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源口省級自然保護區

3、珍稀保護植物據兩次調查,本區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植物共38種。 該區動物資源豐富,珍稀種類多,有具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21種。 3、珍稀保護動物據調查統計,本保護區內已發現具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21種,均為二級。

基本信息

概述

江永,是鑲嵌在湖南省南部邊陲的一顆明珠。這裡有四海馳名的香米、香柚、香芋、香姜,有令人神往的女書,有瑤族人民世代尋覓的故地千家峒。在這塊充滿神奇和生機的土地上,江永各族人民創造了輝煌的過去,開拓著燦爛的未來。前進發展中的源口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就是歷史的縮影。
江永源口省級自然保護區於一九八二年四月二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保護區源口片總面積5526.6公頃,其中核心區807.6公頃,實驗區3187.4公頃。森林覆蓋率85.68%,林業用地面積5063.3公頃。

地理位置

源口自然保護區位於都龐嶺系南部花山北端,於江永縣西南角,南和西南分別與廣西富川,恭城兩縣為界,北和東北分別與本縣清溪源口瑤族鄉高澤源林場源口分場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10°59′―111°05′,北緯24°56′―24°59′,東西寬約11.5公里,南北長約7.5公里。

地貌特徵

從黃界河以東山地,山體由南向北逐漸降低,以西山地山體由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各山脊尾端匯集在源口水庫口,地形呈掌狀,最高海拔1757m,最低海拔300m,相對高差1460m,生產生活試驗區平均海拔在710m左右,多為斜緩坡。

水文氣候

1、水文

源口保護區屬珠江水系,由俸源、白沙源、石道源、黃界河、橫開河組成的掌狀格局水系,其中黃開河水量充沛,可常年輸送木材,其它四條河也在雨季輸送木材。

2、氣候

本地區屬季風性濕潤氣候,溫熱潮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在18.2℃,七月平均氣溫27.8℃,極端高溫39.7℃,元月最冷中均氣溫7.2℃,極端低溫-7.1℃,活動積溫5696.6℃,年平均雨日166天,降雨量1677.7mm,主要集中在4―6月,年霧日200天左右,無霜期291天,相對80%以上,山地上部溫涼,下部暖熱,很適於毛竹生長發育。

母岩和土壤

母岩為燕山早期花崗岩和早古生代淺變岩類,950m以上多為黑雲母花崗岩,在一些地區還有石英岩、粉砂岩、砂板岩等。
本區土壤以枘棕壤和山地黃壤為主,在海拔較低的山地多為輕中壤土,土層厚,質地細,土壤團粒結構良好。

植物資源

1、植物區系

本區植物屬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植物亞區,中亞熱帶南緣常綠闊葉林區。按照吳征鎰先生對我國植物區系的劃分,本保護區屬泛北極植物區、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滇、黔、桂地區。

2、植物種類

本區地位置獨特,正處於華南與華中、華東植物區系交匯的“┷”形區域的下方,各區系成分交匯滲透,區系組成複雜。據兩次考察,共有高等植物216科856屬1917種;其中苔蘚植物12科17屬19種;蕨類植物25科33屬47種;種子植物179科206屬1851種。
該區植物起源古老,物種薈萃,我國特有種屬多,如福建柏、長苞鐵杉、長柄雙花木、馬啼荷等。珍稀種類多,有具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植物38種,有全國罕見獨一無二的大面積福建柏群落、樂東擬單性木蘭群落。經濟價值大,觀賞價值高,如紫楠、楠木、雲山白蘭、杜鵑花、天女花、吊鐘花、金葉白蘭、大葉櫻、猴歡喜等樹種。

3、珍稀保護植物

據兩次調查,本區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植物共38種。其中一級4種,二級34種。
一級有:資源冷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香果樹。
二級有:福建柏、長柄雙花木、篦子三尖杉、白豆杉、鵝掌楸、觀光木、傘花木、花 木、櫸樹、樟樹、長苞鐵杉、黃枝油杉、華南五針松、南方鐵杉、天女花、凹葉厚朴、沉水樟、閩楠、紫莖、白桂木、白辛樹、銀鵲樹、樂東擬單性木蘭、八角蓮、粘木、翅莢木、青檀、刺揪、舌柱麻、銀鐘花、紋股藍、中華獼猴桃、長穗桑、道縣野桔等。

