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壯海

沈壯海

沈壯海,男,1971年11月生(46歲),中共黨員,1997年7月參加工作,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 現任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武漢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 ,

武漢大學中外德育研究中心秘書長,武漢大學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校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

2017年05月,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

任免信息

2016年12月,擬任為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

2017年05月,武漢大學召開教師幹部大會,教育部黨組經與湖北省委商得一致,研究決定:沈壯海任中共武漢大學委員會常委、副書記。

社會兼職

全國高校社會科學科研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與秘書長、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全國青年聯合會青年社會科學工作者聯誼會常務理事、《思想理論教育》特邀副主編、《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編委等。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計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等。出版著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視野》等多部;發表論文近百篇。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比較德育學。

近年來,出版有個人學術專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漢大學學術叢書)、《先進文化論》等著多部;在《求是》《光明日報》理論版、《教育研究》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人物觀點

1.愛國,既是人的自然情感,也是每一位公民對祖國所負有的責任和義務。經過漫長的歷史錘鍊,愛國主義已經深深地融入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性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愛國,就是要熱愛祖國河山,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熱愛骨肉同胞,積極維護民族團結;熱愛民族優秀文化,推進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堅持走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拓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愛國觀,需要我們堅持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愛國與強國的辯證統一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

2.愛國不惟是人的自然情感,亦是公民對祖國的應盡義務。我們不僅應在情感上熱愛自己的祖國,更應在行動上保國、衛國和護國。一方面,將熱愛祖國的自然情感外化為保家衛國之義務的做法,是愛國情感的自然延伸;另一方面,只有每個人在行動上盡到了愛國的義務,我們才能更為充分地享受國家為每個人之生存發展所提供的保障。

3.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精神的重要內容。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締造出延續五千年而不絕的燦爛文明,之所以能夠經歷百年屈辱而實現“民族獨立夢”,之所以能夠在短短數十年內創造出驚人的發展奇蹟從而更加接近偉大的“民族復興夢”,重要原因就在於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性格,是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精神的重要內容。

4.社會主義愛國觀具有明確而具體的內涵。不同社會的愛國觀是不同的;同一社會在不同的時期對公民所提出的愛國要求也是不同的。在當代中國,愛國,就是要熱愛祖國河山,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熱愛骨肉同胞,積極維護民族團結;熱愛民族優秀文化,推進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熱愛社會主義制度,堅持走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拓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號下午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要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武漢大學沈壯海教授、全國宣傳幹部學院黃志堅教授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認真聽取了他們的講解,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夯實國內文化建設根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從思想道德抓起,從社會風氣抓起,從每一個人抓起。要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讓13億人的每一分子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體。

習近平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我們的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平台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於國際交流和傳播方方面面。

習近平強調,中國夢的宣傳和闡釋,要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緊密結合起來。中國夢意味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意味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在為中國夢的奮鬥中實現自己的夢想,意味著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最大公約數,意味著中華民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真誠意願。

習近平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業,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選編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習近平強調,要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

習近平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發揮好新興媒體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榮譽

曾榮獲首屆中國大學生跨世紀發展基金特等獎;

獨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榮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優秀專著二等獎;

參著、合著榮獲首屆國家音像製品獎、湖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多項;

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研究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十五”研究項目等多項。

論文著作

主要論文

1、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 《武大學報》1999年鄧小平專集

2、鄧小平關於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建構,思想理論教育導刊1999年12 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第4 期複印,獲1999—2000年度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優秀成果獎

3、劉少奇思想理論教育有效性理論,《社會主義研究》2000年第5 期

4、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主體論,《上海交大學報》2000年第4 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4期複印

5、論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備素質,《理論與改革》2000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政治理論文摘卡》2001年第1期轉載

6、關於思想理論教育中內容轉換問題的方法論思考,《思想理論教育》2000年第8 期

7、意義·框架·方法——關於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一個導論,《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第12期

8、精心組織系列主題活動,用鄧小平理論構築大學的精神支柱,《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0年第5 期,獲1999—2000年度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優秀成果獎。

9、充分發揮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礎性作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0年第10期

10、精心組織系列化主題活動,《中國教育報》2000年7月19日

11、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問題研究的理論框架,《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4期

12、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內在構成,《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6期複印

