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關大樓

江海關大樓

江海關大樓在上海號稱“萬國建築博覽會”,一座座或精美或雄偉的建築,正是近代上海社會歷史文化的巨大容器和舞台。在上海眾多優秀建築中,是與世博聯繫最多,聯繫最早的建築。

基本信息

簡介

江海關大樓江海關大樓

上海江海關大樓位於上海外灘中山東一路13號,現存建築於1925年12月15日奠基,1927年12月19日啟用,其形式為西方古代晚期的折中主義。工程歷時兩年,共耗去白銀90萬兩。
整幢大樓占地10.2畝,總面積為315000平方英尺。樓內合計有392個房間。它是繼滙豐銀行大廈之後的又一座鋼框架結構的多層建築。主樓共有9層,高度約120英尺,加上塔樓,總高度約260英尺,是當時上海外灘最高的建築物。整幢建築體現出希臘古典式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主義風格。1989年它被列為上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它外牆用花崗岩貼面,建築分東西兩部分:東部沿中山東一路高7層,連塔樓共11層;西部直到四川中路,高5層。二層以上用紅機為面磚。3至6層是一個整體。大樓7層檐口之上四角建有造型簡潔的小塔樓,簇擁著8層之上的中央方形尖塔。正立面沿外灘朝東。下部是由4根希臘多立克式立柱組成的柱廊。據說此處所用柱子,是中國最標準的多立克柱式。但由於人行道鋪加地磚等原因使馬路增高,導致柱子失去了原有的比例,從而失去了多立克的美感。
底層使用了古希臘柱式並構成迴廊,有古典主義精神;從3至6層明顯感覺到線條強調垂直直線,故有哥特復興式精神;而上面又有一個強烈的水平檐部,檐下還有齒飾,又有文藝復興精神;頂上層層內收的鐘塔,又似簡化了的巴洛克風格,如此等等,便形成它的典型的折中主義建築風格。

三度重建

江海關大樓江海關大樓

作為上海海關的辦公場所,江海關大樓以其古典式和近代建築折中式的建造風格巍峨屹立在浦江邊,與雍容典雅的滙豐銀行大樓齊稱“姐妹樓”。事實上,如今這幢卓爾超凡的建築已經過三次重建。
據史料記載,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對外開埠。隨著各國往來船隻增多,應當時英國駐滬領事巴富爾要求,1846年,上海道台宮慕久在北門外頭壩南面浦建立了洋關(又稱新關、江海關)專門負責徵收西洋商船稅收。可惜,這一建築在1853年小刀會起義時被毀。
江海關檔案室有關史料詳細記載了江海關大樓三次重建經歷。1857年,上海道台在外灘現址重建了一座中國衙門式的關署,這是第一次重建;1891年,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署拆除舊屋,請來一位英國建築師設計、建造了一座三層磚木結構的英國哥德式樓房;1925年底,江海關大樓在原址第三次重建,這就是迄今依然矗立在外灘中山東一路13號的江海關大樓。
新的江海關大樓於1927年建成,總造價90萬兩(一說430萬兩)白銀,由著名英資建築設計機構公和洋行設計。大樓建築風格總體上屬於古典主義,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整幢大樓占地10.2畝,總面積為31.5萬平方英尺。主樓共有9層,高度約120英尺,加上塔樓,總高度約260英尺,是當時上海外灘最高的建築物。1989年它被列為上海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獨特特點

江海關大鐘江海關大鐘

江海關大樓還有一個最為獨特的風景,那就是它的龐大鐘樓。大鐘與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大本鐘出自同一製造商,結構也一模一樣。據說,當年江海關稅務司在建造新的海關大樓時,耗資5000多兩白銀。
這座足有10層樓高的龐然大鐘,為當時亞洲第一大鐘。鐘樓的四面牆壁,就是東西南北四個鐘面。據說,鐘面玻璃是特製的,當時只有德國等極少數國家才能研製。每個鐘面的直徑超過5.1米,鐘面上紫銅製成的時針長3.17米,重49公斤;分針長2.3米,重37.5公斤。
鐘樓分機芯房、銅鐘座、旗桿台三層。機芯房是大鐘的心臟部分,成百上千個齒輪互相咬合,比手指還要粗的鋼絲繩代替了普通鐘錶中精細的鋼絲。鋼絲繩下面連著三個巨大的鐘擺,一個敲正點,一個負責走時,另一個負責報刻,最大的一個鐘擺重2噸多。
當年江海關對進出口船舶徵稅是以天數計算的,超過夜裡12點鐘就另加1天。”江海關檔案室工作人員介紹,“由於進出口船舶來自世界各地,船舶自備時鐘誤差很大,海關設大鐘就告訴這些船舶,進入我關境,以我的時間為準。”
江海關大鐘與江海關大樓同時落成。1928年元旦,海關大鐘敲響了它的第一聲,從此鐘聲每日在黃浦江上迴蕩。

