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

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

江西省吉安縣是井岡山[江西省境內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贛西南革命鬥爭的中心,第一、第二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江西省吉安縣誕生了余秋里、肖望東等4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其中,中將13名,少將33名。為緬懷將軍們的豐功偉績,吉安縣決定在縣城東入口景觀園的基礎上建設“將軍園”。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江西省吉安縣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
吉安縣將軍公園位於吉安縣城東部廬陵大道與吉安大道交匯的三角地帶,在原有的景山公園基礎上改建而成,整個園內規劃面積為76餘畝,總投資達1579萬元。該園集紅色旅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縣城景觀於一體,共有六部分:

一是大型主題雕塑,即在山體下的綠地上聳立以毛主席的詩句“十萬工農下吉安”為主題的大型雕塑;

二是塑像園,塑像園以46位開國將軍半身銅像為主體,是將軍公園的核心;

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

江西省吉安縣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贛西南革命鬥爭的中心,第一、第二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江西省吉安縣誕生了余秋里、肖望東等4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其中,中將13名,少將33名。為緬懷將軍們的豐功偉績,展現他們的人生風采和人格魅力,傳承民族精神,弘揚他們為人民利益艱苦奮鬥、鞠躬盡瘁的崇高風範,吉安縣決定在縣城東入口景觀園的基礎上建設“將軍園”。

三是浮雕牆,以朱德、彭德懷、陳毅、余秋里、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吉安進行革命活動的典型故事為內容;

四是革命英雄紀念碑,是將軍公園的中心;五是碑林,以將軍手跡、書法和詩詞等為內容;

六是紀念館,紀念館布展以開國將軍、新一代將軍、吉安縣革命鬥爭的照片、字畫、實物、模型等為主要內容。

設計理念

按照“莊重大氣、美觀實用”的建設原則,吉安縣“將軍園”主題構建融紅色旅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縣城景觀為一體,與井岡山紅色旅遊、文天祥紀念館互相輝映。

主題雕塑以獨具特色的“十萬工農下吉安”歷史事件為內容;浮雕牆取材於毛澤東同志“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的名句。

將軍榜

吉安縣將軍園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
中將:劉西元、李作鵬、肖望東、吳富善、余秋里、周彪、周貫五、袁昇平、梁必業、梁興初、彭林、彭嘉慶、蔡順禮

少將:王力生王茂全鄧龍翔任昌輝、劉昂、劉世相劉華春、劉華香、劉賢權、劉紹文、杜文達、李元、李銓、李木生、楊懷珠肖大荃肖榮昌、張太生、歐陽家祥、羅通、羅文坊、胡云生、胡備文、錢江、郭延林、郭金林、梁仁芥、舒行、曾光明、曾如清、謝斌、廖鼎琳、黎有章

人文景觀

白鷺洲書院

白鷺洲,系老縣城東(今吉安市)贛江中突起一洲,兩頭尖,中間大,呈梭形。南起習溪橋碼頭,北至井岡山大橋(原為梅林渡)。占地面積約1.2平方公里。西臨沿河路與青原台想望,原有渡船,後有浮橋,今有鋼混橋。洲的前言右峙神崗山,左挹青原山諸峰,洲後螺子山,諸山拱立。

白鷺洲書院曾被江水戰禍圮圯毀數次,但都得以復興。現存“風月樓”紅石柱一對聯:“千萬間廣廈重開,看傑閣層樓勢凌霄漢;五百里德星常聚,合南金東箭輝映江山”。吉安素經“文章節義邦”著稱,被奉為江南望縣,與白鷺洲書院的教育業績是分不開的。文天祥、鄧光薦、劉辰翁等古代忠節先賢,皆出於此。

青原台

青原台(即鐘鼓樓)位於縣城東,贛江西岸的革命烈士公園內。與白鷺洲的“風月樓”隔江相峙,系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8)由吉州太守各祁所建。下面築了9尺土台,在土台上建築三層樓台,每層樓有翹角重檐拾級而上。

南宋初年吉州太守鄭作肅與尚書劉才邵曾在青原馴作詩唱和,後人把這些唱和詩刻在樓台四壁,還刻有陸游稱之為“天下詩僧第一”的吉州如壁和尚的游青原台詩:“王馬胸中是丘壑,小車決遣有餘樂,似言新廣青原台,不減滕王舊閣”。

明代青原台改稱“鐘樓”(後稱“鐘鼓樓”無考),並在三樓中央懸掛宣德年間(1426—1435)所鑄的銅鐘一口,晨昏各敲一次,藉以報時。清同治年間知府何栻為抗拒太平軍,把銅鐘溶鑄為炮,改縣鐵鐘。同治間復修,仍額以古青原台,光緒二年邑人劉梅重修,民國十五年縣人康桂林再修。“古青原台”四字是當時吉安縣政府的一名叫歐陽青的吏員所書。“古青原台”石碑嵌在樓台東壁,解放後劃歸吉安市管轄。

