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

江蘇高考

江蘇高考,根據報導,在方案發布的時間把握上,2014年上半年,國家將發布總體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領域的改革實施意見。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江蘇高考新方案於2014年7月20日敲定。江蘇省副省長曹衛星在江蘇省委黨校舉行的“全省高校書記校長培訓班”上透露,江蘇新高考方案已經確定,新方案採用“3+3”模式,“3+3”模式即語數外三門必考,然後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六門學科中任選三門進行考試,並計入總分,初步考慮語文、數學是180分,外語是150分或140分,三門選考科目適當降低,採用90分或100分。具體方案有望8月公布,2017年實施。

基本信息

方案概述

江蘇高考江蘇高考
江蘇省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考)自2008年開始實行“3 + 學業水平測試 + 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方案。
(1)“3”含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三門。
(2)“學業水平測試”含科目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信息七門。
考生報考科類分為文科類、理科類、藝術類、體育類四類,報考藝術類、體育類的考生可以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考生在高考報名時根據自己擬參加的專業加試情況確定報考科類。
文科類或理科類考生設選修測試科目兩門,必修測試科目五門。文科類考生選修測試科目除必考歷史科目外,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再選擇一門。理科類考生選修測試科目除必考物理科目外,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再選擇一門。七門學業水平測試科目中,考生選定的兩門選修測試科目之外的五門為必修測試科目。
藝術類、體育類考生除必須參加全部七門科目學業水平測試外,還需參加藝術或體育專業測試。如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應按文科類或理科類考生的相關要求確定學業水平測試科目;如不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七門學業水平測試可均選擇必修測試科目。
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成績當年有效,必修科目成績從應屆高考之年算起三年有效。
(3)“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

高考報名

江蘇高考江蘇高考
一、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1.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 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3. 身體健康。
二、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 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在校生;
2. 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 參加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以下簡稱“高校招生考試”)因違規受到停考一年處分的考生;
4. 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三、報名辦法
申請報考高校的所有考生,按照《省教育考試院關於做好江蘇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及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報名工作的通知》(蘇教考招〔2011〕47號)要求,辦理報名手續。符合報名條件的所有考生均須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並按規定交納報名、考試費。
考生報考科類分為文科類、理科類、體育類、藝術類四類,報考體育類、藝術類的考生可以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
考生報名資格審查工作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委員會辦公室(含考試院、招考中心等,以下統稱為“招辦”)負責。各有關單位要認真予以審查,堅決杜絕高中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以及非本省戶籍的人員報考高校。考生辦理報名手續後,方可參加高校招生考試。

考試科目

統考科目

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其中英語聽力使用全國卷一聽力)
統考科目滿分480分。
其中:語文160分(選修科目必測歷史的考生有40分加試題);數學160分(選修科目必測物理的考生有40分加試題);外語120分。

選修科目

選修測試科目各科原始滿分120分。按考生原始分成績排名劃出等級,前5%為A+級,6%~20%為A級,20%~25%為B+級,26%~50%為B級。51%~90%為C級,91%及其以下為D級。

必修科目

必修測試科目各科原始滿分100分。按考生原始分成績劃出等級100分~90分為A級,89分~75分為B級,74分~60分為C級,59分及其以下為D級。

考試時間


6月7日 6月8日 6月9日
上午 語文
9:00~11:30
(文科生延時30分鐘)

歷史/物理
9:00~10:40
(兩門科目同時開考)
下午 數學
15:00~17:00
(理科生延時30分鐘)
英語
15:00~17:00
政治/地理/化學/生物
15:00~16:40
(四門科目同時開考)

方案變動

2009年

1、選修科目測試等級要求由高校自主確定(本科原則上不低於BC)。
2、將投檔分和特徵分合二為一統稱投檔成績(高考成績)。

2010年

1、文科和理科實行分開計畫、分開劃線、分開錄取。
2、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見A加分,1A1分,4A加5分。
3、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考試時間由原來的每年4月8日,9日調整為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周末。
4、語文現代文閱讀取消選做題,均為必做題。

