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大學醫學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是汕頭大學的二級學院,是粵東地區唯一一所醫學教育高等院校。 學院前身可追溯到1924年成立的潮州產科傳習所。歷經汕頭市產科學校、汕頭市立高級助產職業學校、汕頭市立高級助產技術學校、汕頭市衛生技術學校、廣東省第七衛生學校、汕頭衛生學校、汕頭醫學專科學校等數度更名、重組;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併入汕頭大學,升格為汕頭大學醫學院;1990年8月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6月獲博士學位授權點;2001年4月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0年成為中國第一所招收歐美國家本科起點留學生的醫學院校;2014年,列入北京協和醫院選拔優秀臨床實習生重點高校。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有博士點一級學科1個、二級學科4個,碩士點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4個,開設“5+3”本碩一體化培養模式的臨床醫學專業3個、五年制本科專業2個、四年制本科專業1個,有專任教師206人,各類在校生2627人。擁有附屬醫院10所、司法鑑定中心1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81年8月26日,國務院批准成立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醫學院正門 汕頭大學醫學院正門

1983年,汕頭大學開始招收本科學生;同年,教育部批准汕頭醫專改辦為汕頭大學醫學院,汕頭大學醫學院由此誕生。

1990年8月,經國家教委批准,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98年6月,獲博士學位授權點。

2001年4月,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2年,增設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

200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評估和"十·五"、"211工程"整體驗收。

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為中國第一所招收歐美國家本科起點留學生的醫學院校。

2014年,列入北京協和醫院選拔優秀臨床實習生重點高校。

2015年,加入協和醫學院“七轉八”行列,汕醫七年制臨床醫學學生經選拔轉入協和繼續學習2年,完成學業後,可獲得協和醫學院八年制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開設“5+3”本碩一體化培養模式的臨床醫學專業3個、五年制本科專業2個、四年制本科專業1個,擁有附屬醫院10所、司法鑑定中心1所。  

專業設定
汕頭大學醫學院
類別/層次專業
本碩連讀臨床醫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培養預備班)、臨床醫學(全英預備班)、臨床醫學
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口腔醫學
四年制本科護理學
醫學院附屬機構
直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附屬腫瘤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國際眼科中心
非直屬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粵北人民醫院、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深圳市兒童醫院、海南省三亞市人民醫院
司法鑑定中心汕頭大學司法鑑定中心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有專任教師206人,其中正高級專業人員91人,副高級專業人員74人。教學科研人員中,51%具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具有博士學位者占63.1%。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帶頭人
病理學教學團隊顧江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長江學者"設崗專業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    

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臨床醫學。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汕頭大學醫學院臨床技能中心。  

" 長江學者 " 設崗專業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際化視野下卓越醫生培養的綜合改革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病理學CPC案例式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系統整合為基礎構建臨床醫學本科新型課程體系》、《以系統整合為基礎,構建臨床醫學本科新型課程體系》、《創造醫學教學新模式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  

國家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立項時間 負責人 備註
臨床基本技能 2005年 李玉光 --
病理學 2006年 蘇敏 2008年獲國家級雙語示範教學課程,2013年升級國家級第二批精品資源共享課
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 2008年 李康生 2010年獲國家級雙語示範教學課程,2013年升級國家級第三批精品資源共享課
醫學影像學 2010年 吳仁華 --

省級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名稱 立項時間 負責人 備註
病理學 2004年 蘇敏 --
臨床基本技能 2005年 李玉光 --
醫學影像學 2007年 吳仁華 --
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 2007年 李康生 --
醫學細胞生物學 2008年 黃東陽 2013年升級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2008年 李恩民
兒科學 2009年 馬廉
藥理學 2010年 石剛剛
組織學與胚胎學 2012年 陳海濱 精品資源共享課
護理學基礎 2012年 黃華蘭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念 2012年 賴純勝
皮膚病與性病學 2013年 王俐
眼科學 2014年 張銘志
內科學 2014年 鄧志波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有博士點一級學科1個、二級學科4個,碩士點一級學科4個、二級學科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3個;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廣東省"十一五"醫學重點專科1個、醫學特色專科2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    

• 學位點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臨床醫學。

博士學位二級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護理學。

碩士學位二級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免疫學。

專業學位碩士點:臨床醫學碩士、公共衛生碩士、護理碩士。  

• 重點學科

國家級重點學科: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廣東省重點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廣東省 " 十一五 " 醫學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

