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聲浩蕩話傅雷

江聲浩蕩話傅雷

《江聲浩蕩話傅雷》是200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聖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江聲浩蕩話傅雷江聲浩蕩話傅雷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於色彩變化。翻譯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羅曼·羅蘭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巨著《約翰·克里斯朵夫》,傳記《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琪傳》《托爾斯泰傳》;服爾德的《嘉爾曼》《高龍巴》;丹納的《藝術哲學》;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貝姨》《夏倍上校》《攪水女人》《於絮爾·彌羅埃》《都爾的本堂神甫》《賽查·皮羅多盛衰記》《幻滅》等名著十五部;譯作約五百萬言。他的遺著《世界美術作二十講》、《傅雷家書》等也深受讀者喜愛,多次再版。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於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與夫人朱梅馥雙雙憤而棄世,悲壯的走完了一生。

本書共分“印象、影像、影響、附錄”四輯。“印象、影像、影響”三詞,取其同音異聲,簡潔明快,卻能把傅雷的世界概括扼要地呈現出來。第一輯“印象”包括各位名家如柯靈、樓適夷、楊絳、雷垣、劉抗、朔望等對故友的懷念,傅聰、傅敏昆仲對其先翁的追思,以及陳子善及葉永烈的文章。第二輯“影像”闡釋傅雷各方面的貢獻,涉及翻譯成就、藝術哲學及音樂藝術觀等。有關《家書》的文章,分別由樓適夷、黃苗子、葉永烈、林文月、劉再復等執筆;有關《譯文集》及《全集》的文章,則由羅新璋及我本人所撰;龐熏、林臻、金梅、羅新璋討論傅雷的藝術境界;趙志鈞、史易堂描述傅雷與黃賓虹的忘年之交;劉靖之研究傅雷的音樂觀;至於傅雷與巴爾扎克的神交,傅譯巴爾扎克的藝術及傅雷譯品的精髓等,則由羅新璋及本人分別闡述。第三輯“影響”,除了蕭芳芳一文之外,編收了不少全新的文章,包括黃宗英、王師北的散文,宋學智、許鈞、蕭紅及本人的長篇論文,張森根所撰的《傅敏與》與本人所撰的《赤子之心中國魂──我所認識的鋼琴詩人傅聰》,以及江小燕的《我為什麼替傅雷家屬收骨灰?》。這一輯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傅雷棄世已經四十載,他的人格美、翻譯觀到底啟發了多少人?什麼人?他的譯著譯品到底如何影響了譯途上的後進者?他的風骨與精神,對藝術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為人處世的認真與執著又如何體現在兩位後人傅聰與傅敏身上?傅雷精神的當下意義又是什麼?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各篇收編的文章中逐一剖析。第四輯“附錄”,除了包括最新發現的傅雷函件之外,主要列出《傅雷年譜》及《傅雷主要譯著年表》,這是由傅敏及羅新璋重新修訂的,內容最為詳盡完整,是研究傅雷的學者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

目錄

主編序言

印象

懷傅雷

傅雷的性格

憶傅雷

懷念傅雷(怒安)同學

傅雷?傅聰

諸夏雷音——傅雷怒安先生辭世二十年祭

回憶我的爸爸傅雷

傅雷先生的《法行通信》

父親是我的一面鏡子——傅聰心目中的傅雷

心如水晶一般透明——傅敏心中目中的傅雷

傅雷之死

影像

讀家書,想傅雷

讀《傅雷家書》

別具一格的家書——《傅雷家書》

寂寞的背景——重讀《傅雷家書》抒感

從《家書》到《譯文集》——傅雷夫婦近世二十周年紀念

《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與傅雷先生

羅丹藝術論》讀後記

傅雷的藝術哲學

理想藝術境界:“高遠絕谷而不失人間性情味”——傅雷論藝札記之一

傅雷與黃賓虹

惺惺相惜的傅雷與黃賓虹

傅雷的音樂藝術觀

讀傅雷譯品隨感

傅雷與巴爾扎克

傅譯《高老頭》的藝術

傅雷翻譯巴爾扎克的心路歷程

妙筆傳神 典範長存——《傅雷全集》序言

影響

對我一生影響深遠的傅雷伯伯

傅雷——人格永恆的美

傅雷式批評

談傅雷精神的內涵及其當下意義——傅雷逝世四十周年紀念

試論傅雷的翻譯觀

從“傅譯”到“譯傅”——兼談文學翻譯中的“探驪”與“得珠”

赤子之心中魂——我所認識的鋼琴詩人傅聰

傅敏與《傅雷家書》

附錄

傅雷年譜

傅雷主要譯著年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