2011年

1、語文現代文閱讀取消選擇題。
2、江蘇部分民辦專科採取註冊入學的方式招生。

方案反響

江蘇省2008年高考新方案的出台,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學生、家長、學校、教育界專家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對此發表觀點,提出了不少反對意見。經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反對觀點主要集中存在五大問題上,本報記者也請有關人士進行了解析。 反對觀點1: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但不利於發揮學生的學科特長。
具體意見:對於“選修科目”具有絕對優勢、特別拔尖的學生而言,由於評定等級,看不出他們的優勢所在。
擔心和建議:一流高校如何選拔最優秀的學生物理、歷史等選修科目算具體分數,不評等級。
觀點解析以往中學普遍有“重理輕文”的偏向,對理科的重視又表現在對理化競賽的過分關注。新方案鼓勵在全面這標的基礎上發揮特長,不鼓勵功利地發展特長。事實上對於沒有明顯偏廢的理化特長生,高校是有選拔自主權的,會通過合適的方式選到需要的人。
反對觀點2:考試科目增多,資格線要求太高,增加了學習負擔。
具體意見:原先的考試方案,不論是“3十小綜合”,還是“3+ 2”,在會考過後學生都可以“扔掉幾門”,高考的門數少了,學生感到負擔就輕一些。現在雖然把所有科目分成了統考科目、必修科目、選修科目三類,每類權重不一樣,對學生而言還是要盡最大努力把每一門考好。但89分和75分結果一樣,讓人覺得鬱悶。
擔心和建議:一些類似於陳景潤的“偏才”因不夠等級資格線,被拒於高校門外。降低報考等級資格線,或者理化成績對文科生的升學不形成影響,史政成績對理科生的升學不形成影響。
觀點解析新方案採用了選修科目覆蓋該科目必修內容的做法,學生只要正常發揮,就無須重複考試。必修科目單科c級及其以上的比例一般控制在95%以上,即95%以上學生能達到及格線,因此估計必修科目考試的難度相當於以前的會考,考生不必緊張。
反對觀點3:英語權重過大,導向不對。
具體意見:國家發展最需要的是科技人才,而不是擅長語言的交流家。過分強調英語其實是“崇洋媚外”心理的表現。在工作當中需要經常用英語的人是少數,即使需要用英語,也可以通過參加培訓或出國等方式在短期內獲得提高。理化基礎培養才是國家未來提高競爭力最需要的。
擔心和建議:英語分數降低,或者把英語放在學業水平測試中進行。
觀點解析英語是國際通過語言,學習它是為了方便我們與國際交流,而非“崇洋媚外”。
反對觀點4: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1A加1分,容易導致過分的爭A應考風。
具體意見:文科容易突擊,理科較難短期提高。文科生考物理、化學等科目,想達到90分以上非常難,理科生想把地理、政治考好卻相對容易。因此,文科生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4門全A的可能性比理科生小。因此新方案實際上對理科生有利。
擔心和建議:拿不到4A競爭力下降。取消1門1A可以加分的規定。
觀點解析必修科目考的是基礎知識,各科難度是大致相當的。史政考試也並非死記硬背就能拿到高分,文科生的這種想法顯示出文科生的自信心不足。
反對觀點5:綜合素質評價不可能公平。
具體意見:綜合素質評價可能會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老師護短,幾乎每位學生都能得B;第二種是老師對“聽話”的學生印象好,給分高,對上課插嘴,敢於提出反對意見,喜歡“搗亂”的學生,給分低。
擔心和建議:第一種情況造成“綜合素質評價”流於形式;第二種情況壓抑學生個性發展。在誠信制度不健全的環境下取消綜合素質評價。
觀點解析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依據每位學生的成長記錄袋,成長記錄袋中包括學生6個方面突出表現的材料以及其他有價值的材料,依據評價標準,學校每學期都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自評、互評(組評)、匯評,三個步驟嚴格進行,最後將評價結果進行公示,學生、家長、校方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都可進行監督。因為綜合素質評價第一次進入高考視野,尚需“摸著石頭過河”,才使人有不信任感。相信在改革過程中會進一步完善。