動物資源

1、動物區系

湖南地處東洋界、華中區,橫跨東部丘陵、平原亞區和西部山地、亞區。按照中國動物地理區劃,保護區動物區系屬於東洋界、華中區西部山地亞區。

2、動物種類

由於源口保護區地理位置獨特,處在萌諸嶺與都龐嶺的交界處。境內地勢險峻、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切割強烈、植被茂密、類型多樣,為動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據82年考察和這次補充調查,共有脊椎動物226種,隸屬21目78科,其中兩棲類2目8科32種;爬行類2目12科40種,鳥類11目29科88種,魚類兩棲2目8科24種;哺乳類8目21科42種。
該區動物資源豐富,珍稀種類多,有具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21種。經濟價值高,科學研究意義大,如獼猴屬古老型動物,是舊大陸熱帶及亞熱帶的典型代表種,棕鼯鼠是一種珍貴的毛皮獸、黃腹角雉、灰腹角雉,原認為我國僅西藏東南部有分布,這次在源口發現。水鹿、毛冠鹿、蘇門羚有重要的研究和馴養價值。

3、珍稀保護動物

據調查統計,本保護區內已發現具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21種,均為二級。
二級有:短尾猴、獼猴、穿山甲、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獐、水鹿、蘇門羚、鳶、松雀鷹、紅腹角雉、草號鳥、短耳鵠、鳳頭鵑隼、白鷳、斑文鵂留鳥、虎紋蛙、大鯢等。

4、昆蟲

據馬世駿先後《中國昆蟲地理區劃》,自然保護區屬於東洋區的江南亞熱帶稻茶區。昆蟲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生物種群。源口自然保護區氣候溫暖、植被豐富,特別是常綠闊葉林多,為昆蟲棲息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昆蟲種類極其豐富,據兩次考察匯總:共有21目163科1500餘種,其中以鞘翅目、膜翅目、鱗翅目、直翅目數量最多。
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昆蟲作為構成極其複雜,又相互制約的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員,在維持自然生態平衡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或擾亂,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環境保護

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發[1982]29號文《關於保護稀有珍貴動物資源的通知》批准設立湖南省千家峒自然保護區和湖南省江永縣高澤源自然保護區,1984年高澤源自然保護區調整為大遠、源口自然保護區。道縣千家峒自然保護區由月岩林場的中坪、場部、空樹岩、黃土江四個工區的一部分面積組成,面積5333.3公頃,其中核心區2600公頃,實驗區666.7公頃,緩衝區2066.6公頃。保護區與月岩林場一套人馬,兩場牌子,由副場長兼保護所所長。1984年上級撥款1.9 萬元,現主要經費來源於林場。江永縣大遠、源口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435.6公頃,核心區3924.4公頃,實驗區3287.4公頃,緩衝區3218.9 公頃。1984年江永縣人民政府以[1984]65號檔案《關於分別建立大遠、源口自然保護區的申請報告》向省林業廳報告,同時決定大遠片由高澤源林場代管,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人員編制43人,源口片成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人員編制13人。
由於該區所處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其複雜的群落,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保存眾多的珍貴稀有動植物,從而成為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區的生物基因庫,為更好地保護這尚存的大面積原始次生林,拯救瀕於滅絕的珍稀物種,1997年省林業廳森保局擬在原保護區的基礎上,將江永縣、道縣集中連片的山林劃入一個保護區,同時向林業部申請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本次考慮到源口自然保護區屬珠江水系,不與這一片相連,仍保持作為省級保護區,原體制不變。
在自然資源保護、宣傳教育、科學考察、制止亂砍濫伐、亂捕濫獵、亂采亂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森林植被逐年恢復,生物種群明顯回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