吉州窯

位於永和圩西側,自輔順廟至窯門嶺,寬1.5公里,塔里前至林家園長2.3平方公里內,展布24座古窯堆。吉州窯創於晚唐,鼎盛於南宋,衰於無末。1980年10月至1981年12月,江西文物工作隊對吉州窯進行了考古發掘,重點發掘了本覺寺窯床和桐木橋作坊,其餘23處窯作了逐個調查和探溝試掘,出土各類瓷器和窯具標本4503件。本覺寺窯床屬斜式“龍窯”,平面呈船形,走向25°,傾斜12°,斜長36.8米,寬0.42~3.95米,窯頭米膛保存完好,距封土表層深約1.5米。出土的窯具有鐵削刀、匣缽蓋、匣缽、墊圈、泥團支釘、托座、墊子、輪軸帽、碾槽、坩堝、瓷土、擂缽、網墜。出土的瓷器有晚唐、五代的醬褐釉碗、罐、注壺、盞,乳白釉碗、盞。北宋的乳白釉碗、碟、器蓋、盞、高足杯、缽、粉盒;黑釉碗、罐、注壺、杯、盤。南宋的乳白釉碗、碟、器蓋、盞、粉盒;黑釉碗、罐、瓶、注壺、碟、器蓋、杯、鼎爐、盤;彩繪盆、鼎爐、枕;綠釉碗碟。元代的乳白釉碗、瓶、碟、器蓋、高足杯;黑釉碗、罐、瓶、盆、器蓋、杯、鼎爐;綠釉碗,瓶、盆、碟、鼎爐、枕。吉州窯是江南地區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景德鎮錄》云:“江西窯器,唐在洪州,宋時出吉州。”“先有吉州,後有饒州(景德鎮)。”“今景德鎮陶工故多永和人”。吉州窯陶工對景德鎮瓷業燒造技術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1957年7月1日江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都觀

位於永和鄉桐木橋村。創建於南唐年間(937—975),磚木結構,占地面積411.68平方米。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春,清都觀三字為66歲的蘇東坡北返游永和時手書。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清乾隆十七年(1752),光緒十年(1884)曾3次整修。有碑記,1985年3月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資國寺

位於梅塘鄉土坊劉家村。磚木結構,四合院式。寬90米,長99米。唐創建,歷經多次重修,唐代宗賜為長興寺,德宗時建塔於院內,唐太各2年(828)改為長興禪院,宋大中祥符2年(1009)改稱資國院。現存寬47米,長79米。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因果寺

位於興橋鄉丁塘村,磚木結構,寬21米,長41米。祠堂廟宇式。創建年代失考,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修。現存有香爐畫、經文、鐵鐘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山庵

位於固江鎮賽塘村。磚木結構,寬33米,深32米,左右為敬老院,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本覺寺塔

位於永和鄉窯嶺曾家南西端,唐開元年間建,塔高36米,磚木結構,八面九層,第一至第五層中空,有螺鏇台階拾級而上。1984年省撥款整修,塔頂發現銅錢、佛像,佐證建塔年代無誤。1957年7月1日,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鳳凰塔

位於固江鎮谷塘村,建於清代,塔高18米,24占地平方米,六面九層,鐵塔尖,塔頂上有6隻小石獅。塔身為磚石結構,堅固雄偉,基本完好。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斜塔

位於曲賴鄉蘆家洲。始建於明,六角形,共五層,以青磚砌成,高20餘米,整修造型敦厚而穩重。傾斜度為1米左右,1985年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昌井位於永和鄉橋頭村。建於宋代,紅石、磚塊砌成。井口紅石刻有“東昌井”3字,相傳為蘇軾自海南島北返途經永和飲用過此井水。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天祥墓

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墓地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墓地
位於富田鄉鶩湖大坑虎形山。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立墓,明弘戊申(1488)奉詔修理。清雍正九年(1731)奉旨重修。1983年11月,省縣撥款重修。墓前有二層共106級紅條台階,墓封土高1.4米,墓腳平地新立一塊文天祥簡介字碑。1987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收入《中國名勝辭典》。

周忱墓

位於長塘鄉山前村。明景泰四年(1453)立墓。周忱明朝宣德、正統年間工部右、左侍郎,正統九年(1444)任工部尚書。巡撫江南諸府二十一年。墓前有石俑、石獸、石柱等墓表六道。1985年稱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劉日升墓

位於浬田鄉劉家村。劉日升在明萬曆年間(1573—1620)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墓前有石俑、石彪、石象、石柱、華表等。1985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胡銓墓

位於值夏鎮天梁山西北面的陂松山。傳說胡銓墓葬18處。此墓《舊志》有載。“文化大革命”其間此墓被夷為平地。現已建值夏中學體育場。場邊殘留石俑、石馬。

蕭維禎

位於永陽鎮荷蒲村委會馬田村。明成九年(1474)立墓。原地僅散落數隻殘缺不全的石龜和2匹馬。

文天祥手植古柏

位於固江鎮井前沿村,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在固江侯城書院朱奐門下求學時手植,距今(1985年)750餘年。1985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根源

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江西省吉安縣將軍園
吉安縣將軍園座落在吉安縣,古稱廬陵,地處江西省中部,井岡山的前沿地,馳名中外吉州窯所在地,素有“金廬陵”、“將軍縣”、“燈彩之鄉”、“文章節義之邦”的美譽。

吉安縣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老區縣,在這塊紅土地上,演繹了“十萬工農下吉安”的壯闊英雄詩篇,誕生了余秋里、肖望東等46名共和國開國將軍。

吉安縣現有革命歷史景點:

“二•七”會議舊址、東固平民銀行舊址、紅四軍總部舊址、土地幹部訓練班舊址、毛澤東舊居、軍民慶祝勝利大會舊址、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毛澤東朱德舊居、軍民誓師大會會場舊址、九斗丘舊址、西逸亭、吉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東固第二次反“圍剿”陳列館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