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龜齡島

汕尾龜齡島

汕尾龜齡島外形有點象\"龜\",其\"龜頭\"和\"龜身\"各具特色。

基本信息

概述

很久以前,天上一龜王擅自下凡興風作浪花,作惡多端,玉皇大帝一氣之下將它點化,剛好落在此地,便成了今日的龜齡島。

龜齡島外形有點象"龜",其"龜頭"和"龜身"各具特色。"龜頭"以巨石為主,怪石嶙峋,石石相連,頗有氣派。中有一巨石,形似小屋,裡頭可容納數人,裡面清涼異常。"龜頭"之下,內有一地道,深不可測,傳說內有一處仙泉,退潮後將海水排乾,即會冒出清澈的泉水,用這泉水調製鴉片煙,其味無窮;用它煎藥,藥到病除;用它洗臉,紅顏常駐......因此,以前不少有錢的地主常常僱船前往取水,窮人則無法享用。這給龜齡島平添了幾分色彩。"龜身"則是另有一番風光:樹木蔥蘢,雖不算高,但密集而有層次。處處有蔭涼;花草遍地,雖不算芬芳,但清可人,賞心悅目;山路盤環,雖不算平,但少有拌腳石,路路通往開闊。正是因為它的"孤"和"荒"誘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吸引了不少的遊客前來游賞、獵奇,讓人感覺到它是一種天然的美景,無粉飾的圖畫,無虛假的造型,是一種恬靜的享受,回歸自然的享受。

歷史

末起成為“海盜天堂”

記者搭乘摩托艇從龜齡島北面的汕尾紅海灣捷勝鎮海面出海近1公里,在遠處藍藍的海天相接處便能看到龜齡島———一個巨大的模樣酷似烏龜鳧水的島嶼,烏龜頭朝西,龜身向東側向橫臥著。

據市志記載,明朝以來汕尾港海運發達,在清末民初甚至有“小香港”之稱,孫中山的建國方略還曾重點提到要把汕尾建成粵東重點海港;而龜齡島地理位置優越,靠近汕尾港,又有穩定的淡水供應,因此小島先後被倭寇及本地海盜占領作為打家劫舍的根據地,而島上北邊至今還保留有當年海盜住所的殘垣斷壁。捷勝鎮政府辦公室王主任說,龜齡島海盜最多應是在解放戰爭後期,基本上都是國民黨部隊殘餘,“至今還有老人講古講有關海盜搶老婆,就是指這時期海盜晚上經常越海到捷勝鎮海邊村落搶女人去做老婆。”

現狀

永不乾涸淡水井真奇妙

龜齡島的頭部以巨石為主,頗有氣派。那眼乾旱不涸的淡水井就在烏龜頭身相接處。在島上開養殖場的一位女漁民說,在她記憶里這個淡水井從來沒有乾涸過,“自從今年春節以來還沒下過雨,島上也有十幾個人常住還有過往的漁民補給,泉水仍十分充足,但別的小島一乾旱就缺淡水,也不知為啥。”離此不遠的神秘島等島嶼3月份就鬧起了水荒。

漁民們搞不懂泉水不涸的原因,就在井旁供起了“井神老爺之神位”,並把古井四周用石質欄桿圍了起來。老漁民們乾脆來個神話演義:古時候一位神仙在南海遊覽,看到龜齡島附近風光美麗便多停留了一會,一時尿急就撒在現在井口處,當即甘泉湧出。

鎮政府葉先生介紹,以前曾邀請地質工程師勘測,判斷龜齡島實際上為大陸山脈的延伸,而且兩者在地質結構上沒有斷層,也就是說“海水只是漫過山脈的低處,並沒有滲入小島與陸地3公里多的海底”,因為虹吸作用,大陸的淡水源源不斷地從地底輸送到龜齡島。

“海盜島”期望有人開發

“龜身”實際就是一個小土包,上面樹木蔥蘢,密集而有層次。島上漁民介紹,樹林中現在還有不少野山羊,漁民們認為它們是屬於保護神———媽祖的。

但這是一個小島,野山羊的祖先又是怎么過來的呢?這就不得不提龜齡島的形成,地質學家認為早期龜齡島包括現在島與大陸間的海底都是陸地,是一座山脈的一部分,現在島上野山羊的祖先那時就在上面生存。由於粵東地區地質不穩定屬於地震活躍帶,很久以前發生的地震等系列劇烈地質運動,海水入侵,形成了龜齡島。

目前僅有五六個人常住島上從事海產養殖業,“平時很少見旅遊者前來”,捷勝鎮政府葉先生說:“鎮政府已經多次對龜齡島作過規劃要開發旅遊業,但就是缺大規模的投資者”。汕尾市旅遊局有關人士認為,“這樣一個很有韻味的海島,一直沒能引來旅遊者確實太可惜”。

龜齡島

位於汕尾紅海灣捷勝鎮海面,該島的模樣酷似一隻鳧水的烏龜,烏龜頭朝西,龜身向東側橫臥著。距最近的陸地超過三公里,島上卻有一口百年不涸的淡水井,從而成為過往船隻躲避颱風或歇腳的福地。明末時就被海盜占領作為打家劫舍的根據地,島上北邊至今還保留有當年海盜住所的殘垣斷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