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魚

烏頭魚

烏頭魚又稱“新魚”,食植物性食物,往往生活在蟹洞、海朗頭和蚝塘中,最適宜於與其它水產品混合養殖。烏頭魚體形較小且呈圓形,全身只有一條脊骨,肉多骨少,便於食用,而且肉味鮮美。烏頭魚已在福永圍墾的灘涂大面積養殖並成為主要創匯的水產品。

基本信息

介紹

深圳的烏頭魚主要產於西部合瀾海域鹹淡水交匯處,尤以福永烏頭魚最
烏頭魚
為著名。烏頭魚又稱“新魚”,不食草類,專以小蝦、小蟹、小魚為食,往往生活在蟹洞、海朗頭和蚝塘中,最適宜於與其它水產品混合養殖。烏頭魚體形較小且呈圓形,最重不超過半斤,全身只有一條脊骨,肉多骨少,便於食用,而且肉味鮮美。烏頭魚已在福永圍墾的灘涂大面積養殖並成為主要創匯的水產品。

養殖

烏頭魚主要攝食植物性食物、藻泥和魚塘肥水中浮游生物及其他魚類吃剩的殘餌,也可攝食米糠、稻草糠、麥麩、玉米粉等低級營養性食物,同時烏頭魚能改善池塘水質,起到“清道夫”作用。所以,烏頭魚在淡水魚塘中與其他魚類搭配混養具有易管理、低成本、高收益的優點。

烏頭魚肉質肥美、營養極其豐富,成品魚銷路很旺,是當今餐館、酒樓和城鄉平民百姓的席中佳肴,“明爐鯔魚”更是酒樓一道名菜,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口碑。

養殖

烏頭魚混養,每畝魚塘(水深1.2-2米)投放規格為3厘米左右的魚苗200-300尾,如果魚 塘平時有投飼料餵養,又有增氧機及良好排灌設施的,可適當增加放養量,通過淡化馴養的魚苗,成活率可達80%-95%,放養一年該魚可長至500-750克,每畝產量150公斤以上,每公斤市場價16-20元,每畝產值可達2500-4000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所以,烏頭魚是水產養殖中不可缺少的優質品種。 烏頭魚投苗季節極強,主要在每年的大寒至春分前完成,一旦錯過這個投苗的黃金時間,將會使魚塘找不到魚苗放養而影響一年養殖的經濟效益,為此,養殖戶必須提前做好投苗計畫及魚苗訂購工作,確保魚塘通過混養烏頭魚來提高現有魚塘的養殖經濟效益。

烹飪方法

烏頭魚,魚肉肥潤,魚肚部份含油量大,清蒸可蒸出一厚層的肥油,油膩非常,鮮而不清,不太適合。 如果用來焗,焗後不會幹身,而且恰到好處。
番茄烏頭魚
在潮汕餐館有一種菜很受歡迎,叫鹽焗烏頭魚,做法其實與鹽焗雞相似。把一條烏頭魚用紙包好,再放入粗鹽焗燜至熟,取出整條尾上盤即可,不用任何調味料,沾豆瓣醬食用,肉質細嫩,而只魚的全身只有一條脊骨,老人小朋友都很宜食用。
番茄燒烏頭魚的做法:
材料:烏頭魚1尾 番 茄2個 獨蒜仁4個 姜 絲20克 蔥 絲2根
調味料:2茶匙油、1/2匙鹽
1、把番茄洗淨,1個切成8小塊,姜、蔥切成絲狀。
2、蒜剝好,好用的方法是:用一乾淨的布包好蒜,用刀面平拍兩下,就可取出蒜肉,用這種方法煮時更能使蒜香揮發出來。
3、魚開膛,取出內臟,由頭到尾垂直對半切開,洗淨乾身後兩面抹上鹽。
4、熱油鍋,爆香蒜、姜,把整魚放入鍋內,先煎魚背(有魚皮一面),1分鐘後反身煎魚內身1分鐘,再把番茄加入,和蒜姜一起墊在魚下,中小火燒至茄汁稍乾,加上蔥絲就可盛出。
烏頭魚本身含油豐富,不用加水燜煮也不會焦鍋,而且更原汁原味,番茄的酸味能讓魚肉更細嫩,這種搭配營養豐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