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雄生

解放後,潛逃上山,組織“閩浙贛反共救國軍”,繼續與人民政府為敵。 解放後,潛逃上山,組織“閩浙贛反共救國軍”,繼續與人民政府為敵。 回鄉後,江雄生依憑兄長江瑞聲的勢力,出任堡里鄉鄉長。

人物簡介

江雄生(1916~1951),別名瑞強,又名雄聲。解放前,他搜刮民財,壓迫民眾。解放後,潛逃上山,組織“閩浙贛反共救國軍”,繼續與人民政府為敵。其父江樂天是福建軍閥郭錦堂部參謀長,曾任永安縣長。

生平事跡

江雄生,民國5年(1916)出生於清流縣四堡里江坊村。解放前,他搜刮民財,壓迫民眾。解放後,潛逃上山,組織“閩浙贛反共救國軍”,繼續與人民政府為敵。
其父江樂天是福建軍閥郭錦堂部參謀長,曾任永安縣長。民國17年江雄生畢業於江坊國小,翌年進入清流師資養成所肄業。民國25年,由其兄江瑞聲保送到福建省警官訓練所第一期受訓。結業後,派往龍溪縣警察局任督察員,由於與駐軍軍官爭風吃醋,發生毆鬥,幾至喪命,被迫潛逃,後被降職改任寧化縣警察局巡官,曹坊代理警察所所長,直至民國29年始返家鄉。
回鄉後,江雄生依憑兄長江瑞聲的勢力,出任堡里鄉鄉長。從此,廣交官僚、軍閥,收羅槍枝彈藥,成為堡里鄉一霸。民國31年,暗中支持馬永壽、馬勛碩,聯絡江俊彬匪徒洗劫長汀四堡鄉公所,打死該鄉正副鄉長,劫走各種槍枝20餘支,這些槍枝,大部分落在他手中。事後,殺人滅口,先施計殺死江俊彬兄弟,翌年又派人刺殺馬永壽和馬勛碩。
為搜羅槍枝,江不擇手段,首先是一律收繳境內私人槍枝,不繳交的被逼得家破人亡。其次是,沒收境內各氏族三代以上的祖宗嘗產,作購槍經費。還強迫各保出錢買槍,經過多方積攢,實力大增。頂峰時期,擁有人槍四百,獨霸堡里天下。從此,肆無忌憚,橫行鄉里。國民黨政府覺察之後,欲斬其羽翼。民國34年,曾將其免職,改任鄉民代表主席。然而,江雄生處心積慮,製造事端,連續趕走兩任鄉長。至民國37年,將侄兒江煥奇推出任鄉長,繼續將堡里鄉變為他的獨家天下。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勝利渡江。同年10月間,清流成立自衛總團,江雄生任副總團長,後受編為福建省保全第七團出任團長,實際操持全縣軍政大權,濫用總團名義,四處搜羅土匪,將長汀四堡鄒良洪等數十人,長短槍六七十支拉到清流整編,從而擁有三百六七十人。還繼續糾集鄰縣匪幫,組織所謂“閩、浙、贛反共救國軍”,由國民黨軍統特務頭目唐宗委其為副司令。
長汀解放後,江雄生在連城、長汀邊境騷擾。1949年9月18日,長汀縣長游榮長調集解放軍百餘人,直搗江坊,擬將其一舉殲災。江部獲悉,狼狽逃竄。從此,率匪眾潛入深山,盤踞永安安砂兩個月,解放軍派兵進剿後,又潛回清流、連城邊境。1949年10月,國民黨清流縣縣長黃乃升為首,組織其國民黨政府全體軍政人員向人民解放軍投誠,江卻突然改變主意,不參加此一光明舉動。
1950年春,清流解放後,各地匪徒紛紛下山向人民解放軍繳械投誠,唯江雄生負隅頑抗。同年4月中旬,江獲悉人民解放軍剿匪部隊261團主力他調,僅留少數部隊駐防,便聯合長汀的盧親義、曹檀遠陽連城的羅小儒、肖騰光、鄒良洪等股匪,集結人槍380餘,由連城石羅角傾巢出犯,襲擊堡里鄉人民政府,當時駐鄉縣大隊和鄉隊民兵只30餘人,在敵我力量十分懸殊的情況下,由於機智勇敢,沉著應戰,經過半天激戰,擊斃匪中隊長江仰青等5名匪徒。
江雄生不甘心失敗,當年8月上旬,派親信匪徒30餘人黑夜潛回江坊,殺害積極參與剿匪的江瑞友等3人;8月26日,又在長校將軍廟襲擊從江坊往長校採買柴菜的8名解放軍戰士,再次製造流血事件。
隨著人民政權的日益鞏固,剿匪力量的加強,民眾覺悟的提高,軍民密切配合,江雄生眾叛親離,經過幾次戰鬥,江的得力幹將江振東等一一被抓獲,最後只餘下他和兩名親隨龜縮在江坊點石寨岩洞,由於全部道途被封鎖,糧食斷絕,無法苟活。一名貼身衛兵在人民政府政策的感召下,終於放下屠刀,選擇自新之路,於1951年三月初一日趁另一個衛兵下山取米未回之際,將江雄生擊斃,然後,攜帶槍械向長校區政府投誠。江雄生罪惡的一生就此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