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應銓

汪應銓

汪應銓,字度齡,又字杜林,號梅林。清休寧縣梅林人,寄籍江蘇常熟。康熙五十七年(1718)狀元。由翰林院修撰官至五品左春坊贊善。擅長書法,曾主編《湖廣通志》和《江南通志》,著有《閒綠齋文稿》和《容安齋詩集》。

基本信息

人物傳

杜林,號梅林江蘇常熟人。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狀元,官贊善。工小楷。《昭代尺牘小傳、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

應銓(生卒年不詳),字度齡,一字杜林,江蘇省蘇州府常熟縣(今江蘇蘇州常熟)人,原籍安徽省徽州府休寧縣(今安徽黃山市休寧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戌科狀元。

“狀元雖好卻非郎”

汪應銓中狀元時,已人到中年,家中早有妻子兒女。但新科狀元的名頭太大,居然誘得待字閨中的姑娘主動相求。據袁枚《隨園詩話》和徐卓《休寧碎事》記載,當時,京城有位粗通文墨的陸小姐,平時最愛讀小說、彈詞曲本,羨慕狀元的才華與風采。那一天正在閨房看書,忽聽得街上一陣鑼鼓喧鬧之聲由遠到近,忍不住掀開窗簾窺望,只見一片人海,隱約知道是新科狀元胸戴紅花騎馬遊街,雖然看不清狀元郎胖瘦,心中卻騰騰燃起愛之火。於是毛遂自薦,托人傳話說願意為汪狀元之妾。經人撮合,不久兩人就拜堂結為百年之好,洞房花燭之夜,新娘挑開頭巾,瞥眼偷看新郎官,不禁訝然失聲,沒想到自己朝思夜想的狀元郎竟是一個腰粗背闊、身高體胖、年近半百的麻臉漢,與平時書中讀到的英俊瀟灑的風流才子相去竟如此之遙,心裡十分懊悔。可汪應銓對此全然不知,喜沖沖應酬賓客,飲酒過量,回房後嘔吐不止,將嶄新的衣被吐得一塌糊塗,倒在床上竟沉醉不醒。陸小姐一氣之下,竟懸樑自盡。訊息傳出,一時街巷議論紛紛。有惡作劇者,居然題聯嘲弄:“國色太嬌難作婿,狀元雖好卻非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