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名樓

江南四大名樓

江南四大名樓,又作長江四大名樓,一般是指中國長江以南的四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建築,分別是: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南嶽陽的岳陽樓和江蘇南京的閱江樓,此外江南四大名樓也有多種說法,又有一種說法為不包括江蘇南京的閱江樓,而包括安徽宣城的謝脁樓。聚遠樓位於鳳凰湖西面海拔高160多米的古龍山頂,一條寬6米的水泥盤山公路直抵中心,它根據宋朝建築風格設計,碧瓦丹柱,斗拱重檐,氣勢恢宏,高39米,外觀三疊層,內設三層,總占地面積639.87平方米,四周懸掛著八塊鍍金匾額,門前朱紅的柱子上掛著趙孟頫題的“思陵宸翰坡仙句,雲漢奎光聚此樓”的楹聯,最頂層是宋高宗題“聚遠樓”三個蒼勁鍍金大字,聚遠樓內裝飾四幅大型德興風情木雕。

歷史由來

歷史上不同的江南四大名樓的說法:

第一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南京閱江樓;

第二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德興聚遠樓;

第三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洪江芙蓉樓;

第四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宣城謝脁樓;

第五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容縣真武閣;

第六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揚州大觀樓;

第七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九江潯陽樓;

第八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鎮江芙蓉樓。

第九種說法:武漢黃鶴樓、南昌滕王閣、湖南嶽陽樓、馬鞍山太白樓。

概述

滕王閣滕王閣

四大名樓是指指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南嶽陽的岳陽樓和江蘇南京的閱江樓。黃鶴樓,“天下江山第一樓”,巍峨聳立於中國中部地區最大城市武漢市武昌蛇山之上,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滕王閣,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的傑出代表,象徵著中國五千年積澱的文化、藝術和傳統;岳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三國東吳所建,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閱江樓坐落在南京城西北角的獅子山巔,瀕臨長江,閱江樓碧瓦朱楹、飛檐峭壁、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明代風格,古典的皇家氣派。

旅遊景區

黃鶴樓

概述

黃鶴樓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而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為武漢“江城”的美譽奠定了基礎。

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地理位置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西坡特一號。

旅遊指南

乘坐旅遊1號線、10路、64路、108路、401路、402路、584路、電車1路、電車4路均可到達。

歷史文化

黃鶴樓位於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相傳始建於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樓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址仍在蛇山頭。主樓高49米,共五層,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底層外檐柱對徑為30米,中部大廳正面牆上設大片浮雕,表現出了歷代有關黃鶴樓的神話傳說;三層設夾層迴廊,陳列有關詩詞書畫;二、三、四層外有四面迴廊,可供遊人遠眺;五層為瞭望廳,可在此觀賞大江景色;附屬建築有仙棗亭、石照亭、黃鶴歸來小景等.。黃鶴樓是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它雄踞長江之濱,蛇山之首,背倚萬戶林立的武昌城,面臨洶湧浩蕩的揚子江,相對古雅清俊晴川閣,剛好位於長江和京廣線的交叉處,即東西水路與南北陸路的交匯點上。登上黃鶴樓武漢三鎮的旖旎風光歷歷在目,遼闊神州的錦繡山河也遙遙在望。由於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傳至今的詩詞、文賦、楹聯、匾額、摩岩石刻和民間故事,使黃鶴樓成為山川與人文景觀相互倚重的文化名樓。

景區榮譽

黃鶴樓景區榮譽:國家5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其它兩大名樓分別是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黃鶴樓是古典與現代熔鑄、詩化與美意構築的精品。它處在山川靈氣動盪吐納的交點,正好迎合中華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風民俗、親近自然的空間意識、崇尚宇宙的哲學觀念。登黃鶴樓,不僅僅獲得愉快,更能使心靈與宇宙意象互滲互融,從而使心靈淨化。這大約就是黃鶴樓美的魅力經風雨而不衰,與日月共長存原因之所在。與滕王閣、岳陽樓並列江南三大名樓。

歷史沿革

黃鶴樓曾被毀多次,自三國時建成以來,屢建屢毀,光明清就毀了7次,光緒年間就毀了一次後來清政府就沒建過,原來高3層樓的黃鶴樓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間建成,有5層樓高,更加雄偉,除地址變化外,基本沒什麼變化。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之稱,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而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為武漢“江城”的美譽奠定了基礎。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後一座“清樓”建於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1981年10月,黃鶴樓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運用現代建築技術施工,鋼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結構。飛檐5層,攢尖樓頂,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層邊寬30米,頂層邊寬18米,全樓各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登樓遠眺,“極目楚天舒”,不盡長江滾滾來,三鎮風光盡收眼底。

極富個性

黃鶴樓的形制自創建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檐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文名遐邇

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很自然就成了名傳四海的遊覽勝地。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後到這裡遊樂,吟詩作賦。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新樓要雄偉多了,5層,加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共高51.4米,比古樓高出將近20米。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因此,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

歷代名人在黃鶴樓留下了大量的詩歌、詞作、楹聯、碑記、文章,其中“對江樓閣參天立,全楚山河縮地來”的楹聯較好地寫出了黃鶴樓的氣勢。 1927年2月,毛澤東考察完湖南農民運動後來到武昌,寫下了著名的《菩薩蠻·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空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而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中,黃鶴樓連同蛇山腳下的紅樓,則為亞洲民主的開啟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如今,黃鶴樓景區和辛亥革命文化區已經成為武漢的標誌,旅遊必到之所。

黃鶴樓故址

黃鶴樓,原址在武昌蛇山黃鵠磯頭,相傳始建於公元223年。歷史上黃鶴樓屢建屢毀,其最後的一次被毀是1884年。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武漢是“百湖之市”,如果把長江、漢水、東湖、南湖以及星羅棋布的湖看成是連綿的水域的話,城市陸地則是點綴在水面上的浮島,武漢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在這個壯闊的水面上,有一條中脊顯得格外突出。從西向東,依次分布著梅子山、龜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這一連串的山脊宛如巨龍臥波,武漢城區第一峰喻家山是龍頭,在月湖裡躺著的梅子山則是龍尾。這是武漢的地理龍脈。黃鶴樓恰好位於巨龍的腰上。騎龍在天,乘勢而為,黃鶴樓的這種選址似乎透露出某種玄機。

