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駿

汪駿,男,回族,出生於1965年5月,現為鎮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高資派出所社區民警。

基本信息

簡介

大專文化,中共黨員。

工作

工作中,他牢記黨的宗旨,緊密聯繫轄區實際,積極更新工作理念,拓展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模式,探索出了“分類入戶法”、“以點帶面法”、“重點物建法”、“階梯管理法”等社區基礎工作法,使西斛社區警務室在服務民眾、治安防範、化解矛盾糾紛等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在維護轄區平安穩定、促進警民關係和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發揮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2年來,汪駿同志共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8名,破獲刑事案件12起,為民眾解答各種疑難問題300餘件,提供法律援助200餘次,為民眾解危濟困60餘件(次),有效維護了轄區治安安定。他的社區警務室被省公安廳評定為一級警務室,被鎮江市公安局評為和諧警民關係示範點。其本人人先後被評為鎮江市首屆“十佳馬天民式好民警”、全市公安系統優秀社區民警,崗位標兵,“十佳勤廉民警”,並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他的主要事跡是: 紮根社區,潛心鑽研,努力創新社區工作方法

開展民眾工作是踐行共產黨員和人民警察宗旨,熱情為民眾辦事,積極為民眾排憂解難,建立良好警民關係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社區和駐村民警的基本功之一。汪駿常掛在嘴邊一句話就是:“社區就是我的家,我的崗位在社區,社區民眾就是我服務的對象,我得時時刻刻替他們著想!”

西斛社區地處243省道和312國道交界地帶,為南京軍區後勤部駕駛學校73860部隊和二炮飛彈旅73057部隊所在地,社區共轄有自然村9個,常住人口3410人,暫住人口127人,內有企事業單位23家,行業場所5家,社會治安狀況一直比較複雜。6年前,當他剛接手西斛社區工作時,他也曾著急過,憂慮過。熟悉汪駿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親友也勸他換個地方工作。但汪駿卻深信“沒有乾不好的事,只有乾不好事的人”。正是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憑著那種不把工作乾好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勁頭,使他在較短時間裡成為一名基礎工作的能手。

幾年的社區警務工作,汪駿同志總結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層基礎工作法。汪駿同志根據居民在家的時間段不同,提煉出了“分類入戶調查法”。一般情況下,對年齡較大的居民白天進行入戶調查;對白天上班或農忙的居民晚上進行入戶調查;對沒有見過面的居民和工作時間不穩定的居民,先電話預約後進行入戶調查;對家庭特別困難戶多次入戶走訪;特別是外來流動人口的租住戶,容易不登記留宿而漏管,於是他利用早晚對外來人員進行入戶調查,從而確保流動人口採集率。通過逐戶走訪、及時登記,汪駿全面掌握了社區居民的自然情況、機動車信息、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分布情況,真正做到進百家門、認百家人、知百家事,服務百家人。為有效開展安全防範宣傳,他總結出了“以點帶面法”。每月定期在社區警務公開欄張貼社區警方提示或預警信息,把社區內每個月的發案狀況、處理結果、治安動態等告知民眾,他還利用辦理身份證、戶口,調解矛盾糾紛,登記人口信息項目變動等機會,進行安全防範宣傳教育,根據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地向該戶居民了解鄰居情況,宣傳鄰里互助的方法和好處,起到調查一戶、了解一塊、聯繫一片的效果,最後汪駿還會送上一張“警民聯繫卡”。別看這張卡片小,但它卻把汪駿和廣大居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那上面的電話號碼也不僅僅是一串簡單的數字,而是汪駿多年如一日為民服務的承諾。“有事請打我電話,我一定會儘快趕到。”每次送出一張“警民聯繫卡”,汪駿都會對民眾作出同樣的承諾。時間久了,居民不管遇到有什麼急事、難事、喜慶事都愛找他,因為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幫助民眾解決問題,居民民眾把汪駿當成了自己的親人。為強化流動人口管理,汪駿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階梯式”管理辦法,分為“提前介入、規範管理、持續跟進”三個階段。“提前介入”就是對新開工工地,主動登記核實,與工地負責人簽訂責任書;“規範管理”就是對外來人員集中的單位、場所,實行規範化管理,對流動性強、居無定所的,與出租房主聯手,落實法律責任;“持續跟進”就是定期帶領協管員開展流動人口調查,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為準確及時掌握社區治安敏感信息,他有效開展治安信息員“重點物建法”。在“四類人員”中進行重點物建。第一類是“包打聽”,這類居民喜歡走門串戶,關心各種情況。第二類是有威望的長者,這類居民在農村中有一定影響力,且人頭較熟。第三類是從事特殊工作的居民,這些居民在某一領域有特殊技能,民警在他們圈子中接觸的人員較少、信息掌握能力較弱。第四類是單位、場所的從業人員,如個體店主、保全等。通過工作,汪駿落實了120多名民眾信息員開展群防群治工作,這些民眾遍布轄區各個區域,掌握和反饋的“信息”較多,他工作起來自然成了“千里眼”“順風耳”。

情為民系,扶危濟困,傾力服務社區百姓民眾

汪駿總是這樣告誡和要求自己:無論任何時候,都要滿懷深厚的感情善待社區居民民眾,自覺擺正同民眾的關係,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憂、我有所慮;民有所求、我有所助。轄區內每家每戶的情況,汪駿都了如指掌。誰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顧,誰家有什麼困難需要及時幫助,甚至連誰家的電路老化、存在隱患,誰家的陽台上堆的什麼易燃雜物,他心裡都有一本詳細的賬。

