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量研究中心

江西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量研究中心原為隸屬於江西師大套用心理研究所的統計測量研究室,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成立,2001年6月26批准為學校面向社會,產學研一體的教學科研開發單位:教育與心理統計測量研究開發中心。2010年,更名為江西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量研究中心。

簡介

從80年代初起,江西師大教育與心理統計測量人員就積極參加我國心理統計學與心理測量學的恢復與建設工作。

發展歷史

30年來,中心成員瞄準本學科國際學術前沿的熱點,積極推進項目反應理論(IRT)、概化理論(GT)等現代測量理論的研究,成為我國研究現代測量理論的重要群體,獲得豐碩成果。1983譯出美國學者名著《教育測量綱要》,這是改革開放後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測量原理與技術的專著,受到廣泛好評。1992年中心成員編寫的《項目反應理論及其套用研究》一書,從理論上總結了他們的研究與實踐。該書受到王漢瀾等專家的高度評價。中心成員98年出版的《現代教育與心理測量學原理》一書是國內該方面的第一本專著,是中心成員多年研究的理論總結,受到我國著名測量專家張厚粲教授的高度評價。該書被國務院學位辦推薦為全國研究生教材,2002年由高教出版社重新出版。中心成員編寫的大型測量分析軟體《現代測量學通用分析系統》通過以張厚粲教授為首的專家組鑑定,被評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被國內數十所大專院校、考試機構用於科研和教學。

2001年6月江西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統計測量研究中心成立後,在漆書青教授、戴海琦教授、丁樹良教授長期研究及培養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支在國內該領域具有領先水平的研究隊伍。中心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在內的許多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同時產生了可觀的社會效益。近年承擔的項目包括中共中央組織部“廳處級領導幹部情境判斷自適應測驗”,國家人事部“經濟學科題庫建設”,國家衛生部“醫學考試系列項目”,國家漢語工作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級記分項目計算機化自適應測驗”。國家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駐外幹部適應性、勝任力預測測驗”。這些項目的研究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也為提高我校及該專業在全國的知名度產生了巨大的效應,同時還培養了一大批具有研究和實踐能力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專業一級雜誌上發表了許多學術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