錄取安排

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於每年的7月8日正式開始。文科類和理科類錄取共有7個批次,所有錄取到8月23日結束。
具體錄取日程是:
(一)文科類、理科類
提前錄取本科院校,7月8日-12日錄取;提前錄取專科院校,7月13日-15日錄取;第一批本科院校,7月16日-20日錄取;第二批本科院校,7月22日-26日錄取;第三批本科院校,8月5日-9日錄取;第一批高職(專科)院校,8月13日-17日錄取;第二批高職(專科)院校,8月19日-23日錄取。
(二)體育類、藝術類
體育類、藝術類提前錄取公辦本科院校,7月8日-15日錄取(其中藝術類分為3小批);體育類、藝術類提前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本科院校,7月16日-21日錄取(其中藝術類分為2小批);體育類、藝術類高職(專科)院校,8月10日-13日錄取(其中藝術類分為3小批)。

歷年分數線

年份 科類 本一 本二 本三 專一 專二
2001 525 480 480 455 300
540 500 500 480 320
2002 552 515 暫缺 暫缺 暫缺
2003 501 465 暫缺 暫缺 暫缺
2004 575 543 460 458 320
2005 560 529 455 450 340
2006 572 542 480 470 350
2007 588 559 500 480 360
2008 330 300 248 180 180
2009 348 326 288 248 175
2010 345 321 283 210 160
355 328 277 200 160
2011 343 319 284 185 不限
345 320 283 185 不限

以往方案

3+2

這個方案分文理科,文科生考政治、歷史,理科生考物理、化學。(1994年-1999年)

3+X

“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這種目前在全國實行最廣的高考方案在江蘇只實行了兩年。(2000年-2001年)

九門統考

語文,數學,外語,每門總分150分,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每門50分,滿分750分。這種方案本是希望學生全面發展,但卻導致學生負擔太重,所以只實行了一年便淘汰。(2002年)

3+1+1

“3”指語文,數學,外語,每門總分150分,“1+1”指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任選兩科作為高考科目,每門150分,滿分750分。這種高考方案在全國範圍內是最具有“蘇”味的,也是比較靈活的高考方案,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2門科目,考生備考科目由全國高考基本上的6門減少為5門。如果江蘇未實行新課程,這種方案也許會繼續沿用,其實江蘇新課程的高考方案也有此方案的影子。(2003~2007年)。

特別提醒

●特別提醒:開考15分鐘後不準入場。
6月8日下午外語考試,由於有聽力測試內容,14:30就開始進入考場,14:45起禁止遲到考生進入考場,考生要掌握好時間。
●考試用品
1.准考證、2B鉛筆和黑色墨水簽字筆
提醒:禁止用其他顏色的筆及原子筆、鉛筆答題。
鉛筆和簽字筆最好多備幾支,直尺、圓規、量角器、橡皮擦等理科考試必需用具也要準備好。考試結束後應該檢查一下證件不要落在考場,每天考試前一晚都應該再檢查確認一遍所要帶的考試用品。
2.考生最好自帶一瓶水以防口渴,並帶塊手帕、小方巾或一次性紙巾。因天氣炎熱,最好帶上風油精或清涼油。
應急措施:考生若忘帶了《准考證》,馬上和送考的班主任取得聯繫,由父母回去拿,送考老師也會和考場聯絡幫助處理此事,考生千萬不要自己跑回去。
●考試禁用物品
草稿紙、手機、呼機(電子產品)、修正液(帶)、任何手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