13、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1年第1期

14、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轉變,《長江日報》2001年3月5日

15、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1年第4期

16、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論綱,《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1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10期

17、在繼承與創新中開創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1年第7期

18、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根本,《高校理論戰線》2001年第7期

19、思想政治教育結果的有效性,《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20、文藝與思想政治工作:鄧小平的理論貢獻,《武漢大學學報·政治科學論叢》2001

21、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三題,《思想·理論·教育》2002、1

22、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有效性,《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2、1,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第4期複印

23、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4、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思考(合作)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3、9

25、論家庭美德建設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26、應將家庭倫理教育納入德育內容體系,《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27、家庭美德與社會文明的發展,《修身齊家古今談》, 武漢出版社98年12月版

28、論儒家家庭道德的合理核心及其采借,《修身齊家古今談》,武漢出版社98年12月版

29、論家庭美德教育的基本原則與方法,《修身齊家古今談》,武漢出版社98年12月版

30、簡論高校德育觀念的變革,《繼往開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31、檢思與建構:關於世紀之交的高校德育,《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人民大學複印資料《高等教育》2000年第4 期複印

32、高校德育前瞻性研究述評,《思想理論教育》 1999年第10期

33、知識經濟發展視野中的高校德育,《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0年第7—8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00年9期複印

34、世紀之交的高校德育:回顧與展望,《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專輯

35、有效德育過程論,《清華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36、高校德育有效性弱化的歸因分析,《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0年第1—2期

37、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湖北招生考試》2000年第11期

38、高校德育:如何走在新世紀,《山西青年幹部管理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39、德育觀念的變革,《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2001年第1期

40、近年來高校德育回顧與展望研究述評(合作),《中國高教研究》2001年第5期

41、白沙“作聖之功”論,湖南師範大學國際會議,論文集2001、10

42、通識教育與學校德育,《思想·理論·教育》2002、7

43、通識教育與德育發展,《大學理念與通識教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4、談個體誠信,政策2002、5

45、中國傳統德教方法論及其現代啟益,《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46、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理論基石,《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3年第3期

47、高度重視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合作),《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2003年第6期複印

48、深刻把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理論基石(合作),《中國教育報》2003年5月7日

49、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貫穿於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合作),《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3年第5期

50、擔負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崇高職責(合作),《中國高等教育》2003年第10期

51、民族精神在抗擊“非典”鬥爭中的生動體現,《中國教育報》2003年5月24日

52、論高校德育的整體性理念及其實踐,《思想·理論·教育》2003年第7——8期

53、繼承優秀傳統道德,建設現代企業文化,《中外企業文化》1998年第4期

54、關於繼承優秀傳統道德,建設現代企業文化的方法論問題,《傳統道德與企業文化》,武漢出版社98年4月

55、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科學方法論原則,《學習月刊》98年8期

56、關於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真理的追求》98年9期

57、“知識經濟”淺論,理論月刊98年7期

58、中國文化建設的現實境遇及其方法論原則,《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第5 期

59、德治·民本·人治·法治,《民本思想與法制建設》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版

60、德法之間——韓非的批判與建構,《民本思想與法制建設》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 月版

61、先秦儒家理欲觀及其現代價值,《鄖陽師專學報》2002、1

62、精剖義理 細察源流,《船山學刊》2002、1

63、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現代精神文明(合作),《理論月刊》2002、3

64、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飛輪(合作),《求是》2002年第20期

65、當代先進文化的創新之路,《湖北日報》2003年3月27日

66、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理論的新發展,《光明日報》2003年5月7日

67、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教育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合作),《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鄧小平理論》2003年第10期複印件

68、鄧小平教育理論研究述評(合作),《鄧小平研究述評》中央文獻研究室文集2003年版

69、先進文化的理論內涵,《中國教育報》2003年8月20日

70、歷次高校黨建會關於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論述(合作),《中國高等教育》2003年第18期

