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步行街

江陵步行街

江陵步行街,是江陵縣的繁華地段,逛街購物的天堂。古語有云,千里江陵一日還,名不虛傳。

百科名片

江陵步行街始建於公元1975年京太鐵路建成通車後,帶動了太原商業的發展。當時的街道以苑陵街為界,南名天中里,北名江陵街,並沿用至今。
江陵

掠影

經歷了太久的企盼,背負太原市民殷切的希望,在萬眾矚目中,太原市江陵步行商業街緩緩拉開了帷幕。
位於苑陵街西段的江陵商業步行街銅牌標誌竣工當日,便引來了眾多市民駐足觀望。這座銅牌高6.6米,寬2.9米,重2.5噸,通體金黃,是目前“全國第一標誌銅牌”。支撐柱為兩隻鋼架結構斗形柱,中間為飛躍而起的巨型銅牌。該標誌造型由古代布幣演變而來,吸取古代布幣精華,運用現代雕塑工藝和環境裝置藝術,塑造出別具一格的步行商業街標誌。我們知道,商業的發展始於物與物的交換,交換的發展產生了從商品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第三種商品------貨幣。幣材的發展,也經歷了牛、羊毛、貝殼、布幣、銅幣、銀、金、紙幣發展等形式。

標誌

矗立在江陵步行商業街的貨幣造型,不僅寓意著商業、貨幣發展的歷史,更顯示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鮮明的時代特徵。
銅牌正面所書“江陵步行商業街”中的陵系鍾繇《薦季直表》中的原字,是書法藝術重神韻而輕形的表現。 。
鍾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於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其書法成就經常被人稱頌,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河南歷史上最負盛名的書法家。我們查閱了歷史上知名的河南籍書法家,有漢代的蔡邕、許慎,北朝的鄭道昭,清朝的王鐸。蔡邕真跡因年代久遠,早已失傳,現存均為後人摹本;王鐸則為舊明降臣,取其字跡不妥;而鍾繇德高望重,功勳卓越,其書法造詣甚高,文帝曹丕曾賜鍾繇“五熟釜”(一種器皿),而且親自作銘文曰:“於赫有魏,作漢藩輔。厥相惟鍾,實於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處。百僚師師,楷茲度矩。”其所書《薦季直表》藝術成就很高,元代陸行直讚美此表“高古純樸,超妙入神,無晉、唐插花美女之態”,為“無上太古法書,天下第一妙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