建築特色

新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24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仿佛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

滕王閣

概述

滕王閣滕王閣

素有“西江第一樓”之譽的滕王閣,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滕王閣座落於贛江與撫河故道的匯合處,占地4.3公頃,滕王閣在歷史上的興廢更迭達29次之多,現在的滕王閣主閣落成於1989年10月8日,共九層,淨高57.5米,南北配有迴廊連線的兩個輔亭,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瀕鄰南浦,面對西山,視野開闊,距唐代閣址僅百餘米,主體建築為宋式仿木結構,突出背城臨江,瑰瑋奇特的氣勢,主體建築丹柱碧瓦,畫棟飛檐,斗拱層疊,門窗剔透,其立面似一個倚天聳立的“山”字,而平面則如一隻展翅俗飛的大鯤鵬。

地理位置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

自然氣候

南昌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濕潤溫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長,春秋季短。南昌是典型的“夏炎冬寒”型城市,夏天非常炎熱,有“火爐”之稱;冬天又比較寒冷,因此春秋季節去滕王閣旅遊是比較適宜的

旅遊指南

市內乘2、7、8、302路公車在滕王閣下車即可到達。

歷史文化

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李元嬰出生於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薰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游,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從蘇州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後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為別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為滕王,故閣以“滕王”一名冠之。

時來風送滕王閣,滕王閣是南昌吉祥風水建築,有古謠云:“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在我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築。一般為當地最高標誌性建築,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滕王閣坐落於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有古人亦云:“求財去萬壽宮,求福去滕王閣”。可見滕王閣在世人心目中占據的神聖地位,備受重視和保護。

岳陽樓

概述

岳陽樓岳陽樓

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岳陽樓的建築構制獨特,風格奇異。氣勢之壯闊,構制之雄偉,堪稱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岳陽樓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柱高聳,樓頂檐牙啄,金碧輝煌.遠遠而了,恰似一隻凌空欲飛的鯤鵬。全樓高達25.35米,平面呈長方形,寬17.2米,進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

中部以四根直徑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穩如磐石。

岳陽樓的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托舉而成的盔頂式,這種拱而復翹的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地理位置

岳陽樓屹立於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區內陸地東西長約130米,南北長約300米,陸地投影總面積3.9萬平方米。前瞰洞庭,背枕金鶚,遙對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萬里長江。它雖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當中國中部,挨長江、伴洞庭,於洞庭湖居其口,於長江居其中。以水路言,從岳陽出發,上溯長江,經三峽,可通巴蜀;順長江東下,可達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乃至遠涉重洋;沿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上溯,可與湖南76個縣市相連。以陸路言,緊靠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在南北交通幹線上亦處中端,極易轉入與之相連的其他鐵路、公路,通達各省。

自然氣候

岳陽及洞庭湖的氣候,處在中亞熱帶過渡地帶,溫暖濕潤,春夏冷暖氣流交替頻繁,夏秋晴熱少雨,秋寒偏早。年平均氣溫為16.5攝氏度到17攝氏度,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無霜期約270天,最佳旅遊季節是4月到11月。

旅遊指南

去長江三峽遊覽的遊客可以在客輪停泊岳陽城陵磯碼頭時(會停半天時間),乘當地的旅遊客車前往岳陽樓和洞庭湖遊覽,還有時間可以逛逛當地的廟前街。

岳陽市內乘坐1、2、3、4、5、6、7、8、9、15等路公車均可到達,交通十分便利。

歷史文化

東漢末年,孫權的手下大將魯肅奉命鎮守巴丘,操練水軍,在洞庭湖接長江的險要地段建築了巴丘古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魯肅在巴陵山上修築了閱軍樓,用以訓練和指揮水師。閱軍樓臨岸而立,登臨可觀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波皆可盡收眼底,氣勢非同凡響,這座閱軍樓就是岳陽樓的前身。閱軍樓在兩晉、南北朝時被稱為巴陵城樓,到唐朝時期方始稱岳陽樓。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貶至岳州,當時的岳陽樓已坍塌,滕子京於慶曆五年在廣大民眾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陽樓。滕子京重修的岳陽樓,在明崇禎十一年(1639年),毀於戰火,翌年重修。清代多次進行修繕。清光緒六年(1880年),知府張德容對岳陽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將樓址內遷6丈有餘。岳陽樓在1700餘年的歷史中屢修屢毀又屢毀屢修。幾經風雨滄桑,屢毀屢建,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餘次.每次重修後,"則層檐冰閣,岌頌於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毀之時,"則波巨浪,衝擊於其下,遷客騷人矯首而太息"(清朝張德容《重修岳陽樓記》)。至民國末年,樓身已經破舊不堪。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岳陽樓極為珍視,,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岳陽樓進行了維修,還修建了懷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蹟。

閱江樓

概述

閱江樓閱江樓

閱江樓座落於獅子山巔,山高78米,樓高52米,閱江樓主體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外觀4層暗3層,共7層。閱江樓巍峨壯觀、氣勢磅礴,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示在人們面前,它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歷史源遠、底蘊豐厚。岳陽樓、滕王閣和黃鶴樓都是以名人詩篇得以傳世,而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所提出建造的閱江樓則以其“有記無樓”而更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無論是從文學、歷史的角度,還是從人文、文化的角度,都具有深長、耐人尋味的意境。閱江樓所構想的城、山、樓、江開闊畫面和恢弘氣勢,古往今來為人們所神往。

二是設計精美,藝術高超。閱江樓主體、大牌樓、主山門、碑廊等,其平面設計為“l”型,主翼面北、側翼面西,顯示出“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霧,朱廉鳳飛而霞卷,彤扉開而彩盈”的樓閣意境。周圍迴廊雕有600多隻神態各異的石獅。整座建築矗立於漢白玉須彌平台上,在藍天綠樹的映襯下,色彩典雅,絢麗多姿。展示了很高的文化品位、深厚的歷史內涵。

三是鮮明的明代風格,古典的皇家氣派。閱江樓的建築設計、色彩選定均以朱元璋在《閱江樓記》中所描繪的狀況和神採為依據,以明代風格、皇家氣派為基本方針,展示閱江樓之巍峨形態和磅礴氣勢,從而使其高度、體量、氣勢均與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相媲美。

