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過程

決策過程是從提出問題、確定目標開始,經過方案選優、作出決策、交付實施為止的全部過程。這一過程強調了決策的實踐意義,明確決策的目的在於執行,而執行又反過來檢查決策是否正確、環境條件是否發生重大的變化,把決策看成是“決策——實施——再決策——再實施”的整個過程。所謂再決策就是追蹤決策。即在實施過程中出現新問題以後,為修改原決策所作的決策。例如,原來第一步的決策目標是提高產量25%,但在探討各種可行方案或者實施方案時,未能達到這樣高的目標,不得不重新修改目標,降低為提高產量20%,重新挑選方案,再次決策。

概念

從發現問題到制定和實施解決問題的方案的完整的過程。該過程包含很多步驟。

決策過程的步驟

1:發現並界定問題

2:確定目標

3:擬定備選方案

4:選擇方案

5:執行方案

6:檢查評價和反饋處理

決策過程

決策過程可以寬泛地劃分為四個環節:

(1)提議——就資源使用和結構提出建議;

(2)審批——選擇要執行的決策提案;

(3)執行——執行所批准的決策;

(4)監督——考核決策者的績效和兌現獎勵。

由於決策的提出和執行一般分配給同一審批人,我們因此可以把這兩項職能合併,稱其為決策管理。

參考文獻

組織戰略的基礎,上海財經出版社,2008年3月,麥可.c..詹森著,孫經緯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