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客家博物院

江西客家博物院

江西客家博物院是江西贛縣的一座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位於贛縣楊仙大道。江西客家博物院於2010年9月27日經省文化廳、省文物局批准設立,是江西省第一座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客家民俗風情的專題博物院,是一座集休閒、文化、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生態園林式客家主題博覽園。

基本信息

總體概況

江西客家博物院江西客家博物院
江西客家博物院總占地693畝,總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總投資4.64億元,由國家AAAA級景區—客家文化城、贛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兩個主博覽區組成,是收藏、研究、展示客家民俗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院,由客家博物院、客家宗祠、楊公祠、客家圍屋、文昌閣、將軍堂、進士堂等展陳場館組成。
為了進一步傳承、保護、弘揚客家文化,江西客家博物院設有贛南客家源流展示基地、客家宗祠文化展示基地、客家風水文化展示基地、客家民俗文化展演基地、個人藏品和客家特色文物鑑賞交流基地、客家文化研究與開發基地、客家名人文化展示基地、客家文化旅遊觀光基地、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基地、節慶娛樂文化展演基地十大展陳基地,全方面展示江西客家淵源、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向世人傳播、展示客家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現有4506件客家民俗歷史文物(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件,三級以上文物282件)。

組成部分

客家文化城博覽區
國家4A級景區----客家文化城博覽區總占地103畝,一期工程已於2004年10月份建成,投資額為6000萬元,整個文化城的規劃設計充分吸取客家文化的精華,濃縮了獨具客家人文特色體現了客家建築傳統的外方內圓的建築理念,建築形式為徽派建築
客家文化城博覽區主要建築名稱為:客家宗祠、客家博物館、楊公祠、大門石牌坊、客家太極廣場、客家藝術長廊、風水山、九曲橋、南遷柱、濟和塔、客家風情街、客家風情園等,其中客家宗祠2160㎡、楊公祠703㎡、客家圍屋1816㎡、藝術長廊600㎡、生肖園1200㎡及濟和塔、南遷柱、世客會譜等客家文化景觀設施。將用作贛南客家源流展示基地(客家搖籃贛州展)、客家宗祠文化展示基地、客家風水文化展示基地、客家民俗文化展演基地、節慶娛樂文化展演基地、客家文化旅遊觀光基地。二期工程建築面積16000㎡,已於2010年3月動工,2010年底完工,主要建設有藝術雲牆、城門、旅遊產品(工藝)一條街、特產區、八卦台和一座方圍。三期將建設4座總建築面積12000㎡客家土樓、四方圍、圍龍屋、文物陳展館。二、三期工程建成後將用作客家非遺展演基地、個人藏品和客家特色文物鑑賞交流基地、客家文化研究與開發基地。
贛南客家名人公園
贛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博覽區位於贛縣縣城城南新區,與客家文化城相連,東起贛縣汶潭水廠、西至水東七里古鎮,總長5.5公里。贛南客家名人公園一期工程於2009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濱江花城至七里古鎮段沿江綠地(長3240米,寬50—90米,占地面積290畝)和中心綠地部分(占地90畝)已建成,總占地面積380畝,總投資達1.83億元。設有“一祖四園兩堂一閣一址一第”,即:占地800㎡江西開山祖灌嬰廣場、占地211㎡的宗師園、占地236㎡的名宦園、206㎡鄉賢園、213㎡狀元園,建築面積1129㎡將軍堂,建築面積1044㎡進士堂、建築面積2696㎡文昌閣,建築面積240㎡的江西省直屬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舊址及占地90㎡的明萬曆大理寺左寺丞劉思誨(fēng)故第。將用作客家名人文化展示基地、客家文化旅遊觀光基地,集中展示132名開國將軍、574名進士以及大量名師名宦名賢等珍貴的客家人文歷史資料,再現贛南乃至江西輝煌燦爛的文化。公園內游步道12000米,保留有86棵500年以上歷史古榕,其中文化城內有兩棵達1300年的“同兄樹”,種植櫻花1.6萬株,茶花7094株,杜鵑花300多萬株,形成以古榕樹和櫻花為主,高、中、低多層次、賞花觀景四季皆宜的生態園區。二期工程總長2公里,總占地210畝,總投資1.8億元,建有孺子園、齊家園、耕讀園、鄉勛園、功德園5個園區。
贛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秉承“植被梳理、岸線重生、整舊如舊、文化追憶”的規劃理念,充分保護和利用原有的植被和岸線,挖掘歷史遺存,展示客家文化,以文為魂、山為體、水為脈、草為膚,使客家名人公園既承載了市民休閒遊樂的生活功能,又成為市民撫今追昔的寄託之所,真正體現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讓人更高尚”的本質要求。

發展掠影

2004年10月12日,全國第一座以客家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式建築——客家文化城竣工並對外開放;
2004年11月13日,中國(贛州)客家文化藝術節在客家文化城開幕;
2004年11月1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顧問唐聞生女士出席客家文化城舉辦的中國(贛州)客家文化節活動啟動儀式;
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召開第19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19日,客家文化城成功承辦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祭祖、遊園活動;
2004年11月1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視察第19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客家文化城分會場;
2004年11月19日,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智權視察第19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客家文化城分會場;
2004年11月19日,全國人大常委、香港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出席第19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客家文化城祭祖活動;
2005年9月30日至10月7日,中國客屬第三屆懇親聯誼大會暨中國客家旅遊文化節在客家文化城召開;
2009年2月1日,經國家旅遊局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客家文化城晉升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09年6月日,贛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開工建設;
2010年3月15日,2010年中國(贛州)生態文化旅遊節暨櫻花節在客家文化城開幕;
2010年9月27日,江西省文化城正式批覆設立江西客家博物院,江西客家博物院由客家文化城、贛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兩大博覽區組成;
2010年11月3日,人民網、新華網、國際線上、中國新聞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廣西新聞網、浙江線上、荊楚網等18家全國知名網路媒體組成的世博會芬蘭館總代表參觀江西客家博物;
2010年11月28日,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委員會主席、國際博物館協會中國委員會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原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柏為江西客家博物院揭牌;
2010年12月2日,國家民政部黨組書記、部長李立國視察江西客家博物院;
2011年3月30日,2011年中國(贛州)生態文化旅遊節暨櫻花節在江西客家博物院開幕;
2011年4月9日,2011中國傳統文化名人紀念楊筠松誕辰1177周年活動在江西客家博物院舉行啟動儀式;
2011年7月21日,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視察江西客家博物院。
2012年4月1日,第三屆中國(贛州)生態文化旅遊節暨贛縣櫻花節在江西客家博物院盛大舉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