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令人請贊

《江令人請贊》是宋代詩人宗杲所創作的作品。

作品原文

江令人請贊
渠本宣州人②,生緣在寧國③。
前不尊釋迦④,後不敬彌勒⑤。
家貧無飯疃,出家去投佛。
行腳走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參臨濟禪⑥,便作白拈賊⑦。
眼裡有瞳人⑧,肚中無點墨。
還如跛阿師,說得行不得。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令人,宋代命婦的稱號。
②宣州:今安徽宣城市。
③寧國:今安徽省寧國市。
④釋迦:即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族人。
彌勒:佛教大乘菩薩。
⑥臨濟禪:臨濟宗禪師。臨濟宗,禪宗五家之一,屬南宗的南嶽一系,唐義玄所創。
⑦白拈賊:臨濟宗創始人義玄被人稱作“自拈賊”,詩人宗杲是此宗傳人,故稱。
⑧人:同“仁”。

作品譯文

我本來是宣州人氏,出生之地在安徽寧國。
以前不尊重釋迦牟尼,後來不敬菩薩彌勒。
家中貧窮無飯可吃,因此出家去投靠佛門。
行腳天下奔走於四方,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剛剛參拜臨濟宗禪師,轉眼便作了白拈賊。
眼中自有一對瞳仁,肚中卻沒有半點筆墨。
還是像跛腳師僧一樣,只能說得不能做得。

作品鑑賞

作者在這首詩中,以近乎調侃的口氣敘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對於出家的原因,他直言不諱,家貧沒飯可吃,才去投佛;對於自己的才識,他說是肚中沒一點墨水。作者甚至對佛祖釋迦牟尼、彌勒菩薩以及臨濟宗的禪師都表示了不恭敬的態度。這是為什麼呢,自禪宗六祖慧能以後,修禪者多提倡歸心求佛,反對追求形式。他們認為,佛法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佛經、佛祖像等等都屬於形式的東西,統統可以不顧,只要明心見性,即可成佛,因此出現了“呵祖罵佛”的現象。臨濟宗創始人義玄曾說:“求佛求法,看經看教,皆是造業。”“夫大善知識,始敢毀佛毀祖,是非天下,排斥三藏教。”(參《景德傳燈錄》卷十二、卷十五等)作者宗杲是臨濟宗的傳人,所以繼承了此宗法旨。全詩近乎白話,通俗易懂,行文風趣、幽默,表現了作者豁達、大度、輕鬆、自然的人生態度。

作者簡介

宗杲(1089~1163),宋代臨濟宗楊歧派高僧。俗姓奚,字妙喜,宣州寧國(今安徽寧國市)人。13歲時從學鄉師,17歲入惠雲寺為僧徒,次年為僧衲於景德寺(浙江靈隱山)。宗杲著有《正法眼藏》3卷, 歷代《九華山志》均收錄有宗杲的游山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