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的來歷

江山的來歷

第一章、寫在草原上的王朝史 王朝的瓶頸 第五章、清:成功的滿族王朝

江山的來歷江山的來歷
江山的來歷

基本信息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212032319
開本:32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四種顏色(金、赤、烏、綠)代表了王朝建立的四種類型:既有通過政治鬥爭悄然變化國家顏色的(金之卷),也有在農民起義的烈火中完成王朝夢想的(赤之卷),還有通過王朝戰爭和割據混戰(烏之卷)以及由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新王朝(綠之卷)。
“改朝換代”的歷史大劇在書中頻繁上演,各路英雄連番逐鹿中原,精彩紛呈。

作者簡介

張程,浙江臨海人,編輯。現從事時事政治和歷史類圖書的編輯和寫作工作

目錄

前言:王朝胚胎的遺傳與變異——中國式王朝的肇建故事
王朝更替頻繁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大特點。為什麼會出現那么多的改朝換代事件呢?為什麼一些王朝“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忽焉”呢?中國式的王朝肇建過程帶有什麼樣的“原罪”呢?如何看待不同王朝不同的開國過程呢?就好像現代越來越多的準父母關注嬰兒的胎教問題,我們也需要將觀察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命運的視角前移到王朝胚胎的萌動時期。
金之卷:宮廷陰謀誕生的國家
第一章、不太血腥的建國之路
與金戈鐵馬般的武力搏殺不同,禪讓能夠在傳國玉璽交接的一剎那間讓一個舊帝國結束,讓一個新帝國誕生。身份瞬間置換,山河隨即變色。實力是禪讓的關鍵字,遜帝的命運注定是悲慘的。當然也有人不以為然:“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第二章、新:道德旗幟的勝利
一個道德高尚、嚴於律己、大義滅親、菩薩心腸的聖人會在一夜之間變成偽君子嗎?會的,如果他本身就是個“演員”的話。終結西漢王朝的王莽就是這樣的人。王莽建立篡奪了漢朝的天下,開創了中國王朝“和平”改朝換代的先例。在王朝建立的過程中,王莽表現出來的高尚道德、愛民情懷和絕高聲望的確迷惑了許多人。但是表演可以助他實現了改朝換代,並不能成為治國安邦的工具。
富貴門外的孩子
血的代價
漢平帝之死
救命稻草
第三章、晉:源於司馬昭之心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僅是在司馬昭時期,在他哥哥司馬師攬權的時候,司馬家族篡位自立的跡象就暴露無遺了;再往前推,在兩人父親司馬懿的時候,曹操就開始懷疑司馬懿是否有異心了。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是典型的靠權謀和連續政變產生的王朝。司馬家族的野心或隱或現地貫穿曹魏王朝的始終。
司馬懿的表演
高平陵政
司馬昭之心
第四章、隋:連續上演的禪讓
紛繁複雜、荒唐可笑的南北朝各代的開國過程,仿佛就是一連串禪讓鬧劇的累加。南北朝是一個宮廷陰謀充斥的時代,各朝各代都因政治陰謀而起,也亡於政治陰謀。最後的終結者——隋朝就是孕育在北周軀體之內,通過宮廷陰謀取而代之的王朝。隋朝的建立者是楊堅,一個政績不錯,名聲尚佳的帝王,一個幕後操作,幹練無情的陰謀家。
亂世富貴人家
無名政變
隋代周興
第五章、宋:鐵矛掛起的龍袍
中國歷代王朝中建立最快、最富有戲劇性的可能要算宋朝。禁軍將領趙匡胤在一夜之間被部下簇擁,披上龍袍,完成了角色轉換。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建立過程最平穩、最沒有血腥味的王朝。龍袍早就在那裡等著趙匡胤了。趙匡胤披與不披,什麼時候披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沒有人有能力反對。因為趙匡胤的龍袍周圍有一圈鐵矛護衛著。
亂世的誘惑
黃袍加身
杯酒釋兵權
赤之卷:草根階層的血性崛起
第一章、開國路上的農民起義
中國的農民最具有忍耐性,往往能在苛刻盤剝和重壓下忍受數十年之久。可一旦有一個農民舉著鋤頭挑起頭,通常是貧者從亂如歸,天下血流成河。造反對農民來說往往就是放下鋤頭,拿起標槍的事。但他們之中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幸運地看到舊王朝的覆滅和秩序的恢復,在新的王朝和統治者腳下去延續自己田園牧歌般的夢想。
第二章、西漢:提劍三尺賦風行
陳勝吳廣農民大起義的烈火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奇怪的是最後享受起義成果的是一個叫做劉邦的前秦朝地方小吏。劉邦英勇善戰、機靈善變,還是耍流氓手段的高手。最重要的是,劉邦不是農民,而陳勝吳廣都是農民。秦末漢初,上層社會和整個政治體制還沒有做好接受一個農民成為皇帝的準備。因此,劉邦得以篡奪了“革命的果實”。
亂世亭長
權力轉移
楚漢相爭
第三章、東漢:腰斬王朝的重興
漢王朝被王莽的新朝“腰斬”成了東西兩段。綠林和赤眉的起義為漢王朝的重建與復興僅僅是提供了一絲可能而已。真正完成這個重大任務的是與西漢王朝血緣非常疏遠的“皇族”劉秀。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劉秀從一開始被迫參加農民起義,到在昆陽之戰被推上峰尖浪口,再到在河北的收放自如,成長為了“農民起義的叛徒”。
綠林與赤眉
