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為民[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汪為民[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汪為民[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汪為民,男,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2008年11月,當選為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

基本信息

遭遇傷殘 不曾因利忘了“恩”

汪為民[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汪為民[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1987年臘月27日,時任黃石飲料廠辦公室主任的汪為民,在因公趕赴深圳的途中突遇車禍,經過三天三夜的搶救,在魔魘里搶回了生命的靈魂。甦醒過來的汪為民感受到了自己的呼吸,很慶幸。然而,幸運中的噩耗再次刺激他的耳部神經,他將接受雙下肢斷裂了13處、6個關節壞死了4個的殘酷現實。在醫院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裡,十上手術台,承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汪為民疼痛而不悲痛,失望而不絕望,從手術台上“站”了起來,憑的就是一種堅定不移的人生信念。

廠領導安慰他說:“你是因公致殘,廠里會養你一輩子的”。汪為民十分感激領導的關心,但他不因廠里承擔他的一切生活,就放棄自己的人生抱負。他說:“下肢雖然殘了,但還有雙手和大腦,怎能成為廢人呢?”就在養傷的時候,在黃石飲料廠工作的20年、現年34歲的汪為民報考了湖北電大行政管理專業。一位大齡的大學生,一位雙肢殘疾的大學生,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他從不遲到、早退、曠課。1992年,他依靠一對雙拐走完了三年大學生涯,以驚人的毅力和優異的成績圓滿地完成了學業,成為當年黃石地區唯一的“湖北電大優秀畢業生”。

1993年,汪為民拄著雙拐回到廠里繼續從事他所熟悉的企業辦公室兼深圳外資經理工作。他比往年多了一對拐棍,也多了一份敬業。由於他出色的表現,當時深圳中航公司(部屬企業)欲以重職厚祿為餌“挖”他去,汪為民深感企業對自己“恩重如山”,身負幾百人的希冀,肩扛領導的期望,不作貢獻反而“跳槽”豈不是背信棄義之小人?汪為民婉言謝絕。

真是因禍得福,喜事連連。上世紀九十年代,一位港商紀老闆看中他的才能,欲以一輛小車、兩室一廳住房加上20萬元年薪的待遇邀他加盟,這不僅在當時,如今也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數字。然而,汪為民仍不為所動。他坦言:“廠里為我治療重傷耗費巨資,我欠下了一筆心債。你如果想用我,就來黃石辦企業吧!”港商被汪為民的無私精神所感動,欣然答應與黃石飲料廠合資成立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就在汪為民去深圳與紀老闆簽契約那天,經過武昌火車站地道時,雙拐一滑,滾下了十幾級台階。是打道回府,還是繼續南下?汪為民咬了咬牙,讓同事背著他上了火車,第二天到達深圳。看到傷殘的雙腿腫得連褲子都脫不下來,港商感動萬分,慷慨出資400萬元。就是在他積極斡旋下,1993年,香港合資的黃石珍珠果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汪為民成為該公司總經理。

自強不息 心血澆成“珍珠果”

該公司創建之初,時遇國家“銀根緊縮”,國內飲料市場直線滑坡,國際大品牌聯手搶占中國市場。剛建起的飲料食品要在國內外飲料行業競爭白熱化的夾縫中生存,擺在眼前的兩件事是亟需解決的:一是需要啟動資金。公司要實現大發展,就要投入新的生產線,這需要相當的資金來支撐。為了10萬元借款,汪為民拄著雙拐一個星期21次爬上銀行的4樓,5次奔赴武漢,雖最終集款成功,但過程艱辛,委屈連連。他的淚只有往肚子裡咽;二是開發新產品。汪為民以敏銳的目光,商人的睿智,研究分析市場空隙,尋找新的產品契機。皇天不負苦心人。一種新奇的果粒吸引了汪為民“饑渴”的眼球。他帶著新奇事物的種種疑問,三下廣州中科院華南植物所,請教行業專家教授,終於得知了該果粒的功效及作用。他得知:如果製成飲料,將成為國內首創的一種新的奇特植物健康飲料,前景無限。回“家”後,他召集技術人員致力研發,“珍珠果”終於誕生了。

然而,揪心的是“珍珠果”飲料投放市場反映冷淡。原因是“珍珠果”這種新奇事物對廣大消費者來說是一位“外星來客”,根本不了解。在緊急關頭,汪為民“腦筋急轉彎”,便想到了用傳統的中國小食品——米酒作為載體,與珍珠果形成“合力”,珍珠果米酒隨之誕生。後來的市場效應證明,這種捆綁式的發展思路是成功的,給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4年深秋,商業部、輕工部、外國專家局、國家專利中心、商檢局等6大單位,應世界各國駐中國商務代表要求,從全國各地評選“中國一絕”產品。汪為民一行5人帶上自己的產品和申請材料,晝夜兼程趕赴北京。他因勞累雙腿發炎,不顧同事們的勸阻,硬是準時趕到了會場。經過來自全國眾多新興產品的激烈角逐,最終評選的“中國一絕”產品中有汪為民等人帶來的產品“珍珠果米酒”。當汪為民捧著鄒家華副總理親筆題詞的“中國一絕”獎盃時,熱淚盈眶,嘴唇顫抖著但說不出一句話來。汪為民告訴記者:“只有激動的眼淚才能表達一切,獎盃給了我們以肯定。所有的曾經咽下肚裡的淚水此時一瀉千里。”

