僑建築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