劉秀的蛻變
中興的代價
第四章、唐:體制內的造反者
隋末農民起義大潮中最偉大、最成功的英雄豪傑是誰?不是《隋唐英雄傳》中那些家喻戶曉的的豪俠好漢,不是程咬金,也不是羅成、徐茂公等人,而應該是李淵。沒有其它英雄像李淵那樣在隋朝政治體制中呼風喚雨,又借著風起雲湧的造反浪潮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他才是最大、最危險的造反者。
隋唐多英雄
太原起兵
唐朝肇建
第五章、明:不變的農民基因
鳳陽的一場大災荒讓赤貧的朱家只有朱元璋與朱興盛兩兄弟僥倖活了下來。小兄弟倆沒有棺木,沒有壽衣,沒有墓地,拆下家裡的門板抬著裹在草蓆里的親人,計畫埋到村外去。誰料天降暴雨。小兄弟二人走到村外的一個土丘旁時,門板的繩子突然斷了,屍體滑落到土丘下面。兄弟就地將親人草草埋葬。這座小土丘就是日後大明王朝的鳳陽祖陵。
嶄露頭角的造反者
龍興東南
老農掌國
烏之卷:王朝戰爭的統一道路
第一章、王朝的金戈鐵馬往事
陳勝的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喊出了多少英雄豪傑搏擊長空、縱橫四海的心聲,激勵著他們向權力巔峰發起永不停歇的衝擊。奴隸石勒,賭徒劉裕,鹽販黃巢,乞丐朱元璋,驛卒李自成和親兵努爾哈赤都對這句話“與我心有戚戚焉”。誰說中國沒有貴族,這些人是中國特色的貴族。正是他們馳騁疆場的貴族風範塑造了第四類的王朝——通過王朝征戰衝破群雄割據誕生的王朝。
第二章、秦:西陲的百年崛起
羅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秦王朝的建立也不是一二十年完成的。作為“並海內,兼諸侯”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崛起經過了數百年時間和幾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實現了從西陲邊緣的小國到南向稱帝的統一王朝的奇蹟轉變。崛起路上,環環相扣,秦國在每一環上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跡,數不清的國家和部落成為了犧牲品。
秦穆公突圍
獨霸西戎
借天下之智
始皇開朝
第三章、曹魏:老子打下的天下
漢朝大丞相曹操在晚年遭遇了嚴峻的政治挑戰。戎馬數十年,曹操翦滅了一個又一個的敵人,牢固掌控了朝廷的大權,可流言頑強地在挑戰著曹操的權威。抨擊曹操大權獨攬,懷有不臣之心的聲音與軍事勝利一樣,始終伴隨在曹操的左右。“託名漢相,實為漢賊”、“欲廢漢自立”的罵聲若明若暗地出現了。與絕大多數梟雄不一樣,曹操特別在意這些罵聲。
曹操不易
從官渡到赤壁
曹丕的衝刺
第四章、西遼:最後的契丹貴族
作為遼朝的末代皇族,耶律大石在王朝湮滅的最後時刻才登上政治舞台。在眾人皆醉臥獨醒的大環境下,他依然保持著契丹民族原始的奮進狀態和勇敢無畏、開拓創新的精神,為本民族在異地他鄉延續了王朝的命脈。耶律大石可謂是契丹民族最後的貴族。契丹這個民族在最後時刻能夠產生這樣的貴族,可謂不幸中的大幸。
家貧出孝子
西行的貴族
萬里可橫行
綠之卷:草原民族的狂飆之路
第一章、寫在草原上的王朝史
每一個遊牧民族的崛起都好像是一場精彩的話劇,其中有一位精彩絕倫的主角的成長和走向輝煌,有一個弱小民族的凝聚奮鬥和逐鹿中原,又點綴著若干的細節……北方遊牧民族的優勢是建立在自然因素和經濟因素的雙重動力之上的。正是有了自然和經濟兩方面的動力驅使,遊牧民族往往能夠取得對於渴求安穩的南方農業民族的勝利。
第二章、五燕:鮮卑前輩的足跡
“慕容”是一個起源於少數民族鮮卑族的姓氏。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慕容族人可能是“慕容復”和“慕容燕”兩位了。第一位是金庸先生名著《天龍八部》中與“北喬峰”並列的“南慕容”,後一位是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中精神分裂的可憐人。他們雖然是虛構的人物,但矢志復國、重建燕國的性格是有歷史依據的。
沃土與英雄
人才濟濟之禍
鮮卑餘烈
第三章、北魏:融入中原的陣痛
一個政權的政策方針必須與領土內的百姓心理和歷史文化保持一致,才能長治久安。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入主中原後,就面臨著相對落後的本民族政治文化與已經成為統治根基的中原政治文化脫節的問題。在孝文帝的主持下,拓跋鮮卑果斷地與本民族的政治文化告別,全面徹底地融入中原。快速、深入的融合在鮮卑民族內部引起了陣陣血雨腥風……
王朝的瓶頸
遷都與反遷都
無辜的鮮血
第四章、元:為疏忽付出代價
蒙古民族對自身的文化特別自信。他們建立的元朝拒絕拒絕學習漢族相對先進的政治與文化智慧,只是蜻蜓點水般地採用了漢族政治的若干表象。元朝說:我就是異族王朝,我就不漢化,我就不關注儒家文化,又能把我怎么樣?結果,一個取得精美絕倫軍事輝煌的王朝入主中原不到百年就土崩瓦解了。
草原的生存法則
征戰的慣性
黯淡的刀鋒
第五章、清:成功的滿族王朝
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是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很多,清王朝可算是其中最成功的一個。清朝的統治時間最長,保持了相當穩定的一個統治時期,還營造了中國古代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儘管我們對清朝後期的歷史充滿爭議,但爭議本身恰恰說明這個少數民族對當代的深刻影響。
遺甲起兵
經營關外
叩開山海關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