四是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觀賞視角。閱江樓濱江而居,是觀賞大江風光的最佳之處。長江自蕪湖由南向北到南京下關後,轉向東流,其轉折點恰好使閱江樓能兩面觀賞長江風光。登上閱江樓,放眼遠望,浩瀚的大江風光一覽無餘,令人心曠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盡收眼底。進入夜晚,閱江樓晶瑩剔透、流光溢彩,觀賞長江燈火、城市美景更是一番絕佳的情景。

地理位置

閱江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建寧路202號。

自然氣候

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風和日麗;梅雨時節,又陰雨綿綿;夏季炎熱,與武漢、重慶並稱“三大火爐”;秋天干燥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四時各有特色,皆宜旅遊。因此就有了“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之說。 “夏熱冬寒”是南京較之其它江南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顯著氣候特徵,通常農曆臘月下雪機會最多,如果您有緣在南京遇上大雪,那也是令人神往的,江南的雪景更顯嫵媚動人。 近來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一時有為南京摘去“火爐”帽子的說法。

交通信息

南京火車站到閱江樓:南京火車站乘坐10路公車大橋飯店站下車即到;

其他:乘10,21,18,16,54,鹽輪線即可到達。

歷史文化

閱江樓的建設構想始於六百年前。公元136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盧龍山(今獅子山)指揮8萬伏兵,大敗陳友諒40萬軍隊,奠定了大明王朝建都南京的基礎。朱元璋稱帝後,於公元1374年賜改盧龍山名為獅子山,下詔建造閱江樓,並親自撰寫《閱江樓記》,又命眾文臣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為最佳,後被選入《古文觀止》。600餘年來,雖有2篇《閱江樓記》流傳於世,但因種種原因樓終未建成。

隨著改革開放春天的到來,一些有識之士提出興建“閱江樓”的動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回響。1997年市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閱江樓,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部隊搬遷、規劃設計、方案比選等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於1999年2月正式開工建設, 2001年9月竣工並對外開放。

滕王閣

簡介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坐落於江西省南昌市的贛江之濱。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李元嬰出生於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薰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游,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從蘇州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後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為別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又築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後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 “時來風送滕王閣”,滕王閣因“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一篇駢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簡稱《滕王閣序》)而得以名貫古今,譽滿天下。王勃的《滕王閣序》,膾炙人口,傳誦千秋。文以閣名,閣以文傳,歷千載滄桑而盛譽不衰。自王勃的“千古一序”之後,王緒曾為滕王閣作《滕王閣賦》,王仲舒又作《滕王閣記》,傳為“三王記滕閣”的佳話。後大文學家韓愈又作《新修滕王閣記》。由此王勃、韓愈等人開創了“詩文傳閣”的先河,使之後來的文人學士登閣題詩作賦相沿成習。 滕王閣在古代被人們看作是吉祥風水建築,有古謠云:“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藤”諧“滕”音,指滕王閣;“葫蘆”,乃藏寶之物;“塔”,指繩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這首古謠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閣和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在我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風水建築,一般為當地最高標誌性建築,聚集天地之靈氣,吸收日月之精華,俗稱:“文筆峰”。滕王閣坐落於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有古人亦云:“求財萬壽宮,求福滕王閣”。可見滕王閣在世人心目中占據的神聖地位,歷朝歷代無不備受重視和保護。 同時,滕王閣也是古代儲藏經史典籍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古代的圖書館。而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也多喜歡在此,貴為天子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鄱陽湖之戰大敗陳友諒後,曾設宴閣上,命諸大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 今天的滕王閣為宋式建築。唐宋一脈相承,宋代建築是唐代建築的繼承和發展。宋代的樓閣建築極窈窕多姿,建築藝術造型達到極高成就。

歷史沿革

始建於唐永徽四年,為當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據記載,李元嬰於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別居。由於李元嬰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20多年後,當時的洪州都督閻公首次重修。竣工後,閻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記事,途經於此的王勃就是於此時寫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閣序》。並由此令滕王閣名揚四海。

後來歷經宋、元、明、清,滕王閣歷次興廢,先後修葺達28次之多,建築規制也多有變化。其中宋大觀二年(1108年),滕王閣因年久失修而塌毀,侍郎范坦重建,比唐閣範圍更為擴大,並在主閣的南北增建“壓江”、“挹翠”二亭,逐漸形成以閣為主體的建築群,華麗堂皇之形貌,宏偉壯觀之氣勢被譽為“歷代滕王閣之冠”。最後一次建於清代同治年間,1926年毀於兵災,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毀。僅存一塊“滕王閣”青石匾。此後50多年裡一直沒有重修。

1942年,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據“天籟閣”舊藏宋宮廷畫《滕王閣》繪製了八幅《重建滕王閣計畫草圖》。在第29次重建之時,建築師們以此作為依據,並參照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設計了這座仿宋式的雄偉樓閣。1983年10月1日舉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陽節正式開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之際,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閣於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

建築特點

滕王閣,高聳於南昌城西,贛江之濱。步入閣中,仿佛置身於一座以滕王閣為主題的藝術殿堂。在第一層正廳有一幅表現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巧妙地將滕王閣的動人傳說與歷史事實融為一體。第二層正廳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筆重彩壁畫《人傑圖》,繪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領風騷的江西曆代名人。這與第四層表現江西山川精華的《地靈圖》,堪稱雙璧,令人嘆為觀止。第五層是憑欄騁目的最佳處。進入廳堂,迎面是蘇東坡手書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亦都與閣有關。 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分為兩級。台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迴廊建築,而內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新閣的瓦件全部採用宜興產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樓閣雲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循南北兩道石級登臨一級高台。一級高台,系鋼筋混凝土築體,踏步為花崗石打鑿而成,牆體外貼江西星子縣產金星青石。一級高台的南北兩翼,有碧瓦長廊。長廊北端為四角重檐“挹翠”亭,長廊南端為四角重檐“壓江”亭。從正面看,南北兩亭與主閣組成一個倚天聳立的“山”字; 而從飛機上俯瞰,滕王閣則有如一隻平展兩翅,意欲凌波西飛的巨大鯤鵬。這種絕妙的立面和平面布局,正體現了設計人員的匠心。 一級高台朝東的牆面上,鑲嵌石碑五塊。正中為長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塊漢白玉橫拼而成,約10米長、1米高,外圍以瑪瑙紅大理石鑲邊,宛如一幅裝裱精工的巨卷。此碑碑文為今人隸書韓愈《新修滕王閣記》。韓愈在《記》中寫道:“余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長碑左側為花崗岩《竣工紀念石》及青石《重建滕王閣紀名》碑,右側為花崗石《奠基紀念石》及青石《滕王閣創建紀年》碑。 由一級高台拾級而上,即達二級高台(象徵城牆的台座)。這兩級高台共有89級台階,而新閣恰於1989年落成開放。二級高台的牆體及地坪,均為江西峽江縣所產花崗石。高台的四周,為按宋代式樣打鑿而成的花崗石欄桿,古樸厚重,與瑰麗的主閣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級高台與石作須彌座墊托的主閣渾然一體。由高台登閣有三處入口,正東登石級經抱廈入閣,南北兩面則由高低廊入閣。正東抱廈前,有青銅鑄造的“八怪”寶鼎,鼎座用漢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攢尖寶頂圓亭式鼎蓋。此鼎乃仿北京大鐘寺“八怪”鼎而造。此鼎之設,寓有金石永固之意。

