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虹橋

汴水虹橋

汴水虹橋:北宋建都在河南開封,開封市內有一條汴河,氣勢磅礴,貫穿全市,這座橋就架在汴河之上,故稱汴水虹橋,如長虹臥波,古樸典雅。 北宋皇帝每逢節日,在臣子的護駕下,常遊覽汴河和汴水虹橋。

歷史

汴水虹橋:北宋建都在河南開封,開封市內有一條汴河,氣勢磅礴,貫穿全市,這座橋就架在汴河之上,故稱汴水虹橋,如長虹臥波,古樸典雅。由於汴河是開封市的水路樞紐,北宋建都開封,故開封也稱汴京。
北宋皇帝每逢節日,在臣子的護駕下,常遊覽汴河和汴水虹橋。人們把虹橋打扮得花枝招展。如九月九日重陽節,橋上用青竹搭架,將松樹、柏樹的枝葉扎在上面,還將各色花朵插在上面,既鬱鬱蔥蔥,又艷麗多姿,將虹橋化粧成仙橋一般;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橋上掛燈結彩,燈火輝煌,有龍燈、免燈,有牛燈、馬燈,橋上橋下儘是燈,汴河兩岸成了燈的世界。到了晚上,人們扶老攜幼,都要到虹橋上來。歡笑聲融入燈的海洋,普天同樂。
虹橋為單孔木拱橋,橋長16.8米,寬4米,是古代橋樑的傑作。造橋採用無支架施工法,沒有榫頭,不用釘子,全部用捆綁式結紮起來,連成一片。橋的兩旁有木拱,橋的坡變平坦,拾級而上,行走平穩,拱梁的兩端,分別雕刻獅、虎頭像,既增加木橋的外表美,又反映中國的建橋特色和民族風格。
北宋畫家張擇端名作《清明上河圖》中央位置的汴水之上,有一座形若彩虹的木製拱橋。因使用短的構造材料,卻形成了大的跨度而被視為中國在世界橋樑史上的獨特創造,與河北趙縣的安濟橋(趙州橋)、泉州的萬安橋、潮州梅縣的廣濟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可是其中三座橋樑至今仍保存於世,而汴水虹橋卻隨著北宋覆亡後與乾涸淤死的汴河河道一起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

重現

美國電視公司為拍攝這座橋,請《中國橋樑史》主編唐寰澄先生從史書中考證出來,於1999年9月,在橋鄉金澤普慶橋再現當年的橋姿風采。

金澤普慶橋(仿汴水虹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