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1883~1944)

汪精衛(1883~1944)

1922~1923年,孫中山籌備改組中國國民黨,制定三大政策。 1928年11月,陳公博等在上海成立改組派,汪被舉為首領。 1931年,汪糾合各派反蔣勢力,在廣東另立國民政府。

汪精衛(1883~1944)

正文

汪精衛(1883~1944)國民黨副總裁,親日派首領,後墮落為漢奸。名兆銘,字季新。1883年5月4日(清光緒九年三月二十八)生於廣東三水。汪幼讀四書,十八歲應番禺縣試,中秀才。1903年官贊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法政大學,學習憲法和政治理論,開始萌發反清思想。1905年參與組建同盟會,被舉為評議會議長,一度主編《民報》。1905~1906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期間,汪曾發表一系列文章,宣傳革命主張,抨擊清政府和改良派,產生了積極影響。1907年隨孫中山赴南洋,設立同盟會支部、辦報、募集捐款。 1910年3月,謀炸清攝政王載灃,事泄被捕,被判處終身監禁。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汪出獄並結識袁世凱。在袁的指使下,與楊度組織“國事共濟會”,呼籲停戰議和。12月,充當南方議和參贊,參與南北和談,主張孫中山讓權,推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於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誌。1921年孫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汪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次年任總參議。
1922~1923年,孫中山籌備改組中國國民黨,制定三大政策。汪最初表示擁護,但反對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1924年 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汪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11月,隨孫中山北上,圖謀召開國民大會、抵制軍閥專政。1925年 3月孫病危,汪代為起草遺囑。孫中山病逝後,廣東政府於1925年 7月改組,汪被舉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1926年 3月,中山艦事件後,汪辭職赴歐洲。1927年 4月初回國。他一度以國民黨左派的面目主持武漢國民政府。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汪也於 7月15日發動政變,殘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與南京國民政府合流。1928年11月,陳公博等在上海成立改組派,汪被舉為首領。1930年汪聯合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共同反蔣。失敗後,潛逃香港。1931年,汪糾合各派反蔣勢力,在廣東另立國民政府。“九·一八”事變後,全國人民一致要求各黨派共同抗日。蔣、汪再次合作,1935年11月國民黨召開四屆六中全會,汪被刺受重傷,出國就醫。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後返國,準備乘機取代蔣介石出掌政權。蔣回南京後,汪出任國民黨政治委員會主席。
1937年 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汪被舉為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國民參政會議長,黨、政權勢均在蔣介石之下。在汪周圍早已聚集了一批隨時準備向日本投降的民族敗類,他們宣傳抗戰必敗的投降主張。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淪陷,汪精衛屈服於日本侵略者的軍事進攻和政治誘降,12月潛逃越南,發表“艷電”,公開投降日本侵略者。1939年 5月,汪精衛等赴日,與日本當權者直接進行賣國交易。回國後於 8月在上海秘密召開偽國民黨第六次代表大會,宣布“反共睦鄰”的基本政策。12月,與日本特務機關簽訂《日華新關係調整綱要》,以出賣國家的領土主權為代價,換取日本對其成立偽政權的支持。1940年 3月,汪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汪任行政院長兼國府主席。他對內殘酷殺害愛國人民,搜刮民脂民膏;對外支持日本的侵略戰爭,並追隨日本參加德、意、日《國際防共協定》,為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效力。194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病死。
參考書目
 黃美真等:《汪精衛集團投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雷鳴:《汪精衛先生傳》,政治月刊出版社,上海,1943。

配圖

汪精衛(1883~1944)汪精衛(1883~1944)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