71、文藝與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的理論探索,《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治》,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論文題目 發表刊物 發表時間 刊物級別
新境遇·新課題·新實踐——三十年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12-01 2008 年cssci期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12-01 2008 年cssci期刊
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 2008-11-01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真諦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 2008-11-01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叢》
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學術版圖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11-01 2008 年cssci期刊
大學文化建設與國家文化軟實力 思想理論教育 2008-09-01 2008 年cssci期刊
與時俱進: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標誌 教學與研究 2008-09-01 2008 年cssci期刊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 人民日報 2008-08-06 報刊理論版
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 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008-06-01 國內學術會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真諦2 復興之路 2008-06-01 其他學術會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真諦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8-06-01 2008 年cssci期刊
網路文化:和諧文化建設的新領域 西安日報 2008-05-05 報刊理論版
文化:力量與較量 理論月刊 2008-05-01 一般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新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03-03 一般期刊
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 思想理論教育 2008-03-01 2008 年cssci期刊
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之路 中國教育報 2008-02-25 報刊理論版
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02-02 一般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文化營養 中國教育報 2008-01-14 報刊理論版
《學術評價的應有趨向》 《社會科學報》 2007-11-22 其他
《當今社會的一場道德對話》 中國青年報 2007-09-28 其他
《關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建設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7-08-01 獎勵期刊論文
《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新範式與新形態》 人大複印資料 2007-08-01
《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及其評價研究述評》 《中國高等教育》 2007-05-01
《網路文化:迎納·涵育·引領》 人大複印資料《精神文明導刊》 2007-04-20 考核刊源期刊論文
《論社會科學學術評價的應有趨向》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 2007-03-01 一般期刊
《評〈人的現代化〉》 教學與研究 2007-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校德育大事記 思想理論教育1-12期 2006-12-31
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情況調研 2006年11月 2006-11-16
學術精神的弘揚與學術的繁榮發展 光明日報理論版 2006-11-07
源於農民、面向農民、惠及農民 湖北社會科學 2006-11-01
怎樣成為一個現代新農民--新農民讀本作答 湖北日報 2006-09-28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依託與發展2 中國高等教育 18期 2006-09-01
自覺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轉化 中國高等教育 16期 2006-08-01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依託與發展 江漢論壇 2006-08-01
關於<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修改 2006年6月 2006-06-06
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思考 思想理論教育 2006-06-01
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中國教育報理論版 2006-03-27
高端、聚合、原創、對話 社會科學報 2006-01-06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調研報告 中共中央組織部 2005-12-01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校德育大事記 思想理論教育 2005-11-01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理論力作 求是05年17期 2005-09-01
以理論創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人民日報理論版 2005-07-30
為繁榮學術營造良好環境 武漢大學學報 2005-06-01
以科學的精神關注德育問題 人大複印資料轉載 2005-05-01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內涵研究綜述 高校理論戰線 2005-04-01
發揮課程教學的育人功能 中國教育報 2005-02-28
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立品性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5-02-01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前提問題 高校理論戰線 2005-02-01
打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支撐 《中國高等教育》 2004-11-01
把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中國教育報》 2004-10-19
先進文化的理論內涵與評判尺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01
培育“四有”新人:一個戰略性命題 《求是》 2004-10-01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 《思想道德教育論叢》 2004-08-01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過程之比較 《教學與研究》 2004-06-01
跨學科人才培養與教育創新 《跨學科人才培養與教育創新》文集 2004-05-11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新要求 《思想理論建設》 2004-03-01
關注文化安全新課題 《中國教育報》 2004-02-10
思想政治教育應在破除舊觀念中創新 人大複印資料 2004-02-01
毛澤東文藝育德論探析 《高校理論戰線》 2004-02-01
全面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 《中國教育報》 2003-03-11
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飛輪 求是 2002-10-03
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 《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論文集 2002-08-03
通識教育與學校德育 大學理念與通識教育 2002-08-03
通識教育與學校德育 思想理論教育 2002-07-03
中國傳統德教方法論及其現代啟益 東方德育研究 2002-06-03
談個體誠信 政策 政策 2002-05-03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現代精神文明 理論月刊 2002-03-03
先秦儒家理欲觀及其現代價值 鄖陽師專學報 2002-01-03
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有效性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2-01-0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三題 思想理論教育 2002-01-03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論綱 學校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1-12-12
白沙“作聖之功”論 陳白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1-10-15
文藝與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的理論探索 建黨80周年論文集,武大出版社 2001-08-15
在繼承與創新中開創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1-07-15
論思想政治教育結果的有效性 武漢大學學報 2001-05-15
近年來高校德育回顧與展望研究述評 中國高教研究 2001-05-12
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轉變 長江日報 2001-04-15
德育觀念的變革 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 2001-01-15
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1-01-15
文藝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體論 武大學報政治科學論叢 2001-01-15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根本 高校理論戰線 2001-01-01
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思想理論導刊 2001-01-01
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問題研究的理論框架 教學與研究 2001-01-01
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內在構成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01-01-01