獎盃是對品牌的肯定,對一個階段的成績的讚賞,真正的發展,需要把品牌推向全國甚至更大的領域。汪為民審時度勢,拖著一雙殘疾的雙腿,同企業銷售人員一起跑遍全國,一道風餐露宿,一年中有200多天以上都在外地度過。汪為民感慨地說:“搞推銷的人,就要有‘被人從門裡趕出來,再從窗子爬進去的精神’”。國內市場被打開了,具有新、奇、特三大優勢的珍珠果米酒如日中天,品牌越來越響,銷售額逐年遞增,從1993年創業初期的206萬元到上世紀末的近億元。在全國飲料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創造了人均利稅10餘萬元的奇蹟。

鐵腕改制 無私無畏收“爛攤”

2002年初,有著50年歷史的地方國有企業——黃石南極雪集團公司因歷史原因陷入困境,汪為民受命於危難之際。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與幾個同事一起將負資產5700多萬元、700多名職工的特困企業擔子接了過來。人們都說這是個“爛攤子”——近千萬元的企業應收款、250多名職工工資無著落、企業內部親族關係複雜、管理混亂。

無私便無畏,無欲則剛。汪為民從全局利益出發,全面展開經濟秩序的整頓。這一下可炸開了鍋,原來舉雙手推薦汪為民站出來接管企業的人,一涉及到個人利益,全翻了臉,要挾、謾罵、砸辦公室、動刀子全都使出來了。汪為民採用民眾代表清查、核對、公告等公平、公開、公正的辦法,終於打開了僵局。經過調查分析,管理混亂的根源在於企業產權制度。

企業改制勢在必行!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公司班子的全體領導經過認真、細緻的研究,作出了公開出讓企業股權的決議。在此形勢下,汪為民組織了5名同道者,從社會各方融資了數百萬元,依法、依程式獲得了珍珠果的控股權,他個人占有51%的股份。之後,他們及時運用這筆資金支付歷年欠下職工的各項保險、醫療等費用,又變現土地全面解決700多名職工的安置問題,發放了拖欠兩年的職工工資,挽救了珍珠果品牌和飲料產業。從此,國有企業變成了股份制企業。在大刀闊斧的改革中,作為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汪為民忍辱負重,他相信,總有一日,當大家回頭再看時,一定會有一個公正的評價。

重建平台 產品進入“大循環”

2003年,在通過改制實現內部安定團結後,汪為民確立了新的發展戰略:實現珍珠果品牌由單個米酒品種向一個飲料產業的跨越。

汪為民再次撐起沉重的雙拐,東進西挺,南下北上,摸清全國各地農副產品的生產形勢,帶上寶貴的資料回“家”,與自己的同伴們徹夜長談,反覆分析,最後決定在農副產品深加工這一領域進行創新。汪為民將制定出的詳細的可行性發展計畫和申請書,遞向國家發改委申請立項。國家發改委批准了,他們的農副產品深加工示範工程正式立項,拿下了總投資1.2億元的珍珠果新工廠建設立項。

這一年,企業完成了一次產品創新,增加了產品種類和發展疆域。緊接著,為擴大產業規模,積極籌建新廠房。2005年下半年至今的一年時間,黃石港區洋浦路一片45畝的爛泥池變得鬱鬱蔥蔥,一座總投資高達7000萬元,占地45畝、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工業廠房平地崛起。

當下,企業以“珍珠果”為主打品牌,同時加工珍珠系列果汁、碳酸飲料、乳類、功能飲料、純淨水、茶飲料及玻璃瓶、PET、易拉罐、一次成型包裝等計6類100多個品種,成為我國華中地區品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飲料專業生產加工基地。藉助珍珠果品牌的資源,擴大自有品牌,踏出左腿的同時,快速地邁出了右腿,即利用資深的生產加工技術優勢和先進設備工藝條件,走OEM、ODM之路,與大品牌、大企業聯合。總經理汪為民介紹說:“我們現在是兩種形式發展,一是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擴大品種;二是利用自有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優勢,吸引外商,跟國際商業機構合作。比如跟零售巨頭沃爾瑪、泰國正大集團易初蓮花等大超市和知名企業採取貼牌、定牌方式發揮產能,把企業做大。現在企業追求的就是龐大的市場份額和應該享有的所得利潤。”

據了解,該公司全體員工經過10年的打拚,創造了飲料領域“中國一絕”、“華中第一”的形象,產品由原來的珍珠果米酒單一品種發展到擁有茶、果汁、功能飲料、乳汁、碳酸飲料、純淨水6類100多品種。該公司擁有6條具有國際先進水準全自動飲料的生產線,年生產規模達到10萬噸。在北京、上海、深圳、長沙、武漢、南昌、合肥等發達城市占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與零售巨頭沃爾瑪、泰國易初蓮花、西班牙迪亞、上海聯華、武漢中百等共舞,進入國際大型超市的各個流通環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