廣東省 " 十一五 " 醫學特色專科:精神科、骨外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  

對外交流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澳大利亞、荷蘭、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及國內著名醫學院校建立協作關係。1999年起先後與美國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知名院校聯合舉辦了19屆全國遠程醫療教育研討會,通過衛星與網際網路向全球現場直播。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6年1月,汕頭大學醫學院有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校級實驗室4個、科研機構12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醫學分子影像學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感染病與分子免疫病理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乳腺癌診治研究重點實驗室。

高校重點實驗室:免疫病理學重點實驗室、潮汕沿海地區高發腫瘤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汕頭-牛津臨床研究實驗室。

校級實驗室:環境醫學與發育毒理學實驗室、中心實驗室、感染病與分子免疫病理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校級科研機構:法醫學研究所、國際感染與免疫研究所、炎症與免疫性疾病研究所、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心血管中心、腫瘤研究中心、神經科學中心、傷害預防研究中心、生殖醫學研究中心、藥物研究室、風濕病研究室、高等醫學教育研究室。

科研成果

汕頭大學醫學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

2009-2015年,汕頭大學醫學院共承擔各類基金 項目1269項,總經費1.66億(含廣東省高水平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項,3000萬元),其中973項目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聯合基金)重點項目7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項目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有1101篇論文被SCI收錄,篇均影響因子3.2。2013年,由汕頭大學醫學院國際感染與免疫研究所管軼教授率領的國際研究團隊相繼在國際頂級雜誌《Nature》和《Science》發表相關論文,報導H7N9病毒的感染、傳播和致病性,2015年該團隊又以汕大醫學院為並列第一作者再次在《Nature》上發表相關論文,在流感病毒研究方面屢創佳績,至此該團隊已在這兩個雜誌發表論文5篇。共有65項科技成果獲得教育部、省、市科學技術獎,包括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二等獎各1項。  

學術資源

• 學術刊物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院辦有《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和《癌變·畸變·突變》共兩種學術刊物。

1.《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汕頭大學醫學院主辦的學術刊物,創刊於1984年9月。1987年7月被批准為國家正式出版期刊,1996年9月獲得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主要欄目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技術與方法》、《綜述》、《短篇與病例報導》等。該刊物是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團體會員,廣東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團體會員,中國高等醫(藥)院校學報研究會團體會員,廣東省高校學報研究會團體會員,廣東省期刊學會團體會員。刊物內容已被收錄到《中國生物醫學文摘光碟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以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入網期刊。  

2.《癌變·畸變·突變》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主辦、汕頭大學醫學院承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家級學術期刊。1989年9月創刊,初為內部發行。1992年1月30日經國家科委批准,正式在國內公開發行,雙月刊,16開,80頁。從1998年起《癌變·畸變·突變》向海外公開發行。系“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根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3版)的統計,該刊影響因子為0.379。在腫瘤學類期刊中排名第4。  

醫療機構

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汕頭大學醫學院共有附屬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5所。  

1、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註:開放床位1816張,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

2、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註:開放床位1500張,三級綜合性教學醫院。

3、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註:開放床位649張,三級專科醫院。

4、汕頭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

註:開放床位300張,三級專科醫院。

5、汕頭大學醫學院國際眼科中心

註:開放床位180張,三級專科醫院。

6、廣東省人民醫院

註:開放床位2729張,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7、粵北人民醫院

註:開放床位3200張,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8、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深圳市第九人民醫院)

註:開放床位855張,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9、 深圳市兒童醫院

註:三級綜合性專科醫院。

10、海南省三亞市人民醫院

註:開放床位1000張,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文化傳統

院徽

汕頭大學醫學院院徽採用汕頭大學標識。

汕頭大學醫學院 汕頭大學醫學院

院徽為一本打開的書,下為澎湃之水,象徵汕頭大學是建立在海濱鄒魯的高等學府。鳳凰騰飛,金鳳似火(金鳳花是汕頭市的市花),蘊含著人們的良好祝願,寄託著潮汕仁人志士的百年夢想和李嘉誠先生愛國愛鄉的寬廣情懷,預示汕頭大學不斷發展,前程似錦。  

院訓

有志、有識、有恆、有為” 

曾國藩曾說:"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汕頭大學校訓訓勉廣大學子,要有明確的志向和堅強的意志,歷練知識和智慧,持之以恆,做有為之人。

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職稱、學術職務
醫學院黨委書記石剛剛教授,博士生導師
醫學院執行院長邊軍輝教授,博士後
醫學院常務副院長、汕頭大學校長助理黃東陽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
醫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茂懷教授,碩士生導師
醫學院副院長秦達念教授、博士生導師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