主要著作

1、《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先進文化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國道德文化》,參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新時期的旗幟——鄧小平理論教學錄像片》,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論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參著,武漢出版社2003年版

6、《與時俱進的理論新篇》,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讀本》,參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8、《兩課教學法研究》,參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9、《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較研究》,參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0、《塑造靈魂的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瞻性研究》,參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1、《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參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參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3、《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治》,副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著作題目 出版單位 出版時間 著作類別
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馬克思主義理論卷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10-04 專著
理論熱點面對面。2008 學習出版社 2008-10-02 專著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與精神實質》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01 專著
《思想政治工作概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01-01 編著或教材
《理論熱點面對面2007》 學習出版社 2007-01-01 專著
《高校思想理論課程教學論》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6-12-01 編著或教材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06-01 專著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二版)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8-06-01 專著
軟文化,真實力 人民出版社 2008-06-01 專著
我是大學生 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8-05-01 編著或教材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06-01 編著或教材
《我的和諧家園》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7-01-01 編著或教材
理論熱點面對面 學習出版社 2006-05-01
關於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訪談 中央電視台 2006-03-17
教育體制改革攻堅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6-01-01
新時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概論 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5-06-01
教育學導論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05-0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視野 人民出版社 2005-02-01
我的大學我做主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4-08-0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武大出版社 2001-09-05

