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茂才異等詔

要建立不同一般的事業,必須依靠特殊的人才。 凡要建立不尋常的功業,必須依靠不尋常的人才。 這篇文章是漢武帝為建功立業發出的徵求賢才的號召書。

概述

漢朝建立之初,國家剛走出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混亂,國家極其需要休養生息,因此,在漢朝初期,皇帝遵奉黃、老之道,無為而政,減輕賦稅、恢復和加強農業生產,政府方面也需要有大量的治理國家的人才,漢高祖劉邦頒布的《求賢詔》,可見統治者對人才的渴求態度。

作者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太宗劉恆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併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諡號“孝武”,廟號世宗。

正文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②,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③,跅弛之士④,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⑤。

注釋

①茂才西漢稱秀才,東漢避漢光武帝劉秀之諱改稱茂才,又常稱作“茂才異等”。在西漢屬特舉科目,漢光武帝時改為歲舉。茂才的選拔之是對於有特異才能和有非常之功的低級官吏的提拔。被舉為茂才的人多授以縣令或相當於縣令的官銜。而孝廉選拔的對象多是布衣平民,被舉為孝廉的人初次給予的官職多是郎,然後再由郎擢升為縣令。因此,茂才的起家官要比孝廉高。茂才,指優秀的人才。異等:才能出類拔萃的人。
②奔踶(dì):賓士,踢人。意謂不馴服。
③泛(fěng)駕:把車子弄翻,指不受駕馭。
④跅(tuo)弛:放縱不羈。

譯文

要建立不同一般的事業,必須依靠特殊的人才。有的馬奔跑踢人,卻能行千里;有的人受到世俗譏諷,卻能建立功名。這些不受駕馭的馬和放縱不羈的人,也在於如何駕馭他們罷了。我命令:各州各郡要發現官吏和百姓中那些有優秀才能,超群出眾,可擔任將相及出使遠方的人才。

解析

凡要建立不尋常的功業,必須依靠不尋常的人才。所以有些狂奔踢人的馬,卻是日行千里的良馬;有些時常被世俗譏諷議論的人,卻是能建功立業的奇才。那可能翻車的馬,以及放蕩不羈的人,關鍵在如何使用而已。現特責成全國各州縣地方官,要留心考察推薦官民中有特殊才幹,能做將相和出使外國的人。
這篇文章是漢武帝為建功立業發出的徵求賢才的號召書。文章強調了建設國家與發掘人才的密切關係,提出了大行不避細節的選拔原則。這篇詔書文字精煉,表現了大漢恢宏的風範和招攬賢良之急切,其愛才的胸襟令人景仰。此外,對人才也不求全責備,只要是千里馬,偶爾踢人也無妨。這都是符合“人才學”原理的。
當代之人應學習漢武帝恢宏的風範、愛才的胸襟,為了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不拘一格選人才,只要是“千里馬”,就不要求全責備。這樣才會使人才脫穎而出,並有用武之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獻計、獻策和出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