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積盆地

沉積盆地

盆地是指地殼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發育特徵(包括沉積特徵、應力環境、發育時間和過程)的統一的沉陷單元。當盆地中發育相當厚度沉積物且中心比周圍厚得多時,稱為沉積盆地。沉積盆地是地球圈層系統的淺部組成部分,大多數盆地的充填體厚度小於10-20km,但其形成和演化卻受控於深部地球動力學過程。除陸上和近海盆地以外,在我國南海南部海域還有一批重要的含油氣盆地,如增木盆地、汶萊-沙巴盆地、中建南盆地、萬安盆地、北康盆地、南薇西盆地、禮樂盆地、西北巴拉望盆地和筆架南盆地,這些盆地中的大部分都已經有周邊國家在進行石油勘探和開發活動。

簡介

sedimentary basin

沉積盆地沉積盆地

從不同的角度,“盆地”一詞有不同的含義。沉積物堆積之後,由於地殼運動改造而形成的盆地,稱為“構造盆地”,又稱“沉積後盆地”,如大型的向斜、地塹等。

在某一特定的地史時期,長期不斷下沉接受沉積物堆積,沉積物的厚度比周圍地區的沉積物厚,這樣的區域稱“沉積盆地”M.T.Halbouty(1979)曾對沉積盆地下過如下的的定義:沉積盆地是在一定地質時期,在獨立的地理區,於相對統一的構造環境中,由來自一處或多處沉積物源的沉積物組成的沉積岩體。A.W.Bally(1975)對沉積盆地的定義為:包含有超過1km厚沉積物的沉降體制,它現今或多或少地保存有原來的形狀。從上述關於盆地的定義可以看出,儘管不同學者的角度不同,但強調的基本內容是相同的。他們強調了盆地的三個基本屬性:第一,盆地是由一定的物質組成的,即它應該至少含有1km厚的沉積岩層;第二,盆地都是發育在一定的地質時代的,盆地可以是現代的,也可以是地質歷史時期的;第三,盆地具有一定的空間形態,它應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它原有的盆狀形態。

沉積盆地是地球圈層系統的淺部組成部分,大多數盆地的充填體厚度小於10-20km,但其形成和演化卻受控於深部地球動力學過程。世界上大多數裂穀類盆地的構造一熱體制直接受控於岩石圈的減薄和隆起的軟流圈的狀態。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沉積盆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數字,其主要原因是勘探程度不夠和確定標準不同。1979年哈爾布蒂統計世界上有600個沉積盆地;1982年約翰統計為641個沉積盆地(李國玉,2005);1986年張亮成根據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沉積岩厚度在1000米以上的標準統計,世界上共有960個沉積盆地,但這些數字都大大低估了世界沉積盆地的數量。根據李國玉等(2005)的統計,僅中國的沉積盆地就有417個。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經大規模勘探開發的含油氣盆地約有200個,重要的含油氣盆地有80個。在我國的417個沉積盆地中,陸上和近海有重要的含油氣盆地12個,即渤海灣盆地、松遼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吐哈盆地、東海盆地、珠江口盆地、鶯歌海盆地和瓊東南盆地。除陸上和近海盆地以外,在我國南海南部海域還有一批重要的含油氣盆地,如增木盆地、汶萊-沙巴盆地、中建南盆地、萬安盆地、北康盆地、南薇西盆地、禮樂盆地、西北巴拉望盆地和筆架南盆地,這些盆地中的大部分都已經有周邊國家在進行石油勘探和開發活動。

我國第一大沉積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第二大沉積盆地是鄂爾多斯盆地。

沉積盆地沉積盆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