主閣概況

主閣的色彩,絢爛而華麗。其梁枋彩畫採用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及“解綠結華裝”。室內外斗拱用“ 解綠結華裝”,突出大紅基調,拱眼壁也按此色調繪製,底色用奶黃色。室內外所有梁枋各明間用“碾玉裝”,各次間用“五彩遍裝”,天花板每層圖案各異,支條深綠色,大紅井口線,十字口梔子花。椽子、望板均為大紅色,柱子油朱紅色,門窗為紅木家具色。室外平坐欄桿油古銅色。

周邊景觀

新閣自1989年重陽節主體工程竣工,對外接待遊人,以後又不斷完善配套設施,逐漸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仿古建築群。由東面榕門路進入園區,首先迎接遊人的是一座高大的二柱七樓彩繪仿宋式大牌樓。牌樓正中是青石貼金橫匾二方, 東為“滕閣秋風”,西為“勝友如雲”。穿過牌樓,來到東大門,正上方懸掛貼金橫匾:“雄州霧列”。大門南北兩側為高低錯落的仿古街,店內多銷售字畫、古玩、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等等。 大門朝西的門楣之上,亦懸掛一橫匾:“地接衡廬”。 進入園區,園內綠草如茵,鮮花吐艷,環境優美。寬闊的閣前廣場將主閣襯托得分外莊嚴雄偉,充分展現了當年王勃所讚譽的那種“上出重霄”、“下臨無地”的氣勢。廣場與主閣之間,有一條南北貫通的幹道。幹道南端是一座白色四柱五檐徽式大理石牌坊。牌坊正中嵌兩方貼金橫匾,朝南為“戟遙臨”,朝北為“美盡東南”。這是南門入園口。牌坊北側,立有“銅奔馬”雕塑,又名“馬踏飛燕”,這是中國旅遊的標誌。幹道北端也有一處入園口,其西側,有園中之園的“俯暢園”。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7:30~17:30 門票:50元。 優惠政策:現役軍人、傷殘軍人、軍隊離退休幹部、地方離休幹部憑相關證件,70歲以上老年人憑《老年證》以及1.1米以下兒童,可以免票;1.1米至1.4米兒童,學生憑學生證,可半票優惠。 交通:公交2、游2、游1、7、8、26路可達。 市內交通:南昌市區內可乘1路、201路公共汽車、801路、806路中巴可達。 地址:榕門路仿古街58號

岳陽樓

簡介

江南四大名樓江南四大名樓

屹立於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洞庭湖畔的岳陽樓,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岳陽樓是三國時期(公元215年)東吳將領魯肅為了對抗駐守荊州的蜀國大將關羽所修建的閱兵台,當時稱為閱軍樓。據記載,這就是最早的岳陽樓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修建年代最早的樓閣。

至今岳陽樓是以東漢末年"魯肅閱軍樓"為基礎,一代代沿襲發展而來。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於軍事上。自唐朝始,岳陽樓便逐步成為歷代遊客和風流韻士遊覽觀光,吟詩作賦的勝地。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在此登覽勝境,憑欄抒懷,並記之於文,詠之於詩,形之於畫,工藝美術家亦多以岳陽樓為題材刻畫洞庭景物,使岳陽樓成為藝術創作中被反覆描摹、久寫不衰的一個主題。

因為岳陽樓為純木結構,其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使岳陽樓於1984年修整,沿襲了清朝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所建時的形制。登岳陽樓可瀏覽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它的建築藝術價值無與倫比。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8月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2001年元月核准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長江黃金旅遊線上湖南境內的唯一景點,是岳陽市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和岳陽旅遊業的龍頭。2011年9月,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正式批准岳陽樓—君山島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歷史沿革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一代代沿襲發展而來。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岳陽樓高21.5米,三層、飛檐、純木結構。樓頂復蓋黃色琉璃瓦,造型奇偉,“岳陽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陽樓名揚天下。公元1045年,慶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文學家范仲淹作了《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一、二樓各嵌有一副《岳陽樓記》雕屏,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復品;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一級珍品。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登岳陽樓》,筆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備。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輝。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陽樓歷經滄桑,看到的岳陽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樣貌。整個樓的建築,可用八個字來概括:四柱、三層、飛檐、純木。岳陽樓主樓高3層,高達15米,中間以4根大楠木撐起,再以12根柱作內圍,周圍繞以30根木柱,結為整體、整個建築沒有用一顆鐵釘,沒有用一道巨梁。 12個飛檐,檐牙高啄(似鳥嘴在高空啄食)。屋頂為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曲線流暢,陡而復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名叫盔頂。盔頂下的如意斗拱,狀如蜂窩玲瓏剔透。古籍里載述,岳陽樓“純木結構,盔式樓頂”這種古老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

地理位置

岳陽樓屹立於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地面海拔54.3米。景區內陸地東西長約130米,南北長約300米,陸地投影總面積3.9萬平方米。前瞰洞庭,背枕金鶚,遙對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萬里長江。它雖在湖南省的北端,但正當中國中部,挨長江、伴洞庭,於洞庭湖居其口,於長江居其中。以水路言,從岳陽出發,上溯長江,經三峽,可通巴蜀;順長江東下,可達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乃至遠涉重洋;沿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上溯,可與湖南76個縣市相連。以陸路言,緊靠京廣鐵路、武廣深客運專線(京港高鐵武深段)、京港澳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和107國道,在南北交通幹線上亦處中端,極易轉入與之相連的其他鐵路、公路,通達各省。

