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祥

沈志祥,出生於1938年10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基本信息

簡介

沈志祥教授,男,1946年10月生。1968年畢業於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醫療系,1983年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曾於1987年和1991年分別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西奈山醫療中心和法國巴黎血栓和血管研究所學習。並於1989年和1992年分別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和主任醫師。

現任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副所長,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科主任、內科學教授、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學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血液學會主任委員,博士生導師。《中華血液學雜誌》第五屆編委、《中國新藥與臨床》和《腫瘤雜誌》編委。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

在30多年醫療實踐中,長期從事內科學血液專業的臨床醫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尤其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止凝血疾病有較深入研究,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積極參與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主持開展的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率先在臨床上成功地套用小劑量維甲酸和亞砷酸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並以瑞金醫院血液科為主體,在南方地區成立南方腫瘤協作組,成功組織多中心臨床研究。

近10年來,在國內、外雜誌上代表150多篇論文和綜述,參加10餘本專業書籍的編寫,並主編《惡性血液病》、《淋巴瘤》、《簡明臨床血液病學》、《血液病學研究進展》。多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衛生部等科研基金,曾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1年)、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9)、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002)、上海市醫療成果獎三等獎(1998)、醫療成果獎二等獎(1997),並獲1999年單篇國際論文引用次數全國個人第三名。

沈教授長期從事內科學血液學專業的臨床醫學和臨床研究工作,尤其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止凝血疾病、嚴重貧血有較深入研究,並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