有一次,汪駿到轄區一戶貧困居民李洪福家走訪,見已經50歲的老李因下肢殘疾臥病在床,家裡還有一位80多歲的老母親,平時照顧他們娘倆的就只有老李的兩個侄女,有時兩個侄女都要上班,老李和80歲的老母親便沒人照顧,汪駿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從此以後,他就把老李家的事當成是自己的事,經常去老李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兒。西斛村村民佟慶因自幼殘疾並失去雙親,常年來靠政府救助生活,汪俊通過入戶調查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幾乎每月都要去佟慶家看看,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逢年過節都送去生活用品及救濟金。

汪駿有這樣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們看來是小事,在他們的眼裡就是關係切身利益的大事。”汪駿在走訪轄區雙殘家庭蘇德斌家時,發現這位60多歲的老人,老家是蘇北地區的戶口一直沒有遷過來,蘇大爺很是擔心,不知道還能不能重新辦理,汪駿看到蘇大爺年齡已大且身有殘疾,便主動收集相關材料,忙前忙後的為他辦理,當蘇大爺拿到辦好的戶口本以後,感動地說:“不是你這次上門核對啊,我還不知道自己這么多年沒戶口,感謝你及時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誤事了!”轄區內有位段誌慶老人於5年前撿拾了一個孩子,因沒有辦理領養手續,一直未能落上戶口,影響了孩子的上學問題。段老漢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給汪駿打了一個電話,汪駿二話不說就放下手中的工作,親自上門了解情況。在後來的時間內他為了孩子的戶口,沒有少煩神,積極協調區局戶政、民政部門,來來回回跑了一遍又一遍,才使得孩子順利落戶。段誌慶老人對此非常感動,但他根本不知道汪駿下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心思。像這樣的事,汪駿遇到過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對人民民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幫助解決。曾經有人問汪駿:“為了老百姓這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這樣熱情似火地忙碌,到底為什麼呀?”汪駿聽後,咧嘴一笑說:“我是倒過來看的,想想看,還有什麼能比每時每刻分享每家每戶的快樂,更讓人感到開心的呢?社區居民都是我的親人,關心他們不需要什麼理由!”

幫教後進,化解矛盾,竭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做好轄區內刑滿釋放、勞教釋放等人員的幫教工作,使他們逐漸轉化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是汪駿作為社區民警的又一項重要工作。社區裡有個刑滿釋放人員,刑滿釋放後,由於孤身一人,家中原房屋倒塌,居無定所、無任何身活來源,汪駿得知這件事後,為避免此類人員長期無業,再次走上“歪”路,成為不安因素,一方面經常上門同他談心,掌握其思想狀況;一方面與村委會協商,並連同該人的親戚、朋友共同集資近萬元修復了房屋。通過多次的促膝交談,汪駿看出了該人一心想要改過自新,到處為他聯繫工作。但是好多地方都不願意要服刑人員,汪駿可說是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最後好不容易才在轄區內“戰友農莊”飯館為其解決了工作問題。面對這來之不易的工作,該人感動的對汪駿說:“今後我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做人,不辜負汪警官的一番心血”。

有一次,有一位兩勞釋放人員急匆匆地來找汪駿,汪駿熱情的接待了他,原來該人以前所在廠的老房子要拆遷了,需要戶口辦理賠償問題,而他自10多年前兩勞回來以後就把證明弄丟了,至今一直無法辦理戶口。汪駿聽說該人的脾氣很怪,平時和大家的關係都處不好,為了這件事還和現在廠里的領導鬧過,為了避免其出現過激行為,汪駿先對其進行安撫,並答應一定盡全力幫他想辦法。經過汪駿多方聯繫,還親自開車到20多公里外的句容監獄那邊去幫他補開證明,當汪駿將所有證明全部補齊後,還幫他辦好了戶口,該人拿著補辦好的戶口,緊緊地握著汪駿的手,含著淚說:“這么多年了,只有汪警官真心為我好!謝謝你!”。在他的轄區內共有4名監管對象、10名重點人口,汪駿在他們身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們當作家裡人對待,千方百計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他們對汪駿是感恩戴德,但汪駿卻覺得沒什麼,他說:“促進社區和諧是我的職責,讓曾經失足的人重新振作起來是我最大的心愿。”

近年來,社區經濟狀況不斷好轉,開發、投資的項目也不斷增加,高資開發區先後引進大、中型企業入住西斛社區。在地方經濟發展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矛盾糾紛。針對這些矛盾糾紛,他採取“先入為主”的方法,就是發現矛盾苗頭就先上門了解,同時進行規勸調解,然後聯繫相關人員進行協商,緩解和化解矛盾,常常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遇到矛盾激活,積極主動的方法,第一時間達到現場了解情況、穩定情緒、分清主次、組織協調。通過工作,在同事們的協助下,他先後成功處置化解了因粉塵、噪音污染、牛糞氣味、水質的污染以及征地拆遷等矛盾引發的上訪、堵門、阻礙施工等各類群體性事件18起。汪駿就是這樣盡心盡力地為老百姓做事情,但對自己的事情,卻很少放在心上。他在青海那邊就患上了鼻炎和咽炎,一年總要發作好幾回。有幾次遇到專項行動,所領導不安排他參加,他卻主動請戰。有一次在值班時,病情突然發作,他只好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馬上要他做手術,然而做了手術7天后,他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幾年來,汪駿同志在社區兢兢業業,無私地奉獻,忘我地工作著,西斛社區案件下降,治安平穩,人們安居樂業,環境的改善傾注著汪駿同志無數的心血,村幹部、民眾都誇獎說:“他是我們村的好警官,黨的好兒子,人民的貼心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