參博記錄

江海關大樓於1927年建成,是當時上海外灘最高的建築物。江海關大樓於1927年建成,是當時上海外灘最高的建築物。

1867年,清政府接受法國政府巴黎世博會的邀請書,委託海關總稅務司署統管中國參展世博工作,從那時起,江海關就與世博會結緣。
“洋人把持的海關除了建立起一套比較先進的管理制度,另一個功勞就是受清政府委託組織參加了20多屆西方國家舉辦的世博會。”上海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胡寶芳表示。
1867年,接到清政府正式委託,海關總稅務司的赫德委派任福州海關稅務司的法國人巴·德·美理登利用回國休假時間,兼職參加世博會工作。但由於時間倉促,海關組織參加這屆世博會的展品非常有限,參展影響不大。
而隨後海關組織參加的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卻產生了空前的影響。
1872年開始,海關總稅務司通令各海關將所有通過中國海關出口工業品、反映地方特色的產品抽樣作為展品;同時要求各地海關從民間徵集展品。展覽期間,組織參展世博的海關代表人員廣泛散發了中國展品的目錄等資料,詳細介紹了各種展品在中國的用途和價值,以及中國各種風俗文化的內涵。中國此次參展獲得博覽會舉辦方的高度肯定,舉辦方為中國參展代表頒發了多種特別勳章。
由於維也納博覽會參展的成功,清政府總理衙門對以後各國邀請參加世界博覽會的照會基本上都接納下來,並交由海關總稅務司署辦理。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資料表明,1867-1905年中國參加世博會基本是由海關負責的。這期間,中國共參加了29次世博會。江海關不僅要負責徵集江海轄區內展品,其他海關轄區的展品最後也都要匯總到江海關。因此,江海關還需承擔全國展品的包裝、運輸、登記等工作。
可以說,江海關大樓這一地塊是見證中國參加世博會展品最早、最多的一個地方。江海關是中國通向世博會的重要關口,這一角色直到20世紀30年代依然沒有改變。
正因為江海關與世博會有這樣的歷史淵源,江海關檔案室還能找到1876-1905年中國參加世博會的幾乎所有的展品目錄冊。這樣完整的“中國與世博”的歷史記錄在中國、在世界都屬罕見。

歷史見證

江海關大樓從1857年在外灘現址重建開始,就落入洋人掌控中。據史料記載,1853年9月,小刀會占領上海縣城,清朝上海道吳健彰從城上緣繩逃出,江海關工作停滯,外商趁機拒納關稅。1854年6月,英國領事阿禮國提出“外國成員和中國當局相結合”的海關組織方案。不久,吳健彰和英、美、法領事商定上海海關章程,由三國領事各推委員一人,主持上海海關稅收。從此,中國海關這把“國門鑰匙”落入外國人手裡。
“清政府對於他們全權委託的海關總署非常滿意,因為洋人管理的海關比以前朝廷官吏管理的海關更高效,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中國海關問題專家、學者邱克介紹,1859年,稅課收入高達263萬兩,是清政府戶部定額的60倍。1865年上海海關統一管理全國海關後,十年間,稅收從830萬兩增加到1875年的1200萬兩。19世紀70年代末,清朝的財政收入中,關稅占到20%。
清朝海關制度雖然獨立自主,但架構落後,官員無能。而洋人管理下的中國海關,採用當時先進的西方行政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其中,英國人赫德發揮了重要作用,1863年他被清政府任命為總稅務司,一直到1908年因老病離任,整整幹了45年。赫德建立起來的海關機構和制度被民國政府全盤繼承,一直運行到1949年。
不過,清末就有明智人士指出洋人把持海關是“盤踞要津,阻撓稅則,左袒西商”。中國海關進口稅率一直保持在5%的水平,而同期美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實行高達50%的關稅,其他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平均進口稅也保持在20%~30%。“5%的進口稅率使西方國家的工業品充斥中國市場,完全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也壓制了民族工業的發展。”邱克表示。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同年5月30日,上海市軍管會派軍代表接管江海關。江海關揭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