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010年始,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健康信息,用《轄區居民健康評估報告》的形式列印出來發給居民本人。 檢驗標本集中送檢,在節約了社區衛生機構的人力、物力的同時,最主要的是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質量。 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截止目前已送檢血液標本5100餘人份,檢驗結果均通過網路直接導入患者健康檔案。

天津市河北區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把創建活動作為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的重要抓手,按照《天津市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標準》從每一個細節著手,促進機構硬體建設、強化內涵建設,各項工作在全區考核中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並形成了中心的工作特色,現匯報如下。

基本情況

天津市河北區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於1982年5月,由政府直接舉辦。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共7個居委會。2010年底轄區常住人口為49024人,其中常住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9392人,占常住總人口的19.16%。
目前中心共有職工94人,其中在編在崗65人、返聘11人,外聘11人,天津市醫源公司7人。共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73人,衛技人員占中心職工總數的78%,其中副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12名(中醫類別主治醫師3名),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公衛醫師1人,主管護師17名,執業護士26名(護師22名、護士4名)。取得全科崗位培訓合格證書的醫護人員37人,全科崗位規範化培訓2人,藥學人員11人,其它衛技人員7人。

工作特色

天津市河北區衛生局近年來始終把創新管理機制,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標準化、規範化管理作為全局的重點工作常抓不懈。河北區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認真貫徹和執行區衛生局有關精神,在服務模式方面,實施家庭責任醫生制;在提高醫療質量管理方面,檢驗標本集中送檢;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給參加體檢的6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健康評估報告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近年,河北區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先後獲得了天津市市級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天津市計畫免疫示範預防接種門診、天津市婦幼保健衛生先進集體,全科門診、藥房、婦產科等多個科室、社區站及多名醫務人員獲得“誠信科室”、“誠信個人”稱號。
(一)實施家庭責任醫生制
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河北區衛生局印發的《關於實施家庭責任醫生制的工作方案》要求,認真制定了本中心《家庭責任醫生制實施細則》,根據“分片負責、團隊合作、責任到人、服務到位”的總體思路,組建了7個家庭責任醫生團隊,每個責任團隊配置了2名家庭責任醫生和1名責任護士。通過家庭責任醫生制的實施,明確了家庭責任醫生的工作職責、服務內容和服務項目,使得社區醫生的工作素質、工作能力、責任心得到了提高。當居民有健康問題時,可首先從家庭責任醫生那裡獲得就醫指導或健康服務,然後依據家庭責任醫生的意見,確定是否到上級醫院就診,減少就醫盲目性,提高服務的連續性和協調性。同時家庭責任醫生承擔著基本醫療和社區公共衛生項目任務,對於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檔案,全面掌握居民個人及家庭健康狀況,針對出現的健康問題及時採取干預措施等具有重要作用,使責任醫生真正成為了社區居民的“健康守門人”。他們計畫利用3-5年的時間,不斷完善家庭責任醫生制,採用這種服務模式推動社區服務水平的提升。
(二)認真落實社區公共衛生項目
河北區社區公共衛生項目考核,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體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優良的工作業績源於中心以老百姓滿意為目標,注重細節,真抓實幹。
一是發放居民健康評估報告。2010年始,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健康信息,用《轄區居民健康評估報告》的形式列印出來發給居民本人。這一舉措,促使責任醫生必須認真核對居民健康信息的準確性、健康查體結果的正確性,有利於保證健康檔案質量,有利於更好地落實居民健康查體告知工作,而且對提高責任醫生的知曉率,增強轄區居民接受社區公衛項目的主動性均有明顯的效果。2011年,在認真進行健康管理的基礎上, 在每位60歲以上老年人參加健康查體後,均給其發放一份《轄區居民健康評估報告》。該報告不僅有家庭責任醫生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評估、心電圖、血常規、肝功、腎功等健康查體信息及報告單,還具有個性化的健康保健方案。截止10月10日,中心共發放《轄區居民健康評估報告》5100餘人份,深受廣大居民的認可和好評。
二是注重與管理相對人的信息通暢。由於近年通信行業的快速發展,居民的電話變化頻繁,常常造成持續性服務的困難。特別是今年小靈通升級,許多居民電話發生變化。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採取了雙號聯繫的方式,在為轄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老年人健康查體或者提供其他服務時,動員居民提供兩個聯繫電話,在健康檔案中除填寫居民本人聯繫電話外,還填寫聯繫人姓名及電話,保證了溝通的順暢,也落實了項目管理中有關及時更新健康檔案信息的要求。
三是檢驗標本集中送檢。老年人健康查體,特別是輔助檢查是公衛項目中最受歡迎的內容。隨著天津市衛生局逐步增加輔助檢查項目,河北區各中心更加重視加強輔助檢查質量管理。2011年,按照市衛生局部署,河北區衛生局率先實行了集中送檢,河北區第一醫院(區屬二級醫院)承擔各中心生化檢驗工作,負責試管等耗材的統一採購發放及標本的收集。要求各中心採集檢驗標本時,準確在試管上貼上列印條碼,標識受檢人信息,並通過規範化流程送至區檢驗中心。要求檢驗中心接到標本後,讀取受檢人條碼信息,在檢驗完畢後,通過網路當天給各中心傳回檢驗結果。檢驗中心負責進行室內質控,參加天津市室間質控,保障檢驗質量。
檢驗標本集中送檢,在節約了社區衛生機構的人力、物力的同時,最主要的是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質量。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截止目前已送檢血液標本5100餘人份,檢驗結果均通過網路直接導入患者健康檔案。隨著集中送檢及檢驗項目的增多,中心的服務能力得到了加強,檢驗陽性率有所增加,廣大居民在社區就能享受到二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水平,百姓獲得了真正實惠。

創建效果

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有特色,但也有不足,在自查自評的基礎上,結合天津市及河北區衛生局檢查評估反饋的情況,逐條進行了整改。一是規範並落實醫療質量管理制度、人員聘任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等管理制度等,使每項工作有章可循,使每個崗位責任明確。二是投入經費,調整國醫堂、康復室等科室的布局,重新製作科室分布示意圖、醫生簡介和服務項目等公示牌,完善軟硬體建設。三是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加強科室和社區站人員的月考核。
通過開展創建活動,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項工作水平普遍得到提升,在醫藥總收入有所增長的同時,藥品收入下降了26%,醫藥結構趨於合理;國醫堂引進了中頻康復等項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廣大幹部職工把創建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工作動力和榮譽,形成講團結、求進取,比奉獻,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總之,開展創建活動,促進了江都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項工作健康發展。下一步中心將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管理,繼續推進創建工作深入開展,當好轄區居民健康的守護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