建築特色

岳陽樓的建築構制獨特,風格奇異。氣勢之壯闊,構制之雄偉,堪稱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岳陽樓為四柱三層,飛檐、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柱高聳,樓頂檐牙啄,金碧輝煌.遠遠而了,恰似一隻凌空欲飛的鯤鵬。全樓高達25.35米,平面呈長方形,寬17.2米,進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中部以四根直徑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結為整體,全樓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穩如磐石。岳陽樓的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托舉而成的盔頂式,這種拱而復翹的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民間故事

再說民間故事。緣於歷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陽樓修建(而且屢毀屢修)工藝精巧,而且歷代人文薈萃,因此,岳陽和洞庭湖畔流傳著許多關於岳陽樓的傳說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價值。其中關於修建岳陽樓的就分別有魯班,呂洞賓、張果老等名匠、仙人;關於講述岳陽樓淵源的,則有《魯肅閱兵台》、《岳陽樓三個字》等;關於岳陽樓雕屏的,又有《張照題屏》、《真假雕屏》;關於岳陽樓風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此外還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陽樓附近有關風物的傳說故事也算進去的話,那么,就還有《梅溪橋》、《金鵲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可見岳陽樓及有關的傳說故事何其多也、展現的風采又是怎樣的豐美綺麗。

閱江樓

簡介

閱江樓閱江樓

南京閱江樓與武漢黃鶴樓、岳陽岳陽樓、南昌滕王閣合稱江南四大名樓。朱元璋稱帝後,下詔建造閱江樓,並親自撰寫了《閱江樓記》,又命眾文臣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後入選《古文觀止》。閱江樓於2001年建成並對外開放,從此結束了600年來“有記無樓”的歷史。

歷史背景

建閱江樓的初衷,始於1626年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為朱元璋在其稱帝前,在獅子山上以紅、黃旗為號,指揮數萬伏兵,擊敗了勁敵陳友諒40萬人馬的強勢進攻,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礎。14年後,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在獅子山建一樓閣,親自命名為閱江樓,並以閱江樓為題,命令在朝的文臣職事們各寫一篇《閱江樓記》。留傳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學家、翰林大學士宋濂的《閱江樓記》和朱元璋親自撰寫的《閱江樓記》和《又閱江樓記》等三篇文章。朱元璋還動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獅子山頂修建了建樓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

全國之最

閱江樓閱江樓

閱江樓風景區創下五個全國之最

1、石獅子———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一對雄獅,高4.8米,重約30噸,用蘇州金山石整塊雕刻而成,風格為明太祖時期,並按照盱眙縣明祖陵的守門獅子刻制。兩隻雄獅,氣勢雄渾,具有皇家氣概。

2、漢白玉碑刻———朱元璋撰寫的《閱江樓記》,由當代書法家抄寫,碑的背面刻的是宋濂所寫的《閱江樓記》,被選入《古文觀止》。漢白玉從北京房山開採出來,高律3.1米,寬4.8米,重15噸,是全國最大的漢白玉碑刻。

3、閱江樓鼎———是全國最大的仿西周司母戊鼎,重4噸,鼎上刻篆字:“獅夢覺兮鬣張,子孫驕以炎黃,山為挺其脊樑,閱萬古之長江,江赴海而浩湯,樓排雲而慨慷,鼎永鑄茲堂堂。”這七句話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念,就是“獅子山閱江樓鼎。”

4、鄭和下西洋瓷畫———這是中國最大的瓷畫,高12.8米,寬8米。壁畫背後是唐伯虎和祝枝山的作品。

5、青銅浮雕——是全國最大的青銅浮雕,高2米,寬8米,由雕塑大師吳為山作。閱江樓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

建築結構

結構

閱江樓整體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兩翼均可觀賞長江風光。主樓在兩翼的犄角處,外四內三,總計七層,總高度為51米,總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

風格

閱江樓碧瓦朱楹、飛檐峭壁、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明代風格。內部布局圍繞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兩代帝王的政治主張展開。屋頂盤踞的金龍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龍身上用的是二十四 K 黃金,用江寧金箔製作工藝製作。這座樓內外共用去十一公斤二十四 K 純金,所以顯得特別金碧輝煌。

鐘樓三層大廳正中,裝飾著中國最大的景德鎮巨幅瓷畫鄭和下西洋。畫高十二點八米,寬八米,畫面由十二個部分組成,色彩斑斕,氣勢磅礴,全景式地描述了一四零五至一四三三年間鄭和下西洋這段輝煌歷史,其中有建造寶船、科學航海、征服海洋、和平外交、睦鄰友好、傳播文明、平等經貿、文化交流等盛況,以及西洋各國的風土人情。

巨幅瓷畫上還反映了永樂皇帝建造“靜海寺”、“天妃宮”,立“天妃宮牌”,為鄭和航海祈求平安的情景。廳內有一條複製的鄭和寶船和一個銹跡斑斑的巨大鐵錨,這兩件實物,生動具體地證明了南京是鄭和下西洋主要造船地,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基地。

在閱江樓的二樓,展示了鄭和下西洋期間及以後的十六位皇帝像,排在前幾位的就是鄭和所經歷的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同時還展示了明朝的燦爛文化,有明朝版圖、名家書畫、科學技術,詳盡地介紹了鄭和下西洋期間中國先進的科學文化。

布局

閱江樓內部布局,圍繞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兩代帝王的政治主張展開。底層,最值得看的是一椅、一壁、一匾。擺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龍椅”,雖是仿製品,但選上等優質紅木製成,重量超過千斤。龍椅靠背上雕有九條龍,刻工精細、形象生動。東側的一匾,“治隆唐宋”,為康熙所書。二層有一船、一畫,明朝永樂帝朱棣,取消海禁,擴大貿易、文化交流,當時南京下關地區是座造船廠,船廠打造了許多船,最長的船,長一百三十八米,寬五十六米,航行時有九桅十二帆,載重量七千噸,在六百年前可算世界之最。這幅巨型瓷畫,畫面反映了一四〇五年到一四三三年間鄭和七下西洋的這段歷史。畫面由十二個部分組成,詳細描寫了航海家鄭和按照永樂皇帝的旨意建造寶船,到西洋各國宣傳中華文明的盛況。畫面還反映了永樂皇帝敕建“靜海寺”、“天妃宮”並親賜“天妃宮碑”,撞響靜海寺鐘聲,以祭奠這位保護航海平安的海神天妃娘娘。