學術論文

論文題目 發表刊物 發表時間 刊物級別
學術創新始於責任擔當 中國社會科學報 2009-12-10 報刊理論版
文化軟實力的中國話語中國境遇中國道路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9-11-01 獎勵期刊論文
論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09-11-01 2008年CSSCI期刊
六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關於思想政治工作地位與作用理論的發展 思想教育研究 2009-10-01 2008年CSSCI期刊
返本開新:思政研究的創新路徑 中國教育報 2009-08-25 報刊理論版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研究的力作——評《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 思想教育研究 2009-07-01 2008年CSSCI期刊
價值引領與“中國信念” 光明日報 2009-06-24 報刊理論版
多質的大眾與共享的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5-01 一般期刊
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困境與曙光 社會科學評論 2009-05-01 2008年CSSCI期刊
推進制度創新,實現共同富裕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31/12/2009 2008年CSSCI期刊
新境遇·新課題·新實踐——三十年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02/12/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02/12/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 02/11/2008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真諦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 02/11/2008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叢》
改革開放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學術版圖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02/11/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大學文化建設與國家文化軟實力 思想理論教育 02/09/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與時俱進: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顯著標誌 教學與研究 02/09/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 人民日報 07/08/2008 報刊理論版
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 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02/06/2008 國內學術會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真諦2 復興之路 02/06/2008 其他學術會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真諦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02/06/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網路文化:和諧文化建設的新領域 西安日報 06/05/2008 報刊理論版
文化:力量與較量 理論月刊 02/05/2008 一般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新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04/03/2008 一般期刊
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 思想理論教育 02/03/2008 2008 年cssci期刊
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之路 中國教育報 26/02/2008 報刊理論版
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03/02/2008 一般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文化營養 中國教育報 15/01/2008 報刊理論版
《學術評價的應有趨向》 《社會科學報》 23/11/2007 其他
《當今社會的一場道德對話》 中國青年報 29/09/2007 其他
《關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建設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研究 02/08/2007 獎勵期刊論文
《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新範式與新形態》 人大複印資料 02/08/2007
《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及其評價研究述評》 《中國高等教育》 02/05/2007
《網路文化:迎納·涵育·引領》 人大複印資料《精神文明導刊》 21/04/2007 考核刊源期刊論文
《論社會科學學術評價的應有趨向》 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 02/03/2007 一般期刊
《評〈人的現代化〉》 教學與研究 02/01/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校德育大事記 思想理論教育1-12期 01/01/2007
國內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情況調研 39022 17/11/2006
學術精神的弘揚與學術的繁榮發展 光明日報理論版 08/11/2006
源於農民、面向農民、惠及農民 湖北社會科學 02/11/2006
怎樣成為一個現代新農民--新農民讀本作答 湖北日報 29/09/2006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依託與發展2 中國高等教育 18期 02/09/2006
自覺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轉化 中國高等教育 16期 02/08/2006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依託與發展 江漢論壇 02/08/2006
關於<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修改 38869 07/06/2006
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思考 思想理論教育 02/06/2006
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中國教育報理論版 28/03/2006
高端、聚合、原創、對話 社會科學報 07/01/2006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調研報告 中共中央組織部 02/12/2005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校德育大事記 思想理論教育 02/11/2005
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理論力作 求是05年17期 02/09/2005
以理論創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人民日報理論版 31/07/2005
為繁榮學術營造良好環境 武漢大學學報 02/06/2005
以科學的精神關注德育問題 人大複印資料轉載 02/05/2005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內涵研究綜述 高校理論戰線 02/04/2005
發揮課程教學的育人功能 中國教育報 01/03/2005
論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立品性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02/02/2005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前提問題 高校理論戰線 02/02/2005
打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支撐 《中國高等教育》 02/11/2004
把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中國教育報》 20/10/2004
先進文化的理論內涵與評判尺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02/10/2004
培育“四有”新人:一個戰略性命題 《求是》 02/10/2004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 《思想道德教育論叢》 02/08/2004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過程之比較 《教學與研究》 02/06/2004
跨學科人才培養與教育創新 《跨學科人才培養與教育創新》文集 12/05/2004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新要求 《思想理論建設》 02/03/2004
關注文化安全新課題 《中國教育報》 11/02/2004
思想政治教育應在破除舊觀念中創新 人大複印資料 02/02/2004
毛澤東文藝育德論探析 《高校理論戰線》 02/02/2004
全面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任務 《中國教育報》 12/03/2003
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飛輪 求是 04/10/2002
鄧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體系 《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論文集 04/08/2002
通識教育與學校德育 大學理念與通識教育 04/08/2002
通識教育與學校德育 思想理論教育 04/07/2002
中國傳統德教方法論及其現代啟益 東方德育研究 04/06/2002
談個體誠信 政策 政策 04/05/2002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現代精神文明 理論月刊 04/03/2002
先秦儒家理欲觀及其現代價值 鄖陽師專學報 04/01/2002
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有效性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04/01/200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三題 思想理論教育 04/01/2002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論綱 學校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13/12/2001
白沙“作聖之功”論 陳白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南大學出版社 16/10/2001
文藝與思想政治工作:毛澤東的理論探索 建黨80周年論文集,武大出版社 16/08/2001
在繼承與創新中開創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16/07/2001
論思想政治教育結果的有效性 武漢大學學報 16/05/2001
近年來高校德育回顧與展望研究述評 中國高教研究 13/05/2001
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轉變 長江日報 16/04/2001
德育觀念的變革 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 16/01/2001
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創新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16/01/2001
文藝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體論 武大學報政治科學論叢 16/01/2001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根本 高校理論戰線 02/01/2001
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思想理論導刊 02/01/2001
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問題研究的理論框架 教學與研究 02/01/2001
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內在構成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02/01/2001

科研項目

1、20世紀以來西方社會思潮影響下中國德育理論發展問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主持)

2、20世紀以來西方教育思潮影響下中國德育理論發展問題研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主持)

3、學校德育問題研究(主持,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委託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性質 項目來源單位 立項日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與建設途徑研究 橫向 中宣部 2009-04-0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史 縱向 教育部思政司 2008-12-09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 縱向 中宣部 2008-12-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校德育編年史》 縱向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 2008-10-07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途徑的基礎理論研究 縱向 中共湖北省委社科工作領導小組(省委宣傳部) 2008-06-27
中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三十年研究 縱向 2008-03-11
境外人文社科基金對我省資助情況及影響 縱向 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 2007-07-03
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及評價研究 縱向 教育部 2007-01-01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 縱向 2006-08-15
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 縱向 2006-01-01
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新發展研究 縱向 2003-12-12
20世紀以來國外社會思潮影響下的中國德育理論發展問題 縱向 2001-12-28

聽課筆記

開幕

今天談三個方面的內容:介紹一位傳奇學者、簡介今天專家內容、概述今天第一次討論會!

