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忖芝

汪忖芝

汪忖芝,作家。甘肅慶陽市西峰區彭原鄉人,8歲上學,13歲輟學。19歲結婚。21生孩子。32歲進城打工。35歲出版30萬字長篇處女作《掙錢》,掙錢》榮獲第三屆“敦煌文藝獎”三等獎。2003年,出版35萬字長篇民俗小說《黃土女女》,《黃土女女》榮獲《中國人口文化獎》銅獎,第五屆“敦煌文藝獎”;2012年出版39萬字長篇歷史小說《西部草莽》,《西部草莽》榮獲第七屆“敦煌文藝獎”三等獎。在《中國作家》等雜誌發表中短篇小說若干。同名小說《黃土女女》被拍攝成23集電視連續劇,2013年3月7日在新疆衛視“熱播劇場”首播。

基本信息

少年輟學

你

基本信息:汪忖芝出生於西部農民家庭。由於家庭極端貧困,上到初一就被迫輟學。14歲給生產隊放羊掙工分。17歲分田到戶後,在家務農。當過村婦女主任。做過小買賣,開過飯館,當過勤雜工,倒騰過煤炭,沒有固定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幾十年來為生活東奔西跑,漂泊不定。雖生活狀態不是甚好,但多年來在艱難困苦中堅持自學和創作,先後在《中國作家》、《飛天》等省內外刊物發表中短篇小說和散文多篇。還參與過兩部電視劇的寫作。

文學之夢

輟學後,汪忖芝就成了生產隊的一名年齡最小的社員。那年,她13歲。由於年齡太小,乾不動一些推拉打碾的活兒,生產隊就叫她放羊。她身在山坡上,心卻在學校里,每天望著高高的山巒,遠遠的地平線,心裡充滿了憂鬱和迷茫。特別每當路過學校,聽到校園傳出的歌聲時,都會禁不住淚如雨下。她不止一次地捫心自問:難道這一輩子就這樣完了嗎?那年月,中國女排第一次站在了世界的領獎台上;張海迪自學成材的事跡家喻戶曉。這些來自社會的感人事跡總是不間斷地撞擊著她的靈魂。儘管失落和無望的心情控制著她,但她內心總蟄伏著一種愛,對學校的愛,對知識的愛。

張海迪的精神終於喚起了她生命的靈光,也使她產生了新的動力——那就是自學。她想,即使不能像張海迪那樣獲得大學文憑,但起碼要和那些在校的學生處在同等的地步!於是,她從字典學起,從頭到尾地背字典,詞典,遇到生澀難記的字詞,她就做成卡片,隨處張貼,強迫自己理解。命運之神雖然使她整天行走在羊群、山坡、田野和鍋台邊,但她的心在高高的天上,她的夢始終翱翔在天的那一邊。

一次,她舅舅來看她時,她就把自己寫的一篇不倫不類的東西給舅舅看。舅舅一看這厚厚的稿紙,覺得不可思議。他鼻子一酸,落淚了。從此,舅舅給她借來了大量的書籍,其中不乏有中外文學名著。在如饑似渴的盲目閱讀中,她發現有一部描寫山區生活的小說和她身邊的生活相似得驚人,簡直使她愛不釋手。從那時起,汪忖芝的文學夢不知不覺地誕生了。當年,她16歲。16歲的汪忖芝有了一個當作家的信念!17歲那年,她寫出了第一個短篇小說,寄到刊物後,編輯給她的回信是:語法不通,文理不通,小說更不通!三不通成了她創作上的障礙,給她帶來了強烈的自卑感。但她內心發誓:我一定要跨越這“三不通”!一定要寫出像樣的作品!一年兩年不行,那就放十年二十年吧。

19歲那年,汪忖芝結婚了。對於生活在黃土地上的一位農家女子來說,結婚之前也許還都有點絢麗的夢想,一旦結婚,就只有面對嚴酷而實際的現實生活了,但是,在勞作之餘,在推行家庭日子之間,在撫養孩子的歲月里,她的生活充滿了心酸、坎坷和挫折,她的容顏和思想觀念有所改變,但對文學的愛始終沒有改變。她覺得,惟有創作,才能她的宣洩心情,寄託她的精神。一次,她的兒子曾對汪忖芝的哥哥說道:“從我能記事的時候,我就發現我媽媽寫著東西,現在我都上國中了,我媽媽還沒寫成功。

1995年,汪忖芝終於寫出了35的小說《掙錢》。這部書的稿紙用了一千三百多頁,但她修改和抄寫過的稿紙就裝了一蛇皮袋子,大約幾萬頁。

圓夢出書

1999年,汪忖芝的《掙錢》一書像個難產的嬰兒一樣誕生了。敦煌文藝出版社把《掙錢》一書作為該年度重點書目,推向了全國。屈指一算,汪忖芝從自學語法知識到文學創作,整整用了20年時間。處女作《掙錢》被評審甘肅省第三屆“敦煌文藝獎”。

2002年,首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在西峰召開。以“民俗研究”為題的研討會也在這個節會期間進行。聽說有來自北京等大學的教授參加會議,汪忖芝在會議途中溜進了會場,旁聽了專家的講解。絢爛的民俗產品和專家的講解給她帶來創作的靈感,過後,她就開始了《黃土女女》一書的寫作。

2003年,《黃土女女》一書與讀者見面了。2004年,《黃土女女》被評審第十屆“中國人口文化獎”,2005年,被甘肅省委宣傳部和省廣電局列入重點電視劇拍攝項目。2008年3月15日,23集電視連續劇《黃土女女》在西峰開機。2009年1月,《黃土女女》被中央電視台列入09年播出計畫。

在拍攝《黃土女女》的過程中,汪忖芝根據自己幾年的沉澱和參加編劇時的一些學習和體驗,將《黃土女女》小說重頭到尾地寫了一遍,由原來的25萬字增加到了36萬字,修訂後的《黃土女女》比以前厚重了許多,引起了文學界一些人士的高度關注,做出了這樣的評價:“獨特的生活,奇特的視角,鮮活的人物;作者用心血、淚水和智慧耕耘出這片神奇的、僅屬於自己的“文學特區”,每個讀者走進來都會驚嘆不已”

“作品敘述節奏徐疾得當,通過一家人心靈的微妙變化,折射出中國農民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文化的變遷,可以說是一部中國農民三十年的精神史!作者寫得沉重、厚重、深重,文筆紮實有力,細節描繪綿密而質底輝煌,人物性格邏輯坐得很實,遵循堅實的生活依據,這一切得之於作者厚實的生活底子。”

2009年2月,修訂版《黃土女女》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3月,她的中篇小說《地氣》將由《中國作家》刊物發表。另外,體現黃土高塬男人精神核心的長篇小說《黃土魂》和三個中篇小說將在年內完成和發表。

雖然汪忖芝沒有固定的工作,固定的經濟來源,生活很不穩定,加上供著兩個上大學的孩子,其艱難度就可想而知了。但為了鞏固她的文學夢想,她只能在這個曲折而窄小的文學之路上繼續跋涉。期望通過創作,來提升慶陽的知名度;通過創作,留下她個人的一點痕跡。她認為無論這個痕跡大與小,深與淺,都是她為之奮鬥的目標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