閱江樓的頂層可觀蟠龍藻井。屋頂盤踞的金龍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龍身上用的是二十四K黃金,用江寧金箔製作工藝製作。這座樓內外共用去十一公斤二十四K純金,所以顯得特別金碧輝煌。

芙蓉樓

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而使芙蓉樓天下聞名,芙蓉樓因此而成為名勝古蹟。如今,芙蓉樓有兩處,分別在江蘇鎮江的和湖南洪江。江蘇鎮江芙蓉樓和湖南洪江(黔城)芙蓉樓,都是名聞天下的芙蓉樓。而根據詩中“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吳楚之地判斷,此芙蓉樓應該為鎮江的芙蓉樓,但是當時王昌齡被貶龍標古縣,李白有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為證,而龍標古縣就是以前的洪江(黔城)。由此推斷 此樓應為黔城的芙蓉樓無疑。

簡介

芙蓉樓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濱,其原建於古鎮江城內三山(日精山、月華山、壽丘山)中的月華山上。為東晉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猶存。

為了開發風景名勝資源,發展旅遊事業,於1992年將這座歷史名樓 遺址重建。總體建築由芙蓉樓、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組成, 它們之間由曲折回廓相連,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

歷史

建築

江南四大名樓江南四大名樓

芙蓉樓系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築,高19米,分上下兩層,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二樓中央,高懸著由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芙蓉樓”三個大字,為名樓增輝添彩。在芙蓉樓的兩側,有兩座仿古建築,與芙蓉樓形成犄角之勢,東北面為“冰心榭”,是展示中泠泉的水質和演示茶藝的場所;東南面是“掬月亭”,是觀看湖中的三座石塔和明月倒映水中相映成趣的佳地。若逢晴朗天氣,皓月當家,清風徐來,湖波微皺,風景更美

芙蓉樓文學

芙蓉樓,歷史文化源流久遠,今天亦煥發著青春活力。當代很多文人學士都曾有歌頌芙蓉樓的詩篇和文章,對芙蓉樓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

謝脁樓

景區簡介

謝脁樓位於宣城市區中心陵陽山顛,是一座文化名樓。它不僅是宣城的地方標誌,而且也是中國傳統詩歌文學的一處標誌。謝脁樓歷來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為江南四大名樓。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該樓被日機炸毀。

相關典故

謝朓樓是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李白曾多次登臨,並且寫過一首《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李白於742年(天寶元年)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二年後,因被讒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新開始了漫遊生活。大約是在公元753年(天寶十二載)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雲行至此,很快又要離開,李白陪他登謝朓樓,設宴送行並寫下了著名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江南四大名樓江南四大名樓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重修謝脁樓

1987年在宣州市第9屆人民代表大會上,18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重建謝朓樓;1990年市長常務會上正式通過;1997年8月8日破土動工,翌年竣工。1998年5月,謝脁樓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為一座高6米、面積1500平方米的高台。為保護謝脁樓遺址,劃定的保護範圍是遺址基座四周各50米;劃定的建設控制地帶是保護範圍之外向南100米,向西80米,向東、北各50米。 現已建立謝脁公園,並成立了謝脁樓管理處。

聚遠樓

聚遠樓聚遠樓

聚遠樓始建於公元1069年,因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登臨遊覽聚遠樓吟唱著:

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

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

無限青山散不收,雲奔浪捲入簾鉤。

直將眼力為疆界,何啻人間萬戶侯。

留下了《題詠聚遠樓詩》而揚名天下,與黃鶴樓(始建於公元223年)、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15年)、滕王閣(始建於公元653年並稱“江南四大名樓”,後毀於戰亂。2003年12月,德興市委、市政府決定重建聚遠樓。重建後的聚遠樓分主樓和附屬建築兩部分,主樓為三重檐仿古建築,占地637.87平方米,高39米,外觀三重檐,內設6層。

賦詩一首: 江南聚遠樓名留,重新揚名天下樓。銅都襟連閩浙地,惟德乃興帶五洲。河川錦繡繁華市,青山碧水盪沙鷗。覽盡風光勝萬慨,不知此身高樓游。(玉峽烏溪山人詩)

聚遠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德興歷史文化瑰寶之一,它始建於宋熙寧二年(1069),由德興人余仕隆集資興建,坐落在城北學官後的枕山之巔,當時德興縣令單錫與蘇東坡是同科進士,才華橫溢。余仕隆尊單錫才華,請為樓定名,單錫登樓遠眺,全城盡收眼底,故取樓名為聚遠樓。元豐七年(1084)蘇東坡送長子蘇邁到德興任縣尉時登上聚遠樓寫下了“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的詩句。建炎年(1127)宋高宗高度讚賞蘇東坡詩,特賜聚遠樓金匾,有了皇帝的御墨,一些名士:黃庭堅、馬廷鸞、趙孟頫等都來德興登樓賦詩,由此,聚遠樓聞名遐邇,被世人譽為江南名樓。2003年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弘揚德興歷史文化,加快旅遊業的發展,重建了聚遠樓。聚遠樓位於鳳凰湖西面海拔高160多米的古龍山頂,一條寬6米的水泥盤山公路直抵中心,它根據宋朝建築風格設計,碧瓦丹柱,斗拱重檐,氣勢恢宏,高39米,外觀三疊層,內設三層,總占地面積639.87平方米,四周懸掛著八塊鍍金匾額,門前朱紅的柱子上掛著趙孟頫題的“思陵宸翰坡仙句,雲漢奎光聚此樓”的楹聯,最頂層是宋高宗題“聚遠樓”三個蒼勁鍍金大字,聚遠樓內裝飾四幅大型德興風情木雕。站在樓頂可覽全城,是德興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真武閣

廣西容縣真武閣廣西容縣真武閣

位於美麗的廣西容縣容城東面,1982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經略台建於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明朝初年在經略台上建真武閣,明萬曆年(公元1573年)將真武閣增建成三層樓閣,就是現在的真武閣。全閣為槓桿純木結構,通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用3000條格木構件,以槓桿原理,串聯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約,合理協調組成一個優美穩固的統一整體。第二層的四根大內柱,雖承受上層樓板、梁架、配柱和閣瓦、脊飾的沉重荷載,柱腳卻懸空不落地,是全閣結構中最精巧、最奇特的地方。40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5次地震、3次特大颱風等自然災害,仍然安然無恙,屹立至今!! 容縣真武閣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是四大名樓(閣)中唯一沒有進行重建而完整保留至今的一座!