有這么一位教授、博導,他是武漢大學社會科學部部長、中外德育研究中心秘書長、武漢大學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校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等。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比較德育學。近年來,出版有個人學術專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漢大學學術叢書)、《先進文化論》等著多部;在《求是》《光明日報》理論版、《教育研究》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曾榮獲首屆中國大學生跨世紀發展基金特等獎。獨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榮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優秀專著二等獎;參著、合著榮獲首屆國家音像製品獎、湖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等多項。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研究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十五”研究項目等多項。

介紹

介紹這么多成績,你是否有點喘不過氣來?從這些榮譽本身來看,僅其中一項,都可能要用畢生的精力才能達到。而事實是,許多高校教師退休時都遠遠達不到其中一項榮譽。可是,今天講座的專家,他全做到了,更重要的是,他1971年11月6日生,年僅38歲!當劉老師介紹這位專家的年齡時,在座的學員一片驚呼,因為我們當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比這位專家年齡大!他名叫沈壯海!

講課風格獨特

牛人吧!牛人就是不一樣,沈老師講課風格獨特,他有講稿,但幾乎不看講稿,講話行雲流水,幾乎無廢話與重複的話。因為沈老師是研究文化軟實力的內容,故沈老師話語很生動,辭彙豐富,可見專業水平極深!一般來說,牛人都有牛脾氣!沈老師上課很反感有人說話,有人接打電話。講課中,有學員像以前一樣說話,沈老師停下課不講,專門批評這種現象,毫不客氣。說來也怪,沈老師批評人不留情面,但大家都很服氣,整堂課再也沒有嘰嘰喳喳的聲音,紀律出奇的好。我想,有些過頭的話也許只有沈老師之類的牛人才能講的,因為他有這個資格,怕就怕有些人水平不行,但脾氣還挺大,這就很讓人反感了!

現實中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的存在對別人來說可有可無,你是什麼感覺?在群體中,如果你說的話大家像沒聽見,或者說,聽見了也不理睬,你是什麼感覺?我想你一定不爽!俞敏洪在北航講:“如果人群中你的存在對別人來說毫無價值,那說明你太沒影響力,你太沒有價值,你沒有被人承認,這是任何一個稍有尊嚴的人不能容忍的!”可是,就是這樣不能容忍的事情,在國與國之間時有發生。2005年,中國引入外國圖書10000餘種,其中美國圖書6000多種。同年,中國輸出圖書1400多種,其中669種輸送到台灣,304本到韓國,其餘進入歐洲,只有16種書輸送到美國。這種比例約為1:246.而且,我們輸送到美國的書基本上是中國京劇、氣功、針灸、廚藝等傳統的東西,現代的文化書記一本沒有!當時,在澳大利亞的書籍展覽會上,我們一位出版商很鬱悶、很無奈的回國,與沈老師說起此事。課上,沈老師對我們說了此事。現在我在這裡說起此事,不知看到的有緣人你有何感受?

舉例

我們中國現在成為世界加工廠,我們每年向世界上輸出90%以上的打火機、紐扣、襯衣,但我們沒有輸出什麼有影響的文化。柴契爾夫人曾說:中國不可怕,他們只是輸出產品,沒有輸出意識形態!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了,影響力在慢慢擴大,但我們在影響世人的思想方面,除了曾經的傳統文化以外,還有什麼呢?我們的生活方式、思維習慣實際上又有多少真正來源於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文化層面,沈老師指出:我們還沒有多少話語權,我們還配不上與西方、美國形成文化激盪,反倒是他們的文化在全球掃蕩!

意識

那么,我們這代人、下一代人。。。。。。在我們經濟等硬實力發展過程中,如果缺少文化軟實力的支撐,必定不可能走很遠!更重要的是,現在我們年輕的一代,似乎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形式

下午,我們學員們進行了一次座談,分三個小組進行,我是第二小組。來自不同高校的學員們坐在一起談各單位工作的基本情況,談工作中面臨的共同問題。原本以為座談只是走走形式,沒有想到大家坐下來後,談的還很激烈。許多問題引起大家的共鳴,如輔導員隊伍建設問題,貧困生認定問題,班主任帶班問題,學生獎學金評定問題等等。會上,我作為第一個代表發言,算是拋磚引玉。我簡要介紹了學校學生黨建工作,因為時間關係沒有談很多。我想,後面一定還有談論的機會,屆時再深入寫寫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