潯陽樓

江南四大名樓江南四大名樓

潯陽樓,位於九江市區九華門外的長江之濱。傳說因宋江醉題反詩於此,而名重千古。潯陽樓之名,最早見之於唐代江州刺史韋應物《登郡寄京師諸季及淮南子弟》一詩中的“始罷永陽守,復臥潯陽樓”的詩句。隨後,江州司馬白居易在《題潯陽樓》詩中又描寫了它周圍的景色。然而,真正使潯陽樓名噪天下,則得力於施耐庵《水滸傳》中的精彩描寫。

1989年春,九江市在潯陽江畔重建了潯陽樓。趙朴初為潯陽樓題寫了匾額。重建後的潯陽樓占地1600平方米,樓高20米,外三層內四層、青甍黛瓦,飛檐翹角,四面迴廊,古樸莊重。充分利用江畔、江面等自然條件,呈現出雄偉而有秀撥的風格,在廬山和長江的相互襯托。整體建築更顯完美,樓內壁畫上的梁山108位好漢替天行道的神采更加栩栩如生。一樓大廳東西兩壁鑲嵌了兩幅大型瓷板畫,彩繪著“宋公明發配江州城”、“潯陽樓宋江題反詩”、“黃文炳設計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場”等栩栩如生的畫面,為潯陽樓增加了傳奇色彩。二樓是展廳,展出了介紹潯陽樓歷史的書籍和地方名勝風光圖片。三樓是迴廊,主要陳列字畫。四樓是雅座,擺滿了仿古桌椅,設有仿古音樂茶座。潯陽樓是溶名樓、名著、名酒為一體的名勝。遊客在此飲酒品茗,登高望遠,可一覽潯陽江風光。古時,酒家門前要豎起一面酒旗,俗稱酒望子,以招徠酒客。重建的潯陽樓保持了這個標誌。樓門豎立了一根高大的望竿,掛著一面酒旗,上書“潯陽江正庫。”

拓展閱讀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鼎立時期的吳黃武二年(223年),距今已有 1700餘年的歷史。歷史上黃鶴樓屢建屢毀,僅清代就有7次,最後一次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此後又於重建。黃鶴樓是1981年開始重建的,它依山瞰江,樓雄勢險,風格獨異。新建的黃鶴樓於 1985年 6月正式向遊客開放。樓高五層,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樓高 5 14米,底層長寬各 30米,在主樓周圍還配有古樸的附屬建築群,極為壯觀華美。“拔地倚天,聳翠如屏”。登樓遠眺,極目千里,俯瞰江漢,氣勢磅礴,自古享有“天下絕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盛譽。歷代文人騷客登樓吟詩作賦,漚歌黃鶴樓的壯麗景觀,留傳至今的詩詞逾千首,文賦過百篇。自古以來,由於流傳著許多有關黃鶴樓的動人故事和美麗傳說,加上它的壯觀景色,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到此摹景抒懷,留下的文字畫卷不計其數。

【謝朓樓】南齊建武二年(495)夏,有個出身顯族、年屆30的詩人,逆水乘舟,緩緩抵宣。他是已經給蕭姓的王侯們當了十餘年幕僚的謝脁。謝脁的融情入景山水詩風,直接影響王維、孟浩然等唐代山水詩人。謝眺在中國詩歌史上有特殊的貢獻與地位。南齊建武年間(494年—496年)謝脁出任宣城太守時建,取名曰“高齋”。謝脁曾在此理事、生活,並作有《高齋視事》、《高齋閒望》、《後齋回望》等詩。樓後廢。

唐初,宣城人為懷念謝脁,於“高齋”舊址,新建一樓,因樓位於郡治之北,取名“北樓”,又因該樓建成時,敬亭山已經揚名,登樓可眺望敬亭山,故又稱為“北望樓”。唐代李白曾多次來宣城,登此樓憑弔,賦詩抒懷。《秋季登宣城謝脁北樓》詩膾炙人口,千古傳唱。詩曰:“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由於李白之詩廣為傳頌,故該樓又被稱為“謝公樓”、“謝脁樓”。唐鹹通末年(874年),御史中丞兼宣州刺史獨孤霖將北樓改建,因其地勢高且險,崖疊如嶂,故題名“疊嶂樓”,並作記以志。(《江南通志》:疊嶂樓,在寧國府郡治後,即謝朓為宣城太守時之高齋地。一名北樓,亦稱謝公樓。唐鹹通間,刺史獨孤霖改建,易今名。)

明嘉靖年間知府方逢時重修,復名“高齋”,也作題記。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府許廷式重新修葺,並說:“疊嶂之名以地命也,謝公之稱以人傳也。北樓為古今所共知,而人而地並在其中矣。”遂題名曰:“古北樓”。清光緒初(1875),知府魯一貞, 再次重修。修整後的北樓分上下兩層,上圓下方,全木結構,頂蓋琉璃瓦,四邊飛檐翹角。上層題額曰“疊嶂樓”,圍以木欄桿,下層題為“謝脁樓”,四方置屏風門。樓基周圍有歷代詩文碑刻和修樓碑記。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該樓被日機炸毀。

自唐以後,宣州城區以紀念謝脁命名的建築還有:條風、清署、迎春、觀風、雙溪、懷謝、雲齊(以謝脁《游敬亭山》“合沓與雲齊”詩句命名)、綺霞(以謝詩“餘霞散成綺”句命名)、澄江(宋時建,以謝詩“澄江靜如練”句命名。《澄江夜月》詩云:“澄江瀲灩開天鏡,輝映更覺月明多。願得幽期常不負,與君同聽濯纓歌”。)等 亭閣。敬亭山歷代修建的先賢祠,謝脁均被列在首位。因此,曾有人將宣城呼之為“小謝城”(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敬亭山下百頃竹,中有詩人小謝城。”歐陽修《聞梅二授德興 (令)戲書》:“君家小謝城,為客洛陽里。”張耒《效白體贈晁無咎》:“關河戰國東秦地,風月南朝小謝城。”)、“謝公城”(杜牧《自宣城赴官上京》:“謝公城畔溪驚夢,蘇小門前柳拂頭。”梅詢《疊嶂樓》:“謝公城上謝公樓,百尺闌乾掛鬥牛。”)、“謝脁城”(杜牧《題宣州開元寺》:“南朝謝脁城,東吳最深處。”許棠《送前汝州李侍御罷歸宣城》:“重引池塘思,還登謝脁城。”)。

【聚遠樓】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大文豪蘇軾因“烏台詩案”蒙冤系獄,獲釋後被貶謫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作團練副 使,前後達五年之久。元豐七年,神宗下詔,念軾“閱歷滋深,人才難得,不忍終棄”,量移至離京城稍近的汝洲(今河南省臨汝市)任團練副使。赴汝途中,東坡為送子唔弟,特轉道江西,蒞高安,上匡廬,訪石鐘山,過鄱湖,溯樂安河抵德興。這是蘇軾第一次來江西。他一路行來,賞山品水,尋奇探幽,吟詩作記,留下了《題西林壁》、《石鐘山記》、《聚遠樓》等佳構名篇,成就了江西文壇的一段千古佳話。

東坡一行,越彭 ,經饒州(治今江西鄱陽),乘舟溯樂安河東行,六月中旬抵德興。東坡長子邁,字伯達。元豐初蘇軾以詩得罪,邁與你俱行。東坡謫居黃州五年間,蘇邁一直陪伴左右。元豐七年,25歲的蘇邁受命任德償縣尉。蘇軾執意送子履職,據筆者揣想,可能有二層原因。一是邁初入仕途,愛子心切,焉能不送?二是時任德興縣令單錫,與東坡系同科進真士,且是姻親。軾與錫相知多年,久未謀面,恰好籍送子赴任之機,了卻會友心愿。蘇軾將愛子託付同年好友,矚其勤政親民,不辱家風。據說在離開德興時,東坡尚贈愛子邁硯台一方。硯有銘,文日:“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若予,以此書獄常若生。”蘇邁未負乃你厚望。康熙版《德興縣誌》載其“文學優贍,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後人仰之”。德興舊志將蘇邁列入名宦之列,宋時在銀城枕山西麓建景蘇堂,以示懷念。

德興古邑,地處萬山之中。這裡山水靈奧,風光秀美。宋熙寧年間(1068-1077),本邑名仕余仕隆捐資在北郊枕山之巔建觀景樓。單錫以“居高望遠”之義名之“聚遠樓”,侍郎劉定作記。樓成,名澡一方。東坡喜山水形勝。素知老友秉性的單令盡地主之誼,誠邀蘇軾父子北上枕山,一覽聚遠勝景。東坡登樓,舉目四望,但見茅山逶迤,洎水輝映,歲寒蒼翠,天門雄峙,景致萬端,氣勢不凡。蘇子興起,以《聚遠樓》為題,吟成一絕:

雲山煙水苦難親,一時收拾各自春。

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

《聚遠樓》與《題西林壁》有異曲同工之妙。詩的前二表達了對美妙天成的德興山水的由衷讚美。“苦難親”三字,將喜愛之情和盤托出。“賴有高樓能聚遠”二句,則既是寫實,又蘊含“高瞻遠矚”的深意。細細呂賞,字裡行間,我們還能體味出此時詩人複雜的心境。屢遭貶謫,東坡自認為是遠離主流社會的“閒人”。然而,身閒心不閒,志存高遠的蘇子,儘管命途多舛,仍然渴望能在人生舞台上演出一場真正屬於自己的壯劇。

蘇東坡佳章既出,一時廣傳天下,也令地處僻邑的聚遠樓頓時生輝,名聞遐邇。蘇轍、蘇洵、趙孟頫 、黃庭堅、佛印、趙抃和馬廷鸞等騷客名流先後慕名蒞止德興,登樓覽勝,題詠甚夥。建炎間(127-1130),宋高宗賞東坡詩,興之所至,特賜御書“聚遠樓”。東坡題詠,高宗賜匾,聚遠樓遂成為江東名樓。時有詩讚日:“高皇題御墨,內翰布聲詩。聚遠樓佳致,名聞天下知”。恩遇之隆,名聲不顯,由此可以想見。直至元初,文學家、書畫家趙孟頫宦遊德興時仍讚嘆不已:“思陵宸翰坡仙句,雲漢奎光聚此樓。二妙風流足千古,更夸遠景集雙眸”。聚遠樓元末毀。2005年,為紀念蘇軾父子,彰顯優秀傳統文化,德興舉全市之力重建聚遠樓和景蘇堂。

游罷聚遠樓,東坡又挾興登臨峰岩斗秀、景致極佳的銀城雷山(即銀山,山麓有古煉銀場監,銀井和鄧公祠等)。在山巔之舒嘯亭,詩人飽覽銀城秀色,再次揮毫題詠。詩日:

勝覽雷山舒嘯亭,諸峰秀拱透雲程。

嘯傲池邊紅日伴,舒懷岩壑白雲迎。

滿目縱觀天際迥,一腔收拾歲寒清。

松花香遍銀陽地,剩把新詩壯此行。

詠舒嘯亭一詩,一掃鬱悶之氣,熱烈奔放,直抒胸臆。詩的尾聯,豪情陡生,是全詩的點睛之筆。逗留德興期間,蘇公還執意去離城七十里的八都(今海口鎮),拜謁唐御史董全貞廟並賦詩一首。詩言:“鐵柱 照豸冠,親操八寨繼韓壇。挫鋒尚異援兵寡,斷首還提為賊看。雷奮有聲應自鼓,馬歸無主更誰鞍?藕池不盡清冷不,夜夜含悲帶月寒”。董全貞系邑內八都人,領唐軍八寨之主與朱溫叛軍作戰,後因援兵未至遭敗績自刎。傳全貞死後,仍立於馬背,手提自己腦袋,怒目圓睜。敵兵望而生畏,不戰自潰,後義馬負全貞歸。蘇軾在短促的旅途中專程祭拜一個異鄉的亡靈,為是的表達他對保國安邦的忠烈們的敬慕之情,此乃其一以貫之的憂國憂發思想使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